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議題

含有「動物議題」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今年參與了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城南串串:共學共伴計畫》,透過民眾與藝術家的對話,設計出三條走讀路線,串起城南的飲食記憶、藝文脈絡與建築歷史。本文則是介紹作者自行發展的城南虎爺的走讀路線及走訪任務。
Thumbnail
【2025/10/24 教育活動】虎爺CROSSINGS 期望搭建文化與教育的橋樑,由插畫家 Mao egg 創作紀念卡,結合 粿店仔福德宮的虎爺形象與都市動物議題,融入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建築元素於祈願卡中,鼓勵民眾在參與國語實小生態小尖兵導覽後,寫下對動物的祈願。
Thumbnail
我們與動物之間的關係? 童里8月展覽「黃海蒂《我的動物朋友》繪本原畫展」熱熱鬧鬧開展了,開展當天海蒂也帶來了精采的分享會,帶領聽眾去探索每幅畫中的創作故事和隱藏彩蛋:有些動物離生活有點兒遠,但能帶我們探索世界;有些動物親近如親友,與我們生活在一起;有些動物存在過去、存在想像......
Thumbnail
矇眼的目的是為了擺脫長年下來被社會灌輸的外貌審美觀,讓我能夠不分彼此而不帶批判地去擁抱任何一個人和寵物。任何人都能上前,誰都不會被約束,不過我也理解大部分的人都是成群同行,我也不乏聽到有許多起鬨的狀況,因此這不是我能決定的。我只能保證在此時此刻,我在這裡,我願擁抱,也願聽你說。
Thumbnail
有意識的消費」是永續旅行很重要的一環,因此當你到泰國選擇大象保育營時,提前做些功課,確定你選擇的保育營是真的有在照顧大象。這次參加 Asian Elephant Projects 旗下的行程,就是其中之一。
Thumbnail
近年來對動物保育這方面有了興趣,開始更深入研究之後才發現,當時真的是去了一個聲稱做保育,其實是變相虐待的假保育營。雖然不用被當交通工具(elephant riding),也不用再做任何表演把戲(elephant show or trick),但依舊不能自由自在的活動,仍需要每天乖乖的討好人類。
Thumbnail
牠聞到了風,照到了光,牠似乎在說:我必須出去。風和陽光正在呼喚。
Thumbnail
她搜尋貓叫影片試圖聽聲辨位,這個影片有好幾種叫法,但都不聞其聲。 直到如泣的嗚咽流出,金寧才聽到壁櫥縫隙傳來一聲「咪……」。 那是金寧唯一一次聽到她的聲音。
Thumbnail
「你媽沒有告訴你,撞到人要說對不起?」 那撞到貓呢?
Thumbnail
2021年臺北市復興高中的跨校共備的動物議題系列研習,在10月16日圓滿落幕,感謝線上超過70位來自不同縣市,遍及各年齡層及各領域的教師們,共同參與。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