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工作十年後,你還想繼續,還是選擇離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Gemini生成

圖片Gemini生成


在私人社群上公告了自己開始育嬰假的訊息,也釋放出自己歡迎各路好友相約。

本來以為會先碰面的是那一票因為工作繁忙、久未碰面的三姑六婆的摯友們,沒想到居然是之前公關生涯時的記者戰友先敲我。

他問我住在哪裡,然後就說他現在也在那附近上班,有空可以吃個飯。身為不想成為説說而已人,迅速的敲定好某個週三中午碰面。

線上聊天的時候,我第一時間反應是:「你換線了?」

但他說:「不,是換工作了。」

馬上心裡就覺得「喔!喔!喔!好像有什麼喔」,我的直覺告訴我,這次的聊天不會只是敘舊。

我們這一代人,是在紙媒與電視新聞的黃金時代長大的,很多人因為對新聞的憧憬與使命感,選擇投入這個行業。

但當我們真正踏入職場時,已經是紙媒最後的輝煌。隨著社群媒體崛起,記者不只要會寫稿,還要拍影音、經營社群,甚至自己當小編追流量。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的偏見,常被拿來調侃,但只有在其中的人才知道:背後是被即時新聞與點擊率追著跑的真實壓力。

有多少「我們」對於「記者」、「新聞」、有著憧憬與使命感,因而投身相關產業。

這十年來,我看著一群才華洋溢、懷抱理想的記者朋友,有人被壓力逼走、有人轉向自媒體,堅持報導自己覺得有意義的議題;也還有人還在第一線,努力守住新聞專業。他們的熱血,是唯一讓這個產業還能撐著的燃料。

圖片由Gemini生成

圖片由Gemini生成


為了避開中午用餐人潮,閒人如我當然就先到餐廳,還預先點好餐。讓他一入席就可以開始用餐。

我們交換著父母經與家庭趣事,也聊到了還有多少認識的人還在線上,哪些人離開媒體圈後做了什麼事情。

我分享了自己的迷惘。

過去十五年,我用前五年學習職場倫理與技巧,後十年專注在某個領域累積專業,才走到今天的位置。但當我放眼未來二十年,心裡卻浮現一個問題:我真的要一直這樣下去嗎?

我不覺得自己會像父母輩一樣「退休」,更多可能是工作到八十歲,只是希望那是「想做」而不是「不得不做」。

所以我開始想:是不是每十年,都能重新累積一個新的專業?還是,我就只能停在這裡?

然後就到了他換工作的原因。

他離開新聞界,並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因為失望。

十多年線上記者的歷練,讓他早就能獨當一面,原本再過幾年也許就能升上主管。沒想到公司改組,卻派來了一位仍停留在「黃金年代」思維的老派主管。

在那套價值觀裡,加班是理所當然,報加班費則是不可能的事。對於已經有家庭的人來說,每天加班到深夜,不再只是職場挑戰,而是消耗生活的代價。

於是,他不再留下。不是因為不愛新聞,而是因為這個環境,已經容不下他了。

圖片由Gemini生成

圖片由Gemini生成


他上工一個月後的感想只有四個字:「很、不、習、慣」。

當記者雖然追逐即時新聞壓力大,但只要掌握截稿時間,至少能保有一點自由,也能在有限範圍內追自己有興趣的題材。

而現在的辦公室生活,卻像進入另一個時空。事情的進度緩慢,同事們習慣把一個小問題拖上好幾天,效率之低讓他如坐針氈。對他來說,一小時能完成的工作,卻得在這裡被拆成一週。

我只能提醒他:「這就是組織邏輯,不要試圖改變,否則你會變成所有事情的事主。」

我們都懂,但也都不喜歡。

他決心要先做滿一年。我說:既然錢可以、事少又能夠準時上下班,就剛好用這年休息一下身體(把健檢紅字救回來)。順便用有錢的上班八小時想一下,有沒有其他想做的事情。如果沒有,那就繼續領薪慢慢想,好像也不是件壞事。

