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的哲學 讀《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1-5

Fei Lin-avatar-img
發佈於Fei閱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作者-Julian Baggini (朱立安·巴吉尼),譯者-謝佩妏

《吃的美德》

《吃的美德》

第五「慈悲的殺生(kill with care)吃素不一定比吃肉更人道」

這一段主要要闡述的是善待動物,以動物福利為基礎的慈悲的食肉主義。他提到「真正應該擔心的是,我們是否對動物造呈持續的折磨,或ㄧ再重複的痛苦。」他在文中描述了他到屠宰場親眼看見的屠宰過程,這讓我回想到曾經看過的一部紀錄片「沉默的食物」,這是2005年的片,但至今仍記憶猶深,許多畫面太令人震驚。他也認為「要人類不殺生毫無道理可言。背後的立論基礎是要人類扮演上帝的角色,畫出一條界線,決定何種生命神聖不可侵犯,何種生命為了人類之便剷除。」

要讓同情心發揮最大作用,我們不能忘記同情不只是一種感覺,他同時也要受理性和證據的指引。」是的,否則這種同情就是會變成一種濫情。

雖然我不是純素食者,但是當我有能力可以做選擇的時候,盡力而為就是我可以做到的事,而且在每一次做決定的當下,帶著道德自覺去思考,就不會對這些食品的來源無感了。

我覺得動物福利主義的這種說法,引導了我看待從未認真思考過的領域,例如以前知道鵝肝醬是灌食鵝隻讓牠產生脂肪肝後取肝製作而成的,當時只是覺得殘忍,就只是一種感覺一種同情,但是卻沒有深究背後的意義;又如現在市面上的很多雞蛋包裝上會寫著「非籠飼、放牧、平飼」,以前只知道要選擇新鮮的洗選蛋,但是現在雞蛋的包裝變了,才開始注意到原來飼養雞的方式也會對雞產生那麼多的影響。以前的自己,只重視食品的選擇,並不會帶著道德自覺去思考,現在因為這篇文章,讓我重新看待自己對「動物福利」這議題。

作者最後提到「跟我們大部分的人一樣,它展現了同情心,卻是不完整、有缺憾,而且未仔細檢視過的同情心。」

作者的幾句話,讓我覺得很有感:

我們不能迴避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都有選擇權,可以選擇固執不變或盡力而為。

最重要的是有道德自覺,同時對我們採取的道德立場保持懷疑。


第六單元 「公平貿易作為一種選擇(Pay the Price)」用選擇抵制剝削

認識公平貿易是從咖啡開始,第一次在咖啡包裝上看到公平貿易的認證標章,才開始對這件是有一點接觸,但對我而言,公平貿易的整體運作讓我覺得很陌生、很遙遠,覺得那很像是生產者與經銷商之間的關係,我只要認得認證標章就好。但是,讀了這段文章後,我就深深反省,以前總是教學生要認識標章,公平貿易認證、雨林聯盟認證、友善鳥類認證...,但實際上,我好像沒有真正的去理解整體的脈絡與其運作的相關內容。

這次查了台灣的相關資料,第一次看懂公平貿易認證的標籤,原來那三種顏色和圖樣,代表的是「在藍天綠地揮手的小人」,也認識了台灣這幾年在這幾年在推廣的內容,它的基本概念主要是推廣要對生產者友善,讓供應鏈有更清楚透明的過程、不剝削生產者,並禁止童工或奴工,保障工作者的安全,同時也保護環境,而且它所提出的內容與聯合國推動SDGs的項目,很多都相呼應,目前也越來越多種商品加入公平貿易的行列。

