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理論 熊秉明 - 第六章佛教與書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佛教與書法的精神契合

將佛教精神與書法藝術緊密連結。作者指出,佛教強調「空」、「無我」與「超越執著」,這與書法創作中的自由、灑脫、去除拘泥之美學追求相呼應。書法家在揮毫時,需要一種「忘我」的境界,這與佛教禪修中「入定」的精神十分相似。

二、書法與「禪」的影響

禪宗的興起,特別影響了書法的審美風格。作者認為,禪宗講求「直觀」、「頓悟」,這種思想在書法上展現為簡約、自然、不事雕琢的風格。例如唐代懷素、宋代黃庭堅,乃至後來的書寫風格,都能看到一種「任運自然」的境界,這不單是技法的展現,更是一種精神的釋放。

三、佛教書法的象徵意義

佛教徒抄經,不只是單純的書寫,而是一種修行。作者強調,這種「以筆為修」的行為,既是對經典的敬仰,也是對心性的淨化。書寫過程中的專注與虔敬,讓書法不只是藝術,而是宗教體驗的一部分。

四、書法的超越性與佛教「空性」

書法的線條雖具象,但其美往往在於「空」與「勢」的流動。這與佛教哲學中的「空性」不謀而合:文字雖有形,但書法藝術的力量來自形與無形之間的張力。書法家在筆墨之間表現的「氣韻生動」,正是佛教所謂「空而不空」的境界。

總結

將書法視為一種生命的修煉,而非單純的藝術技巧。他透過佛教視角,讓我們理解書法的精神深度:

  • 書法是一種心靈的體現。
  • 書寫是自我淨化與超越的方式。
  • 書法中的「空」、「簡」、「自然」,反映了佛教思想的滲透。

對於我們今日學習書法或欣賞書法作品,這章提醒我們不要只看字形的工整與技巧,而應體會其中的精神氣息與生命韻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lycen的沙龍
39會員
128內容數
2017年 10 月習篆書 2024年 10 月習國畫及楷書以及隸書
Allyc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07
天然派書法理論裡一個獨特的取向。它強調書法的美感並不是單純來自技巧的精細或工整,而是來自一種「自然流露的生命力」。 天然之美 ·書法不應追求矯飾,而應展現一種「無心而有意」的自然境界。 ·他舉例「拙中見巧」「天真爛漫」的美,這些不依靠人工雕琢,卻能打動人心。 與技巧的張力 ·「天然」並
2025/09/07
天然派書法理論裡一個獨特的取向。它強調書法的美感並不是單純來自技巧的精細或工整,而是來自一種「自然流露的生命力」。 天然之美 ·書法不應追求矯飾,而應展現一種「無心而有意」的自然境界。 ·他舉例「拙中見巧」「天真爛漫」的美,這些不依靠人工雕琢,卻能打動人心。 與技巧的張力 ·「天然」並
2025/09/02
是指中國書法傳統中,把書寫行為與道德人格緊密結合的觀點。 書法不僅僅是一種審美表現,更是書寫者人格與德行的體現。 書法線條蘊含了作者的心性修養,因此能「以字見人」。 書法的價值不只在藝術技巧,而在於能否彰顯「仁、義、禮、智、信」等倫理精神。 這一思潮在中國傳統中相當深厚,例如唐代歐陽詢
2025/09/02
是指中國書法傳統中,把書寫行為與道德人格緊密結合的觀點。 書法不僅僅是一種審美表現,更是書寫者人格與德行的體現。 書法線條蘊含了作者的心性修養,因此能「以字見人」。 書法的價值不只在藝術技巧,而在於能否彰顯「仁、義、禮、智、信」等倫理精神。 這一思潮在中國傳統中相當深厚,例如唐代歐陽詢
2025/09/02
由隸書演變而來,逐漸脫去繁縟筆意,趨向端正與規矩。它承襲「古意」,卻又具備「法度」,典範人物敘述、源流考證與品評 魏 ‧ 鍾繇(151–230)   源流:三國魏太傅,被尊為「正書之祖」。由隸書漸變為楷,奠定楷書初形。   特點:用筆含蓄而渾厚,結體端正謹嚴,雖仍帶隸意,但已具楷書規範。
2025/09/02
由隸書演變而來,逐漸脫去繁縟筆意,趨向端正與規矩。它承襲「古意」,卻又具備「法度」,典範人物敘述、源流考證與品評 魏 ‧ 鍾繇(151–230)   源流:三國魏太傅,被尊為「正書之祖」。由隸書漸變為楷,奠定楷書初形。   特點:用筆含蓄而渾厚,結體端正謹嚴,雖仍帶隸意,但已具楷書規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作者對法鼓山宗教文化的初次接觸和對新聞寫作課的感想。作者對法鼓山低調的宣傳方式提出疑問,同時分享了受到新聞寫作課啟發的心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作者對法鼓山宗教文化的初次接觸和對新聞寫作課的感想。作者對法鼓山低調的宣傳方式提出疑問,同時分享了受到新聞寫作課啟發的心得。
Thumbnail
阿字觀 一念相應際 光明顯自心 頓嚴身口意 泯絕去來今 字是無生曲 聲傳劫外音 法門元不二 總攝佛蓮金
Thumbnail
阿字觀 一念相應際 光明顯自心 頓嚴身口意 泯絕去來今 字是無生曲 聲傳劫外音 法門元不二 總攝佛蓮金
Thumbnail
佛教在创立时既讲无我论又讲轮回说,在同时论证两者时实际上存在着矛盾或困难。但无我论和轮回说对佛教都很重要。为解决这个矛盾及论证上的困难,佛教在发展中提出了种种概念或说法来化解这一问题。
Thumbnail
佛教在创立时既讲无我论又讲轮回说,在同时论证两者时实际上存在着矛盾或困难。但无我论和轮回说对佛教都很重要。为解决这个矛盾及论证上的困难,佛教在发展中提出了种种概念或说法来化解这一问题。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佛教修行的心得與方法,包括唸佛、淨念相續、咒子求財求愛、以及具體的修行方法。藉由正確的意圖及頻率,來達到提升靈性意識的效果。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佛教修行的心得與方法,包括唸佛、淨念相續、咒子求財求愛、以及具體的修行方法。藉由正確的意圖及頻率,來達到提升靈性意識的效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