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CvCeDoBvS/?mibextid=wwXIfr
(為保護病人隱私,所以照片以背影呈現)
病人希望處理胃痛和便秘問題,每次午餐和晚餐後胃都會不舒服,經中醫處理2周後胃痛、便祕明顯改善,現在排便正常。
胃痛穴道:
1.內關穴:手腕橫紋中點往上3橫指寬,在兩筋之間。
2.天樞穴:在肚臍旁2寸的地方(約是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幅),可以調整腸道功能,理氣消滯。
3.足三里:在膝蓋外側有個凹陷處叫外膝眼,足三里位在外膝眼下方3寸的位置,是調理腸胃功能的重要穴道。
4.陷谷穴:位於足背,第2、3蹠骨結合前方凹陷處。
胃痛原因:
1.消化不良:
吃太快、吃太多,都可能導致消化不良、胃痛。
2.急性腸胃炎:
食用受細菌、病毒感染的食物,可能導致腸胃炎,引起胃痛、腹瀉、嘔吐等。
3.飲食習慣:
飲酒過量、食用過多產氣食物(下方有列表)、喝碳酸飲料、吃油膩或辛辣食物,都可能胃痛。
4.壓力與情緒:
心理壓力過大或情緒起伏不定,可能引發「壓力性胃病」,導致胃痛、胃脹。
5.藥物副作用: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如阿斯匹靈,因為它們會抑制保護胃黏膜的前列腺素,可能導致胃部傷害,甚至引發潰瘍或出血。
6.心臟問題:
在某些情況下,心臟問題(如心肌梗塞)可能以胃痛的形式表現出來。
產氣食物是指在腸道消化時容易產生大量氣體的食物 ,容易導致脹氣、胃痛。
產氣食物:
1. 豆類和豆製品:含有寡糖,人體腸道菌無法充分消化,易產生氣體。
2. 根莖類和高澱粉食物:地瓜、馬鈴薯、芋頭,含有難消化的多醣類,會在腸道發酵產氣。
3. 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高麗菜、洋蔥等含有硫的成分及多醣類,不僅容易產氣,排出的氣體也較易帶有臭味。
4. 乳製品:對乳糖不耐症的人來說,乳糖無法被有效消化,在大腸內經細菌發酵會產生大量氣體。
5. 碳酸飲料:本身含有二氧化碳,飲用時會同時吞下大量氣體。
6. 高油脂食物:消化時間長,在腸道分解脂肪時會產生氣體,延緩排空。
7. 發酵食物:麵包、饅頭、啤酒,發酵過程或本身帶有氣體,容易在腸道中產生更多氣體。
8. 高油、高糖:高油、高糖的食物會增加腸胃道負擔、延長消化時間,使食物有更多時間發酵產生氣體,導致胃脹氣,例如:炸雞、天婦羅、精緻點心、蛋糕等都不宜攝取過多。
胃痛吃什麼?
1.奇異果:
奇異果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和幫助消化的酵素,每天吃1~2顆奇異果能改善排便狀況、增進腸道蠕動,改善腸胃道脹氣的情形
2.生薑:
我們常食用的薑可分為生薑與乾薑兩種,其中生薑可提高消化能力,將生薑磨成泥入菜或切片泡薑茶喝,都是不錯的選擇。
3.柑橘類水果:
柑橘類水果含有柚皮素這種類黃酮成份,可加快腸胃蠕動並舒緩脹氣症狀,當胃脹氣發生時,可以把洗乾淨的檸檬皮、橘子皮削成絲,煮成檸檬茶或橘皮茶喝。
4.蘿蔔:
蘿蔔富含消化酵素、纖維質和維生素C,能幫助消化、分解澱粉、蛋白質和脂質,同時增進腸胃道蠕動,緩解胃脹氣、胃部不適。
臉書:林沛勳中醫師
Ig: linpei2022
自費眼針的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15fDc6yLvz/?mibextid=wwXIfr
自費針灸減肥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Z7x9Qa4KB/?mibextid=wwXIfr
中醫眼科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Z6z9cy5pp/?mibextid=wwXIfr
#林沛勳中醫師
#高雄中醫
#鳳城中醫
#心路中醫
#港心中醫
#鳳山中醫
#小港中醫
#胃痛
#便祕
#脹氣
#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