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是賦能工作還是搶走工作?我在工作中導入AI的使用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陣子看了很尊敬的大神程世嘉的影片:打造 AI 職場力。裡面的論點我很喜歡,所以我又看了另一部:【2023.5.20趨勢論壇】AI時代下的教育方向(專題對談:葉芷娟、曲博、程世嘉),雖然TA與主題都略有不同,不過大抵跟我自己運用 AI 工作的心得十分相似。這篇文章就來總結一下自己與 AI 協作的感想。

當然了,AI 還在飛快的發展,相信隨著新版推出心得也會不斷改變。到時候我們再回頭來看看。

AI 在工作上為我帶來的價值

需求分析和工時預估:chatGPT
客戶給的需求有時候非常簡略,但他們又需要我們提案要做多久,這時怎麼辦?一個「電商網站的會員功能」,可以很簡單也可以超複雜。而部分客戶來洽詢的時候有時根本就沒有預算,只是想先問問看預算水平參考參考。如果這時真的訪談與企劃做下去了,客戶後來發現太貴不想做(這種事很常發生),那前面的人工都是浪費。

所以我會請 chatGPT 根據設定好的條件先擬一版可能有的功能,再依照功能分別預估,原本要以數天計得工作可能一天就能完成。

文章寫作:chatGPT
上週我辦了場活動,活動後就要立刻給媒體補稿。但我手上還有一堆工作同時壓過來,怎麼辦呢?我設定了一些條件讓 chatGPT 寫,再行潤飾和調整文章元素,很快地就完成了稿件。
《延伸閱讀:善用 chatGPT 撰寫長文的5個訣竅

資料總結:claude
我最近拿到了幾百個的2024 趨勢報告。都是原文 PDF,每個 PDF 有百頁。如果我全部自己看,可能 2025 我都還解析不完。所以我索性全部丟上 claude 並請他總結給我,如果有看到有趣的項目,我才會打開原文來對照。

外文翻譯:Google Bard
只有這一項我沒有請 chatGPT 做,因為它翻譯出來的東西實在太詭異了。我常需要與英文系和日文系合作對象聯繫,若說 chatGPT 的英文寫作只是略生硬,日文寫作有時候就是亂掰了。

但這點不知為何在 bard 上就好多,明明兩個都是 openAI 體系的產品。bard 會幫我寫幾個版本,事後校稿的 loading 也明顯沒那麼繁重。

《延伸閱讀:亞洲新媒體峰會AI翻譯出包 曝資料庫1缺點》

總結 AI 對我工作上貢獻的有:

  • 縮短從 0 到 60 分的路程
  • 給我可能的選項幫助我動腦
  • 減少苦工

AI 時代工作者的必備技能

更扎實的專業

AI 不是設計來回答精確的問題,這點大家都知道。所以使用它的人=我是決策責任者。我必須花更多時間在校閱上,也更考驗我在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我還是常常會跟同事討論他給出來的結果,挑選適合我們的選項。

千萬別叫 AI 做重要決策。一個好的商業決策必然包含對市場的理解,而潛藏在市場深處的是對「人」這種複雜生物的掌握。如果用 AI 做重要決策,失敗了後面的科技巨頭可不會幫你負責。

更好的提問力

我從事 "connection" 的工作,連結人與組織、連結組織與組織,AI 雖能幫我把「苦工類」的工作減少,但是為了不要讓它產出派不上用場的答案,我必須更有邏輯地去規劃自己提問的方式。

像是我現在每次寫文章都會 AI SEO 關鍵字工具跑一下主題關鍵字,可是如果不夠精確,AI 就會抓錯方向。我想這不只是下 prompt 的能力,更是一種「提問力」。我要對自己、對客戶、對事情提出好的疑問,AI 才能真正幫上忙。