這是一項全球性的運動,以作為消費者而言,當我們有能力可以選擇時,試著讓自己如作者所說「如果我們相信追求公義是種美德,就不應該對光靠選擇就能抵抗的錯誤方式視而不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森 • Fei
1會員
6內容數
離開舒適圈,回到縱谷的日常。
森 • Fei的其他內容
2025/09/16
第四單元「有機之外(Look beyound organic)-以地球的管家自居」。 老實說,這一篇有點難懂,所謂的難懂是作者提到很多有關有機的觀念,與我先前的認知不同,又加上他舉了很多研究結果說明有機食品和一般非有機食品的營養價值相差無幾。認真地看了兩遍才懂他要表達的核心概念。
Thumbnail
2025/09/16
第四單元「有機之外(Look beyound organic)-以地球的管家自居」。 老實說,這一篇有點難懂,所謂的難懂是作者提到很多有關有機的觀念,與我先前的認知不同,又加上他舉了很多研究結果說明有機食品和一般非有機食品的營養價值相差無幾。認真地看了兩遍才懂他要表達的核心概念。
Thumbnail
2025/09/15
「時間的果實(watch the time)」追求當季的理由。 當季、有機、在地,三元素的黃金定律,是現在人追求健康飲食的首選。但有時這三者會互相牴觸,有可能是有機的,但卻不是當季的產品,也有可能是當季的產品,但不是在地的。
Thumbnail
2025/09/15
「時間的果實(watch the time)」追求當季的理由。 當季、有機、在地,三元素的黃金定律,是現在人追求健康飲食的首選。但有時這三者會互相牴觸,有可能是有機的,但卻不是當季的產品,也有可能是當季的產品,但不是在地的。
Thumbnail
2025/09/13
第二單元「自給不自足(Be self-insufficient)」,我看到這個標題時很困惑,常聽到自給自足,但是作者認為自給不自足,「互相依賴讓我們更強大」。
Thumbnail
2025/09/13
第二單元「自給不自足(Be self-insufficient)」,我看到這個標題時很困惑,常聽到自給自足,但是作者認為自給不自足,「互相依賴讓我們更強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例如花費四百元訂一套還不錯的火鍋請對方吃,卻被對方嫌棄肉不夠軟嫩或是料不夠豐富等等,順便外加一句: 誰叫你買這麼貴的,我又沒有說要吃這一家!         而自己卻是吃80元的便當,這樣是不是有點心酸?那既然如此,就要先做好即使買貴一點也會被打槍的心理準備,然後下次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例如花費四百元訂一套還不錯的火鍋請對方吃,卻被對方嫌棄肉不夠軟嫩或是料不夠豐富等等,順便外加一句: 誰叫你買這麼貴的,我又沒有說要吃這一家!         而自己卻是吃80元的便當,這樣是不是有點心酸?那既然如此,就要先做好即使買貴一點也會被打槍的心理準備,然後下次
Thumbnail
吃素是吃素,愛吃菜是愛吃菜 這是兩件事,不能混為一談
Thumbnail
吃素是吃素,愛吃菜是愛吃菜 這是兩件事,不能混為一談
Thumbnail
如果有在糾結吃不吃素,或許可以進來鑑賞我的觀點。
Thumbnail
如果有在糾結吃不吃素,或許可以進來鑑賞我的觀點。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與食物建立良好關係意味著什麼,並提供幫助大家開始旅程的提示。食物與自己的關係對於身心健康至關重要。瞭解與食物的關係是否良好,並提供了多個方式來開始與食物建立更健康的關係。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與食物建立良好關係意味著什麼,並提供幫助大家開始旅程的提示。食物與自己的關係對於身心健康至關重要。瞭解與食物的關係是否良好,並提供了多個方式來開始與食物建立更健康的關係。
Thumbnail
人生在世有很多的不順遂,這些不順遂、痛苦違緣,它的原因就是我們傷害眾生,自私自利得來的。為什麼會傷害眾生?有的不是故意的,但是只要是存心的就離不開自私,眾生就想損人來利己,小到飲食就知道。希望自己的身體,有體力健康,甚至希望自己哪一個臟腑器官比較弱,可以滋補一下,就會去抓動物、去殺動物...
Thumbnail
人生在世有很多的不順遂,這些不順遂、痛苦違緣,它的原因就是我們傷害眾生,自私自利得來的。為什麼會傷害眾生?有的不是故意的,但是只要是存心的就離不開自私,眾生就想損人來利己,小到飲食就知道。希望自己的身體,有體力健康,甚至希望自己哪一個臟腑器官比較弱,可以滋補一下,就會去抓動物、去殺動物...
Thumbnail
「所謂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這也是我對《可憐的東西》的觀後想法。封建社會揮舞著「仁義道德」的旗幟,迫害人民之自由與思想,那些本性吃人的統治階級,不僅喪盡良心,更一副分所當然的態度,毫無羞惡之心,而最令人痛心的還是愚昧的無辜百姓,因為慣了所以不以為非。
Thumbnail
「所謂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這也是我對《可憐的東西》的觀後想法。封建社會揮舞著「仁義道德」的旗幟,迫害人民之自由與思想,那些本性吃人的統治階級,不僅喪盡良心,更一副分所當然的態度,毫無羞惡之心,而最令人痛心的還是愚昧的無辜百姓,因為慣了所以不以為非。
Thumbnail
動機是不想浪費食物,但烹調的時候會跟動物結下緣。除非這時候的情境是真的有人快要餓死了,旁邊剛好一隻羊也死了。為了要救人活過來,你動念頭:「我要救命。」藉羊的腿來煮東西,把他餵活、救活了再說。如果有這一類的情節在其中,要救人命、要利益有情,狀況很緊急,我覺得就算有罪業、有過失也是很小。
Thumbnail
動機是不想浪費食物,但烹調的時候會跟動物結下緣。除非這時候的情境是真的有人快要餓死了,旁邊剛好一隻羊也死了。為了要救人活過來,你動念頭:「我要救命。」藉羊的腿來煮東西,把他餵活、救活了再說。如果有這一類的情節在其中,要救人命、要利益有情,狀況很緊急,我覺得就算有罪業、有過失也是很小。
Thumbnail
假如我們正在吃一碗很美味很好吃的異國料理,而且吃得津津有味,突然一個人站在面前,很努力的說服我們正在吃的那碗食物是世界上最難吃的食物,我們會相信他認同他嗎?不會,我們會覺得那個人有毛病,食物吃在我們的嘴裡,好不好吃,心知肚明。 一個人努力修善修福,是因為真正明白因果的原理,知道行善與行惡最後的
Thumbnail
假如我們正在吃一碗很美味很好吃的異國料理,而且吃得津津有味,突然一個人站在面前,很努力的說服我們正在吃的那碗食物是世界上最難吃的食物,我們會相信他認同他嗎?不會,我們會覺得那個人有毛病,食物吃在我們的嘴裡,好不好吃,心知肚明。 一個人努力修善修福,是因為真正明白因果的原理,知道行善與行惡最後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