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會取代寫作嗎?】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最近開始運用GPT和Notion來寫文章。



關於寫文這一件事雖然中間有停過,但從2019年開始寫到現在,大概也摸索出較擅長的是情感抒發與故事描述。

中間停的那段時間,跑去嘗試做短影片,挑戰不太喜歡的東西需要時間練習,做著做著開始有熟悉感了,追蹤人數也在某階段衝上去了,然後呢?

沒有然後了,多巴胺帶來的刺激興奮感結束後,發現自己並沒有想像中的開心。特別是接收到酸民們的攻擊後,才驚覺自己在幹嘛?為什麼要做這個讓自己討罵呢?

回想起最開心的時刻,是在將做好的短影片發佈之前,我會先發給當集受訪的來賓過目並徵求同意。

而其中的警察聯絡官回覆說:「在海外工作那麼久,第一次有人幫我留下一些紀錄,非常感動。」
另一個清邁女子的版主則是說:「你好會剪短片唷!真的很讚,節奏也很剛好。」

被自己欣賞或敬仰的人稱讚,十分滿足和開心啊!原來,那些點閱率和人數並不會帶來快樂,真正快樂的是來自於別人對你的認同。

所以,短影音這一件事我也停了,帳號也進入冬眠狀態了,但我一點也不覺得可惜,與其去追求那些數字,不如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於是,又開始比較認真地在寫文章了,但不同於以往的是要挑戰新領域,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層面去寫文章,這就是我較不擅長的地方了。

幸好,正處在AI時代的我們,有很多工具可以運用,我先丟指令給GPT列出方向和標題,再放到Notion進行提升寫作與長短,接著我再進行書寫,一邊修改一邊放進自己的想法。

AI會取代寫作嗎?

我覺得是會,也不會。


對於沒有書寫習慣的人而言,有AI實在太方便了,用語音辨識功能說一說,就產出帶有標題段落的文章,方便的後果是產生惰性,惰性一旦出來就容易讓人失去原有的能力了。

但對於有書寫習慣的人而言,AI是好用的工具,是能夠幫助提升速度與質量的好東西。但好或不好,也都只是在一線之間,對吧?

(註:此篇完全人工產出喔😆)

