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向公司請了育嬰假,全心全意的陪伴1樂樂與多多長大,也已經半年過去了。原本預計孩子們一歲時送去托嬰後,九月開始我便可以結束全職奶爸的身分,回到職場上班。
但是孩子們的托嬰生活,比想像中還要一波三折。自從八月開學以來,樂樂與多多先後因為玫瑰疹和感冒發燒,被學校「退貨」了好幾次。為了陪孩子們適應團體生活,還有應付不斷更新的「病毒碼」,我又向公司延長育嬰假到年底,繼續當個全職爸爸。
或許因為我開始在網路上分享奶爸的日常,社群媒體與影音平台也不斷推播更多育兒相關的內容給我。於是我開始聽見更多父母的心聲,也看見更多不同的育兒面貌。
在台灣的社會氛圍裡,「男性育兒」仍然有許多偏見。傳統父權結構留下的性別刻板印象,依舊存在於很多人的思維裡。
有人認為男人不夠細心,應該由女人照顧孩子;有人覺得家事是女人該做的事,男人應該在外打拼賺錢。這些性別偏見的「應該」,就像幾個世代都難以打破的魔咒。
我也常常看到許多媽媽抱怨另一半,講到育兒就躲到廁所裡「屎遁」。走在路上,推嬰兒車的十之八九是媽媽或阿嬤,而我是少數出現的爸爸。
這個社會對媽媽的角色充滿著期待,卻對爸爸的角色留下太多失望與無奈。
在全職奶爸的日子裡,因為少了職場上可量化的生產力,又承接孩子們大量的情緒勞務,也讓我不時陷入自我懷疑,
「我這樣做是對的嗎?」
「我做得夠好嗎?」
「我是個好爸爸嗎?」
不過,每當我在網路上看見其他爸爸也在摸索育兒的路,就覺得自己並不孤單。原來有許多全職的爸爸和我一樣,在生活裡練習,在陪伴中成長。這讓我在養樂多之旅的路上,認識了不少同行的旅人,也學會停止在懷疑裡內耗。
我想,生活就是如此。那些好與不好,應該或不應該,都只是別人加諸的期待。而我只想在這有限生命中間的過程2,找到屬於自己精彩的旅程。
那麼,你呢?是否也在人生的旅程中探索自我?是否也在育兒的過程裡學習成長?
歡迎你加入我的《養樂多之旅》,一起分享彼此的故事。我會持續記錄下這段路途,留下每一份啟發與思維,也寫給每一位努力在探索與學習的爸爸媽媽。
延伸閱讀
1全心全意的陪伴|爸爸請育嬰假:在社會期待與個人選擇間的育兒之路
2生命中間的過程|從大S驟逝到破折號哲學:如何在有限時光中創造無限價值

正在發燒的樂樂與感冒剛好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