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含有「勞工」共 66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Li-Wei Chen的沙龍
2025/11/03
分享文章 "台灣人均GDP明年將突破四萬美元,但就經濟發展階段而言,勞工薪資仍被嚴重低估 /Roy Ngerng"
文章分析臺灣勞工薪資現況,指出人均GDP與生活成本與臺灣相近的國家(如西班牙、日本)相比,臺灣月薪中位數僅達其60%,低薪階層與高薪族群更是大幅落後。此外,臺灣高房價進一步削弱了勞工的實際購買力。文章批評政府與企業長期壓低薪資,導致企業獲利卻相對提高。政府應加速調升最低工資,以保障勞動權與經濟正義。
#
勞工
#
台灣企業
#
最低工資
喜歡
留言
左先生的沙龍
2025/11/01
2025-11-01 關於薪水的二三事
文章探討了薪資制度在不同地區(香港、美國)和不同情況下的差異,包括大學教師的薪酬發放方式、正職佣金制與年終獎金、以及遭遇裁員和減薪的挑戰。作者透過自身經歷和與美國筆友的交流,反思了人力資源在招聘時對薪資的考量,並提出對個人職涯選擇的看法。
#
香港
#
人際關係
#
職場
24
8
國王 K
1 天前
3
👍
3
jin的沙龍
2025/10/31
拜託!賴清德快來關心我們這些低薪和弱勢群體
台灣社會一直以進步自豪,但對許多低薪勞工、身心障礙者以及其他弱勢族群來說,現實仍然殘酷。每天我們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卻常常被社會遺忘,被政策忽視。薪水微薄、工作不穩定、環境不友善,這些都是我們每日面對的困境。 我們需要的不只是口號,更是真正落實的政策和實際幫助。低薪族群希望有合理的工資調整和勞動保
#
身心障礙者
#
弱勢
#
低薪
2
1
林位青
2 天前
喜歡
讀書時讀到「馬太效應」,總感到心酸。但仍希望人人都能夠至少滿足馬斯洛理論中最低層需求。
喜歡
勞資手札 的沙龍
2025/10/28
FB粉絲團文章搬運區-主管不用打卡是福利?錯!置備出勤紀錄是雇主的責任與義務
許多公司誤以為高階主管不必打卡,然而勞動基準法明確規定,僱主有責任記錄並保存勞工出勤紀錄長達五年。本文解析了出勤紀錄的重要性,澄清「不打卡」並非福利,反而可能損害勞工爭取加班費等權益的舉證能力。文中也提到,出勤紀錄並無形式限制,任何能準確記錄勞工出勤時間的方式皆屬合法。
#
打卡
#
勞動基準法
#
出勤
1
留言
回甘老茶湯
2025/10/28
跨越「過勞」與「取代」的十字路口:AI時代台灣勞權的轉型之路
面對AI的衝擊,我們需要的不是細枝末節的法條修補,而是一場根本的「勞權典範轉移」。我們必須重新確立一個認知:勞工不是企業的「人力成本」,而是社會的「核心資產」與企業的「治理夥伴」。
#
勞工
#
制度
#
勞動
1
留言
Ui-liông (威良)ê 冊讀á,chia攏是好料--ê
2025/10/27
Lessons from labor relations in Germany
(2016.11.28) If Taiwan lacks good corporate environments and systems, and if employers fail to spot and value outstanding employees...
#
台灣人
#
德國
#
台灣
1
留言
勞動小小百科
2025/10/26
團體協約的「法規性效力」是什麼?
本文深入解析勞動關係中「團體協約」的「法規性效力」,說明其如何超越個別勞動契約,直接且強制性地約束勞工與僱主。透過「不可低貶原則」、「有利原則」、「不可拋棄原則」和「餘後效力」四大原則,闡述團體協約如何有效保障勞工的勞動條件,即使在個別契約或合約期滿後,也能維持勞工權益的穩定。
#
團體協約
#
勞動
#
勞工
1
留言
陳擎樞的事務所
2025/10/26
如何知道雇主有沒有違反勞動法規的紀錄,以及是否曾有過勞資糾紛?
許多勞工在應徵工作時,除了關心薪水、福利,也會想知道公司是否有違反勞動法規或發生勞資糾紛的紀錄。本文介紹兩個查詢管道:勞動部的「違反勞動法令事業單位(雇主)查詢系統」,以及司法院的「裁判書查詢系統」,讓勞工可以保障自身權益。
#
違反勞動法令事業單位查詢系統
#
裁判書查詢系統
#
勞工
喜歡
留言
人間淨土與極樂之光的沙龍
2025/10/26
一場關於感恩的對話:在崗位上體悟生命的連結
它旨在邀請每一個人,從各自的崗位出發,以一顆慈悲而謙卑的心,去重新發現並體證那些無時無刻不在滋養著我們的、無處不在的感恩因緣。透過這份共同的覺察,期盼能攜手將工作的場域,轉化為一片相互成就、和諧共榮的「工作淨土」。
含 AI 應用內容
#
佛法
#
心理學
#
阿彌陀佛
喜歡
留言
Zeseri 捷思艾瑞
2025/10/26
《權力與進步:科技變革與共享繁榮之間的千年辯證》(上篇)
清晨五點半,倉庫的自動燈亮起,機械手臂的氣壓聲在空蕩的貨道中迴響。一名夜班物流工人,獨自走進這條曾有三十名工人的通道。如今,只剩他與兩名機器維修員。 「一台機器能抵五個人,」主管得意地說,但他的薪資卻停滯不前,還得面對監控系統的「效率檢討」。 這就是現代的「進步」——效率的背後,卻是不平等的加劇。
#
書評
#
讀書心得
#
閱讀心得
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