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理論體系 熊秉明 - 第四章 倫理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是指中國書法傳統中,把書寫行為與道德人格緊密結合的觀點。

書法不僅僅是一種審美表現,更是書寫者人格與德行的體現。

書法線條蘊含了作者的心性修養,因此能「以字見人」。

書法的價值不只在藝術技巧,而在於能否彰顯「仁、義、禮、智、信」等倫理精神。

這一思潮在中國傳統中相當深厚,例如唐代歐陽詢、顏真卿,他們的書法往往被視為「正大端莊」,象徵正直忠厚的人格。

書法與人格的連結: 倫理派的一個核心觀點,就是「字如其人」。這讓我想到,學習書法的過程,本質上就是修養內心、鍛鍊人格的過程。如果一個人浮躁、貪急,他的字也會顯得散亂無序;反之,若內心沉穩、誠懇,作品自然會端莊有力。

藝術超越技術: 書法之美不是單靠技巧雕琢出來的,而是源自於人格與精神層面的積累。這和現代許多單純追求「漂亮」字形的觀念不同,它更強調一種內在真實的表達。

文化啟發: 書法之所以成為中國文化的核心藝術,正因為它不僅是藝術,更是一種道德修身的載體。倫理派讓我明白,中國古代文人把寫字看作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的一部分。

對當下的意義: 在現代社會,書法逐漸被視為一種藝術興趣或專業技能,但「倫理派」的思想提醒我們:

書法應該不只是外在的表演,而是與人格養成相關。

在練習書法時,可以同時培養專注力、耐心和內在的誠懇,這些正是現代人非常需要的品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lycen的沙龍
39會員
128內容數
2017年 10 月習篆書 2024年 10 月習國畫及楷書以及隸書
Allyc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02
由隸書演變而來,逐漸脫去繁縟筆意,趨向端正與規矩。它承襲「古意」,卻又具備「法度」,典範人物敘述、源流考證與品評 魏 ‧ 鍾繇(151–230)   源流:三國魏太傅,被尊為「正書之祖」。由隸書漸變為楷,奠定楷書初形。   特點:用筆含蓄而渾厚,結體端正謹嚴,雖仍帶隸意,但已具楷書規範。
2025/09/02
由隸書演變而來,逐漸脫去繁縟筆意,趨向端正與規矩。它承襲「古意」,卻又具備「法度」,典範人物敘述、源流考證與品評 魏 ‧ 鍾繇(151–230)   源流:三國魏太傅,被尊為「正書之祖」。由隸書漸變為楷,奠定楷書初形。   特點:用筆含蓄而渾厚,結體端正謹嚴,雖仍帶隸意,但已具楷書規範。
2025/09/01
唐 中,蕭遘、陸扆、李磎、詹鸞、顧紹孫、陸希聲、楊鉅、崔遠、張顗、鄭賨、戎昱、趙模等十二人,屬於「唐代正書人物」的次要層級。他們多為朝臣、詩人、文士,書法並非開宗立派之巨匠,但因北宋徽宗內府藏跡而得以編入。綜合 典範人物敘述、源流考證、品評與代表作品 典範人物敘述 1.蕭遘:唐德宗朝宰相,文章名
2025/09/01
唐 中,蕭遘、陸扆、李磎、詹鸞、顧紹孫、陸希聲、楊鉅、崔遠、張顗、鄭賨、戎昱、趙模等十二人,屬於「唐代正書人物」的次要層級。他們多為朝臣、詩人、文士,書法並非開宗立派之巨匠,但因北宋徽宗內府藏跡而得以編入。綜合 典範人物敘述、源流考證、品評與代表作品 典範人物敘述 1.蕭遘:唐德宗朝宰相,文章名
2025/08/29
由隸書演變而來,逐漸脫去繁縟筆意,趨向端正與規矩。它承襲「古意」,卻又具備「法度」,典範人物敘述、源流考證與品評及代表作品 魏 ‧ 鍾繇(151–230)   源流:三國魏太傅,被尊為「正書之祖」。由隸書漸變為楷,奠定楷書初形。   特點:用筆含蓄而渾厚,結體端正謹嚴,雖仍帶隸意,但已具楷
2025/08/29
由隸書演變而來,逐漸脫去繁縟筆意,趨向端正與規矩。它承襲「古意」,卻又具備「法度」,典範人物敘述、源流考證與品評及代表作品 魏 ‧ 鍾繇(151–230)   源流:三國魏太傅,被尊為「正書之祖」。由隸書漸變為楷,奠定楷書初形。   特點:用筆含蓄而渾厚,結體端正謹嚴,雖仍帶隸意,但已具楷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本文考察五四以來現代文學系統中的抒情散文,探詢它的主體預設、作為「抒情傳統」的現代子裔本身蘊含的倫理預設等等。
Thumbnail
本文考察五四以來現代文學系統中的抒情散文,探詢它的主體預設、作為「抒情傳統」的現代子裔本身蘊含的倫理預設等等。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Thumbnail
良好的觀察理解,培養出優秀的同理心。
Thumbnail
良好的觀察理解,培養出優秀的同理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