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職場小劇場#9 |謝謝代替家屬照顧長輩的照服天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上週末,我們機構舉辦了一場家屬衛教課程與座談會。那天有一個特別的橋段,主任邀請照服員們走到會場前方,讓長輩和家屬給他們鼓勵與掌聲。

那一刻,空氣中有點害羞又暖心的氛圍。照服員們站在台上,不習慣成為焦點,有些靦腆地笑著、低著頭,卻還是忍不住和長輩對上眼神。台下的長輩拍著手,甚至有人喊「謝謝你們!」,有的家屬紅了眼眶,因為他們知道,在自己無法全天陪伴的時候,正是這些照服員替他們照顧著父母。


照服員的日常,其實真的很不簡單

很多人對「照服員」的印象,可能只停留在「幫忙餵飯、翻身」這些日常,但實際上,他們要面對的狀況更複雜。

每天早上,照服員協助長輩起床、更衣,觀察昨晚是否睡得安穩;接著是協助盥洗,同時要留意長輩身上是否有傷口。然後是用餐,進食時,還要注意吞嚥安全。午間、下午,除了生活照顧,還要陪伴長輩參加復能活動,突發狀況還要儘速回報給護理人員或社工,協助執行護理師或社工設計的照護計畫。到了晚上,還要安撫情緒、確保長輩能安心入睡。

這些看似「例行公事」的照顧,實際上需要專業觀察與細心。例如有位照服員,在協助一位奶奶復能活動時,發現她站不太穩,滑坐在地上,除了馬上協助坐回輪椅,也立即回報給護理師,確認是否有受傷。這些小細節,往往就是守護長輩健康的關鍵。


復能計劃背後的努力

這半年,我們機構推動了一個「復能計劃」。由社工與護理人員共同規劃,設計出適合各種功能狀態的長輩參與方式;而真正陪長輩一步步完成計劃的,就是照服員。

每天的下午,照服員都會陪伴長輩進行「站立練習」。他們會在旁邊大聲地從一數到五十,根據每位長輩的體力安排一至三個循環。日子久了,原本容易疲憊的長輩,竟能穩穩地站得更久,下肢肌力也慢慢進步。

復能的過程,往往不是追求「逆轉」,而是「延緩退化」,因為只要沒有惡化,其實就是最大的成功。這些成果,不只是護理人員與社工的規劃,而是照服員日復一日、耐心陪伴的累積。


家屬的心情,也被安撫了

在機構工作久了,我常常聽到家屬的自責與糾結:「是不是因為我太忙,所以才把爸媽送來機構?」、「我是不是不孝?」。

但當他們看到照服員們的照顧,看到父母在這裡依舊被善待、甚至有了小小的進步,內心的愧疚慢慢被化解。有人在座談會後跟我分享:「原本覺得自己很虧欠,但今天看到爸爸被照顧得這麼好,我真的很放心。」

照顧,其實從來不是單方面的責任,而是一種「三方的合作」,家屬、專業團隊、長輩自己。照服員,就是這三角關係中最穩固的一角,讓家屬能放心、讓長輩有尊嚴。


一句心裡話

當我站在後方,看著照服員們接受掌聲時,心裡默默說了一句:

「謝謝你們,辛苦了。因為有你們,這些家屬才能安心,這些長輩才能有品質地生活。」

有時候,工作不只是一份薪水,而是一份責任與溫柔。


小結尾互動

如果你家中長輩住在機構,你最想對代替你照顧他/她的照服員說一句什麼呢?