更細緻的溝通力

少了些繁雜工作,我就多了時間去思考如何做更好的溝通與觀察。人很複雜,每個決策都包含了邏輯與感性。我花更多時間在學習平衡兩者,並且試著讓自己在這兩塊上的綜合能力提升得更好。這也呼應到前面所說的「專業」與「提問」。

總結

我認為 AI 目前為止並沒有真的讓誰沒工作,但是它的確分擔了很多苦工類型的作業,譬如消化大量資料、重複的行動等等。但AI或多或少都成為「我們必須讓自己更成長」的推手,因為以前「做苦工」算是一種職場貢獻,畢竟事情就是得有人做,可現在也許不是了,而且苦工方面你拼不過它。

回到我開頭分享的兩段影片。我非常贊同講者 Sega 所說的,分擔掉雜事後,人類的價值是回來投注更多心力在面對面的關係。過去這或許是一種選項,隨著AI導入的成本降低,這成為我們一種不得不學習的技能。

總得來說,我不覺得 AI 會取代我,但我會很小心的在我身為人類可努力的領域更加努力,不要讓總價值輸給它。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6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找職場生存之道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o 的路上觀察手記的沙龍
24.4K會員
456內容數
一個好的品牌,不是被說明得多有用,而是被感受得很深刻。故事是最強大的行銷工具,它能建立情感連結、創造記憶、激發行動。我的專欄將聚焦在「Storytelling Strategy」,並分享我如何以故事為工具,協助品牌、協助人,打造值得記憶的體驗。
2025/03/30
一到公司就馬不停蹄開一整天的會,你連午餐都錯過了,卻只能抓幾顆零食塞進嘴裡維持能量,然後繼續一路加速到傍晚時分,直到你的眼睛再也睜不開為止。你的生活開始失控了。
2025/03/30
一到公司就馬不停蹄開一整天的會,你連午餐都錯過了,卻只能抓幾顆零食塞進嘴裡維持能量,然後繼續一路加速到傍晚時分,直到你的眼睛再也睜不開為止。你的生活開始失控了。
2024/07/13
本文分享幾種應對方式。
Thumbnail
2024/07/13
本文分享幾種應對方式。
Thumbnail
2024/02/25
昨天朋友問,他現在的職涯位階接下來是應該偏重硬技能還是發展軟實力?本篇來聊聊我的想法。
Thumbnail
2024/02/25
昨天朋友問,他現在的職涯位階接下來是應該偏重硬技能還是發展軟實力?本篇來聊聊我的想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標題討論 有位格友寫了篇"AI時代下我們需要具備的職能有哪些?",我覺得不錯,互動了一下,我想做一些更多說明,每個人會的東西當然越多越好,但也因為如此,不可能什麼都會,不需要有側重,才不會樣樣通,樣樣鬆。所以談"AI時代下我們需要具備的職能有哪些?"反而不如"如何利用AI良好的協助我們工作"來
Thumbnail
標題討論 有位格友寫了篇"AI時代下我們需要具備的職能有哪些?",我覺得不錯,互動了一下,我想做一些更多說明,每個人會的東西當然越多越好,但也因為如此,不可能什麼都會,不需要有側重,才不會樣樣通,樣樣鬆。所以談"AI時代下我們需要具備的職能有哪些?"反而不如"如何利用AI良好的協助我們工作"來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AI 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各個產業的發展,ChatGPT 的出現,加快了作家寫作的速度,加快了工程師寫程式的速度,世界正在快速的改變。許多人開始探究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 AI 取代,身為資料領域的工作者,我也開始在思考,當 AI 的能力不斷進化且遠遠超過人類時,在我的工作中有哪些任務交給 AI 會更
Thumbnail
AI 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各個產業的發展,ChatGPT 的出現,加快了作家寫作的速度,加快了工程師寫程式的速度,世界正在快速的改變。許多人開始探究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 AI 取代,身為資料領域的工作者,我也開始在思考,當 AI 的能力不斷進化且遠遠超過人類時,在我的工作中有哪些任務交給 AI 會更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