在爸媽的年代沒有所謂的週休二日,
工時比現在還要長,
回到家也不能休息,需要幫忙洗衣煮飯,
想休息會被認為是「太閒」。
理當應是更有餘裕,
反而卻是更加忙碌,為了產出更快速的產品,
就得持續為社會做出貢獻,
何時,才能擁有真的「休息」呢?
從古至今,「忙碌」被認定是認真的象徵,
「放空」被認為是在耍廢,
必須得說要,
不做任何事、不想任何事其實是蠻困難的。
因為人容易想很多。
放空≠耍廢,而是調整自我。
現代社會觀念與以往不同,我們承受更多壓力,
更需好好休息。
休息,也是必經之路。
機器做久也是會故障需要維修,
更何況是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