我們最後約定三個月後再聚,檢視彼此的「期中健康 KPI」(笑)。

說到底,不管是離場還是留下,能不能過得健康,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KPI。

理想與現實之間,沒有標準答案。留下來、或離開,都是勇氣。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卻忍不住想:我的下個十年,會繼續堅守,還是轉身離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enYen Chen的沙龍
2會員
10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離開跑了10年的職涯跑道, 轉進一團迷霧中 。 我帶著引以為傲的外語能力、 自詡能夠如海綿般吸收的學習力、 以及背包經驗曾周遊四海的適應力, 來到我期望能夠如魚得水的新工作。 2週過去, 「我很好, 我只是需要時間適應和摸索, 畢竟是全新的領域。」 21天過去, 「我可
Thumbnail
離開跑了10年的職涯跑道, 轉進一團迷霧中 。 我帶著引以為傲的外語能力、 自詡能夠如海綿般吸收的學習力、 以及背包經驗曾周遊四海的適應力, 來到我期望能夠如魚得水的新工作。 2週過去, 「我很好, 我只是需要時間適應和摸索, 畢竟是全新的領域。」 21天過去, 「我可
Thumbnail
提出辭呈那刻,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無論兼職、全職工作了超過10年;與文字打交道的日子裡,多少遇過、聽過了上萬種故事,平凡到你周遭也會發生,獨特到你罕有耳聞。歡迎你2024陪伴我,開始掏心掏肺掏記憶,分享跨域、跨年齡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提出辭呈那刻,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無論兼職、全職工作了超過10年;與文字打交道的日子裡,多少遇過、聽過了上萬種故事,平凡到你周遭也會發生,獨特到你罕有耳聞。歡迎你2024陪伴我,開始掏心掏肺掏記憶,分享跨域、跨年齡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都沒學會如何克服焦慮。 讀書時想跟家人一起看電視但又擔心考試成績而不敢放鬆;工作後為了達到目標腳步不能慢下來。當想讓心情放鬆時,潛伏在我心底害怕的因子會時不時竄出來刷存在感,該玩的時候沒有好好玩,在要努力的時候也沒投注足夠的決心。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都沒學會如何克服焦慮。 讀書時想跟家人一起看電視但又擔心考試成績而不敢放鬆;工作後為了達到目標腳步不能慢下來。當想讓心情放鬆時,潛伏在我心底害怕的因子會時不時竄出來刷存在感,該玩的時候沒有好好玩,在要努力的時候也沒投注足夠的決心。
Thumbnail
一次次的期待,只等來一次次落空,不過我比他幸運的是,我決定在厭惡的感覺到來之前華麗轉身!
Thumbnail
一次次的期待,只等來一次次落空,不過我比他幸運的是,我決定在厭惡的感覺到來之前華麗轉身!
Thumbnail
從2014年開始,小文人就以自由接案編輯的方式過生活,到今年剛好滿10年! 在整理自己的文稿時意識到這件事,真的很驚訝,啊,原來一路懷疑自己能不能以此過活,如今回頭看,也算好好地過了10年。 但是,即使是「自由」接案,小文人竟然也到了職業倦怠階段。 過去10年之間,當然也都有過煩躁和倦怠,但只
Thumbnail
從2014年開始,小文人就以自由接案編輯的方式過生活,到今年剛好滿10年! 在整理自己的文稿時意識到這件事,真的很驚訝,啊,原來一路懷疑自己能不能以此過活,如今回頭看,也算好好地過了10年。 但是,即使是「自由」接案,小文人竟然也到了職業倦怠階段。 過去10年之間,當然也都有過煩躁和倦怠,但只
Thumbnail
很早開始就被是不是要離職這件事情困擾很久,大概有快5年的時間自己一直想要離職,是的,我完全無法否認,偏偏無法下定決心,還提過離職申請最後反悔抽回,問題一拖再拖像就像是宿便留在身體裡。
Thumbnail
很早開始就被是不是要離職這件事情困擾很久,大概有快5年的時間自己一直想要離職,是的,我完全無法否認,偏偏無法下定決心,還提過離職申請最後反悔抽回,問題一拖再拖像就像是宿便留在身體裡。
Thumbnail
碰到轉彎、碰到不是你預期的路,你可以不接受,但更可以迎上去。趁著年輕,探索新的世界,能在其中收穫意料之外的風景,如果可以因此在很好的位置擁抱未來新趨勢,那真是無價。
Thumbnail
碰到轉彎、碰到不是你預期的路,你可以不接受,但更可以迎上去。趁著年輕,探索新的世界,能在其中收穫意料之外的風景,如果可以因此在很好的位置擁抱未來新趨勢,那真是無價。
Thumbnail
2024/2/29-告別了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
Thumbnail
2024/2/29-告別了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