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遊

含有「桌遊」共 76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src
src
小米粒-avatar-img
1 小時前
搶到第一(剛下班……😀)~改寫命運雖然是老梗,或許是希望透過電影讓人生不可能的,有機會再次改寫結局🤔
澳門青年桌遊教育學致力於推動桌遊文化,邁入第四個年頭的「攝影作品聯乘文字故事徵集」活動,今年以「當打之年」為主題,廣邀本地桌遊愛好者共襄盛舉。「當打之年」攝影作品聯乘文字故事徵集活動即日起正式展開。所有參與作品將有機會在澳門青年桌遊教育學會Facebook專頁以「每週一圖」的形式展出。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在我剛學習寫程式時,那些書還是八十年代的書,裡面常常會提及蘋果電腦可以輸出 RGB 彩色,這讓我非常的羡慕,因為那時候我的電腦只能輸出單色。我想弄出能像蘋果電腦那麼漂亮的遊戲,今天的人可能很難想像我為何能覺得那些粗糙色塊很漂亮吧。 而在九十年代剛有「模擬器」這玩意時,初期的模擬器都是模擬一些更遠古
如果不了解什麼是BGA桌遊- 【BGA桌遊】與另一半或朋友一起玩桌遊吧~ 可以點上面文章~有詳細的介紹。 王權暗戰𝐇𝐢𝐝𝐝𝐞𝐧 𝐋𝐞𝐚𝐝𝐞𝐫𝐬 遊戲人數:2-6人 遊玩時長:20-40分鐘 複雜度2/5 【王權暗戰】是一款有著「松浦聖」繪製的美術插圖的陣
Thumbnail
在社群媒體普及的臺灣,年輕人面臨心理壓力升高的挑戰。本文分析社群媒體如何加劇比較、資訊過載和多重壓力,並提供三種具體方法(時間限制、有意識使用、建立線下支持)幫助年輕人重塑健康的滑手機習慣,從而擺脫「滑愈多愈累」的困境,找回真實的自我。
Thumbnail
左先生-avatar-img
2 天前
你的分析很正確啊,我們看似在自由自主地滑動手機看想看的東西,其實正在被手機(或者是媒體的演算法)控制着,不知不覺對心理有所負荷。
抽鬼牌我其實也很久沒玩了,已經把規則忘得差不多,還特地去找規則去做修改,華邦式的抽鬼牌更具權謀的感覺。 《華邦抽鬼牌規則》 一、遊戲準備     ●使用一副撲克牌,加入兩張鬼牌(紅色Joker為明鬼牌、黑色Joker為暗鬼牌)。     ●洗牌後,將所有牌平均分配給玩家,玩家
Thumbnail
蕭浮雨-avatar-img
發文者
4 天前
目前已知可能的詭謀:「卡鬼牌」 故意只分配一張給上家,讓自己處在隨時可能分配鬼牌的情況,直到手牌將空才分給別人。 這遊戲其實就很像華邦的世界觀,本來就沒有公平可言,當然也可能玩脫了,導致卡鬼牌反而往更糟糕的情況。
  在前陣子的桌遊體驗活動裡面,我玩到了一款經典投資遊戲的全新版本《噢!我的黃金!》。相較其他需要精密計算、因為規模較大,也更容易激起人們得失心的經濟類遊戲,本作快速的節奏、較高的隨機成分、加上新版可愛的動物角色插圖,都讓我在遊玩的過程忘記它是一款投資遊戲,以一種輕鬆小品的方式遊玩。
Thumbnail
  如果沒有時間的限制,我們不會急著讓美好的事情如煙火般短暫綻放,會更願意讓一切慢火熬煮,一邊更認識彼此,一邊才逐漸走近。   我們也可以投入學習每一件有趣的事情,享受每個難能可貴的當下。由於我們不趕時間,所以不必擔心,可以更加專注與仔細,也有更多做得沒那麼好後,慢慢修改雕琢的空間。
  這款遊戲在玩的東西很簡單,用一句話來說就是「要貪還是要回?」,隨著探險隊的人數愈來愈少,只要一直前進,你就有可能得到愈來愈多寶石,相對的,如果你沒能來得及在崩塌之前回頭,身上累積再多寶石也會一下子變得一無所有。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