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心靈成長,需要課程嗎?

你的心靈到底需不需要課程?近期錫蘭發佈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你有看嗎?影片中,這類課程美其名改變人生,實際上卻對學員進行洗腦控制。你對類似課程有何看法?你覺得是提升自我,還是一種洗腦、操控?如果參加的人真的覺得自己變得更好,旁人該阻止他嗎?任何想法及心得,都歡迎你發文,加上關鍵字「#心靈成長」。
目前共 5375 篇活動截止 2025/02/26
含有「心靈成長」共 537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全部類型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吸引力法則」不同於傳統的解讀:不是將你想要的東西「吸」過來,而是將你「送」到你最應該去的地方。《小麥子創富號漂流記》的星艦「創富號」以「遺憾信號波」導航的設定,闡述了「人生漂流模式」哲學。關閉過載引擎、校準內心接收器、以及相信漂流的智慧,鼓勵讀者停止焦慮追逐,尋找內心真正方向,成為「遺憾解決師」。
這段日子雖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但我很開心,知曉自己擁有強大的創造力。這溫柔地撫慰,我七年來的迷茫與恐懼,感恩上天帶來的機會,也感謝緊緊把握住的自己。希望,在嶄新的11月份,讀者們能帶著,讀完日記後的勇氣,去突破以比賽為名的高牆。謝謝閱讀完的你們,我是肅竹,接下來會持續創作作品的,還請多多指教啦!
Thumbnail
☕《21天養成自我照顧習慣》 Day 3任務是清理桌面、床邊或包包的小角落,讓環境整潔舒服。練習「整理空間,就是整理內在的心情。」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38 分鐘前
我都偏重心理
我的過去 ,深埋積雪,風一起,記憶飄散
變化不是威脅,而是最好的提醒。 你有沒有發現? 我們活在一個「昨天的成功,今天可能就過期」的時代。 科技更新、產業轉型、AI 崛起、消費者習慣瞬息萬變。 連我們以為最穩的事物—職涯、婚姻、價值觀, 都在不斷被重新定義。 這樣的時代,沒有誰能「穩坐不動」, 唯一能讓我們持續前進
本文探討為何意志力改變習慣常失敗,從「分子記憶」的科學新視角切入,解釋細胞如何記住過去經驗,並提出透過「身體感受」、「接納」和「溫柔重複」來解讀身體語言、重寫細胞程式,與身體建立信任關係,最終達成身心合一的健康狀態。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壓力#細胞#身體
「你有想過,你會那麼有耐心嗎?」在成為「直立式人肉床墊」的極限戰役後,我才體悟到,所謂的耐心,不是天生的,而是你願意把自己的時間,全然地交給孩子。
Thumbnail
天氣漸漸轉涼, 需要來一點甜美溫暖的指引~ 請靜下心,深呼吸~ 看著圖片,直覺選一塊現在最想吃的麵包,領取專屬的 11 月祝福吧!
Thumbnail
多篇近年分析指出,年輕(或中年)失智病例的比例與發生率自一九九O年以來顯著上升(年輕發病型失智的相對增加幅度非常高)。這不是單純人口老化造成,而代表「發病年齡提前」的現象值得警覺。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