我的第一支鋼筆,是Donghee送的生日禮物

我的第一支鋼筆,是Donghee送的生日禮物


順便記錄Donghee送的生日禮物,同時也是我的第一隻鋼筆,我把它放進用完的茶袋裡後變超香,馬上變成泰國鼻通🤣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樹懶泰太的樹洞
128會員
107內容數
《國王長著驢耳朵》的故事,記得小時後第一次讀就印象深刻,長大後再讀更有著不同的感受。 人們總常說,想找一個樹洞發洩,把那些不能說的、不敢說的、或是不可以讓人知道的秘密,都對著樹洞發洩出來。 「你以為樹洞真的沒有嘴巴,不會把事情說出去嗎?」但,會又怎樣,不會又怎麼樣呢? 歡迎光臨泰太的樹洞,一起跳進來吧!
樹懶泰太的樹洞的其他內容
2025/08/02
嗨,打開文章閱讀的你 你最近這半年好嗎? ​現在是泰國七月的雨季 2025年已經過了一半 這6個月裡我過得很充實喔 大大小小所發生的事 回頭看都是滋養的肥料​ 我把別人丟過來的屎💩 變成有價值的黃金🌟
Thumbnail
2025/08/02
嗨,打開文章閱讀的你 你最近這半年好嗎? ​現在是泰國七月的雨季 2025年已經過了一半 這6個月裡我過得很充實喔 大大小小所發生的事 回頭看都是滋養的肥料​ 我把別人丟過來的屎💩 變成有價值的黃金🌟
Thumbnail
2025/07/05
會收到這封Email,是因為你有收聽Podcast泰太太想說 節目要邁向五週年了,我還在做著,很開心你也還在🧡 2019年 在懷孕後期,開始在方格子寫寫文章,關於清邁但不是吃喝玩樂的旅遊資訊,只是如實地寫下所感受到在地新聞與生活。 2020年 新冠疫情爆發,我也成了新
Thumbnail
2025/07/05
會收到這封Email,是因為你有收聽Podcast泰太太想說 節目要邁向五週年了,我還在做著,很開心你也還在🧡 2019年 在懷孕後期,開始在方格子寫寫文章,關於清邁但不是吃喝玩樂的旅遊資訊,只是如實地寫下所感受到在地新聞與生活。 2020年 新冠疫情爆發,我也成了新
Thumbnail
2025/06/06
嗨,打開閱讀的你 你上一次全力衝刺是什麼時候呢? 距離上一封電子報 已經是三個月前了 沒想到 在安靜的這些日子 還是有默默新增一些訂閱者 先謝謝你們 無論是新舊朋友😊 差不多是三月開始 我嘗試新東西 短影片 還每一週固定雙更 從2020年開始做podcast以來 IG就是一個用來發佈新集數
Thumbnail
2025/06/06
嗨,打開閱讀的你 你上一次全力衝刺是什麼時候呢? 距離上一封電子報 已經是三個月前了 沒想到 在安靜的這些日子 還是有默默新增一些訂閱者 先謝謝你們 無論是新舊朋友😊 差不多是三月開始 我嘗試新東西 短影片 還每一週固定雙更 從2020年開始做podcast以來 IG就是一個用來發佈新集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新關係下,反思寫作對自己的意義,寫作成為記錄心情、想法的方式,如何找到平衡?同時也分享新學到的新詞語及感受。
Thumbnail
新關係下,反思寫作對自己的意義,寫作成為記錄心情、想法的方式,如何找到平衡?同時也分享新學到的新詞語及感受。
Thumbnail
其實作為創作者,對於AI創作,有時會思考會不會被AI取代之類的,那要怎麼增加不可取代性,我自己目前是有些想法和大家分享,當個紀錄一下,也歡迎大家提出看法 那常常會說增加獨特性,那要怎麼達成,我自己目前有想到幾點方法
Thumbnail
其實作為創作者,對於AI創作,有時會思考會不會被AI取代之類的,那要怎麼增加不可取代性,我自己目前是有些想法和大家分享,當個紀錄一下,也歡迎大家提出看法 那常常會說增加獨特性,那要怎麼達成,我自己目前有想到幾點方法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時代的變遷,僅憑一人無可改變,就算無法站在時代的浪頭上,好歹也不要被它淹沒。在「文字」與「小說創作」這回事,以及AI的誕生,抱著擁抱新事物的心態,就讓AI成為寫作的好伙伴吧!
Thumbnail
時代的變遷,僅憑一人無可改變,就算無法站在時代的浪頭上,好歹也不要被它淹沒。在「文字」與「小說創作」這回事,以及AI的誕生,抱著擁抱新事物的心態,就讓AI成為寫作的好伙伴吧!
Thumbnail
邊塗鴉時思考的一些事情,僅限個人想法。 一直在思索是什麼讓文字與人變得平面、變得冰冷,又是什麼讓創作的意義變得單一而扭曲。最近在盯著「AI建議」這個按鈕看時稍微理出一些頭緒。 文章發布前頁面頂端有個「AI建議」的SEO優化按鈕,按下之後會出現AI自動生成的標題、分類、摘要等內容,我覺得很有趣。
Thumbnail
邊塗鴉時思考的一些事情,僅限個人想法。 一直在思索是什麼讓文字與人變得平面、變得冰冷,又是什麼讓創作的意義變得單一而扭曲。最近在盯著「AI建議」這個按鈕看時稍微理出一些頭緒。 文章發布前頁面頂端有個「AI建議」的SEO優化按鈕,按下之後會出現AI自動生成的標題、分類、摘要等內容,我覺得很有趣。
Thumbnail
取決於創作理念和需求 文字創作者是否應該使用AI,取決於個人的創作理念和需求。我認為,文字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運用AI工具,以提高效率、拓展思路。不必刻意拒絕使用AI,就如同將⌜用筆寫⌟改為⌜電腦輸入⌟一般。 純粹由自己創作 純粹由自己創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自己的創造力
Thumbnail
取決於創作理念和需求 文字創作者是否應該使用AI,取決於個人的創作理念和需求。我認為,文字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運用AI工具,以提高效率、拓展思路。不必刻意拒絕使用AI,就如同將⌜用筆寫⌟改為⌜電腦輸入⌟一般。 純粹由自己創作 純粹由自己創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自己的創造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