留言告訴我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是雞湯,是我認真活著的日常
31會員
64內容數
嗨,我是微微奇,一名探索生活平衡的長照社工,也是正念學習者。我不灑雞湯,不賣熱血,只寫下生活中真實而微小的力量。在這裡,你會看到關於照顧者、身心平衡、自我對話和親子關係的故事。希望你能在這些文字中,找到曾經的疲憊和內心的溫柔。
2025/08/14
在傳統社會,為什麼家庭照顧責任總落在媳婦身上?從我母親那一代的韌性與辛苦談起,延伸到長期照顧中的性別不平等與CEDAW觀點,反思愛與責任如何公平分擔,讓照顧不再是單一性別的沉重負擔。
Thumbnail
2025/08/14
在傳統社會,為什麼家庭照顧責任總落在媳婦身上?從我母親那一代的韌性與辛苦談起,延伸到長期照顧中的性別不平等與CEDAW觀點,反思愛與責任如何公平分擔,讓照顧不再是單一性別的沉重負擔。
Thumbnail
2025/08/08
在熱鬧的父親節活動中,長照機構裡的「父親」越來越少,他們安靜、退場,甚至從未學會要如何被晚輩記得。我們是否從沒教會男人如何老去、如何被愛?從一場蛋糕儀式,回望父親角色的文化缺席與照顧及被照顧的沉默。
Thumbnail
2025/08/08
在熱鬧的父親節活動中,長照機構裡的「父親」越來越少,他們安靜、退場,甚至從未學會要如何被晚輩記得。我們是否從沒教會男人如何老去、如何被愛?從一場蛋糕儀式,回望父親角色的文化缺席與照顧及被照顧的沉默。
Thumbnail
2025/07/11
一位護理師的情緒崩潰,一位主管的難處,一位社工站在風暴中心,看見的不只是對錯,而是兩種沒被說出口的孤單與疲憊。在照護現場,正念讓我們不被情緒帶走,而是學會看見彼此。
Thumbnail
2025/07/11
一位護理師的情緒崩潰,一位主管的難處,一位社工站在風暴中心,看見的不只是對錯,而是兩種沒被說出口的孤單與疲憊。在照護現場,正念讓我們不被情緒帶走,而是學會看見彼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逝去的孩子, 一直默默在身旁守護著父母。 直到新生兒的降臨, 這次終於⋯可以安心的離去。
Thumbnail
逝去的孩子, 一直默默在身旁守護著父母。 直到新生兒的降臨, 這次終於⋯可以安心的離去。
Thumbnail
加護病房會客時間是有限制的,家屬們可以在這段時間裡與病人見面,但要注意不要打擾病人休息。文章中述說了一位阿嬤在會客時間探望她昏迷的老伴的場景,讓人深感傷感與陪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加護病房會客時間是有限制的,家屬們可以在這段時間裡與病人見面,但要注意不要打擾病人休息。文章中述說了一位阿嬤在會客時間探望她昏迷的老伴的場景,讓人深感傷感與陪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有一個女孩,從事護理工作,長相甜美,工作也很認真,人際關係頗佳。女孩的父母在早市以及黃昏市場擺攤,每天都是早早起床晚晚睡覺,辛苦打拼就是為了讓她和弟弟生活條件不輸人。女孩常常跟自己說,有一天有能力要讓父母過好日子,報答父母的恩情。 有一天,女孩在醫院幫一名肩膀負傷的男子包紮傷口,比較特別的是,
Thumbnail
有一個女孩,從事護理工作,長相甜美,工作也很認真,人際關係頗佳。女孩的父母在早市以及黃昏市場擺攤,每天都是早早起床晚晚睡覺,辛苦打拼就是為了讓她和弟弟生活條件不輸人。女孩常常跟自己說,有一天有能力要讓父母過好日子,報答父母的恩情。 有一天,女孩在醫院幫一名肩膀負傷的男子包紮傷口,比較特別的是,
Thumbnail
今天是母親節, 願天下的母親節快樂, 他們總是在我們的背後默默守護著他的孩子, 即使他們在天堂的時候, 也是用他們另一種的方式, 繼續守護著孩子們, 默默守護的愛. 無論孩子幾歲,30歲40歲70歲 在她們的眼裡永遠都是他的寶貝孩子. 有時候不要因為母親已經不在世上了, 就覺得說
Thumbnail
今天是母親節, 願天下的母親節快樂, 他們總是在我們的背後默默守護著他的孩子, 即使他們在天堂的時候, 也是用他們另一種的方式, 繼續守護著孩子們, 默默守護的愛. 無論孩子幾歲,30歲40歲70歲 在她們的眼裡永遠都是他的寶貝孩子. 有時候不要因為母親已經不在世上了, 就覺得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