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我到底屬於什麼身分?為什麼要在意這個問題?」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接收著成千上萬的資訊量的你,可能不太在乎身分認同探索。
大家都在忙著過生活、追求夢想,還有誰會在心裡反覆思考自己的身份認同。

為什麼要花時間探索身分認同?(圖/ Pexels)
為什麼要在意身分探索?
也許你會問:生活已經夠累了,每天要應付學業、工作、人際關係,還有各種生活瑣事,為什麼還要花時間在身分認同探索上?
其實,探索自己的身分,不是一個額外的負擔,而是自我理解與成長的重要過程。
在開啟 Project SEA Voice 之前,我也花了好些時間整理,給自己一些探索身分認同的理由。今天的文章,也將和你分享為什麼我覺得探索身分認同是一件重要的事!
1⃣️ 理解自己,更能找到方向
探索自己的文化背景、家庭歷史,不只是回顧過去,更是理解自己在這個世界的位置。
當你知道自己的根源、成長環境、語言習慣與文化價值,你會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再只是隨波逐流。
2⃣️ 強化內在力量
當別人問“你是哪裡人?” 或流露刻板印象時,你可能感到不舒服,甚至想逃避。
透過探索自己的身分,你可以更自信地回答,也不必被動防禦。 這份力量不是驕傲,而是對自己文化與身份的理解,讓外界的偏見不再左右你的情緒。

探索自己的身分,你可以更自信地回答,也不必被動防禦。(圖/ Pexels)
3⃣️ 建立跨文化連結的能力
了解自己的多重身份,能幫助你理解他人文化,形成真正的共感與連結。
你會發現,很多跨文化朋友也在經歷相似的困惑與掙扎,這種理解能拉近彼此距離,讓友情或合作更自然、更深刻。
4⃣️ 找到歸屬感與認同感
身分探索不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是讓自己安心。
當你了解自己的文化與歷程,就像找到一個心裡的家,不論身在哪個國家,都能感受到穩定的歸屬感。
5⃣️ 形成自己的敘事權
在台灣社會,東南亞青年常被貼標籤,身份被簡化或被誤解。
理解自己的身份,就是拿回話語權,不讓別人的刻板印象定義你。 你有權利說自己的故事,描繪自己的經歷,而不是被動接受外界的解讀。

理解自己的身份,就是拿回話語權,不讓別人的刻板印象定義你。(圖/ Pexels)
探索身分,本身就是力量
身分認同不是額外的負擔,而是陪你找到自己的指南針🧭
花時間了解自己,讓生活中的每一步都變得更踏實。 你不必急著有答案,慢慢探索、慢慢理解自己,這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你有沒有過類似的困惑,或是覺得身分認同探索是一件很花時間、很麻煩的事?
💬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也歡迎分享這篇文章,或追蹤 Project SEA Voice 鎖定最新文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