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在科技公司,女性的感情會特別好嗎?」
前幾天跟即將畢業的同事、同在軟體業的朋友,都聊到一個議題:科技公司裡,女性之間的互動。
同事說,在她的前一家公司,女主管很喜歡營造一種「雌競」的局面。朋友則說,她在跟跨部門的女性主管共事時,言語間不實會感受到一種特殊的張力,對方會放大檢視她和男性主管的互動方式,甚至對自己的資源高度保留,出現類似動物護食的行為,「好像在說,不要來踩我的地盤!」也有一些衝突發生在兩個女性之間,但雙方各自找男性主管討拍、尋求支持。什麼是「雌競」?
拿這個問題請教ChatGPT,得到以下定義:「雌競」是「雌性競爭」的簡稱,來源於生物學概念,但在社群語境中有特定含義。泛指女性之間為了爭奪資源(特別是男性關注)而產生的敵對互動。
例如:
- 在男性面前彼此互相踩低對方
- 明爭暗鬥、看似友善實則較勁
- 互相比拼男性主管比較賞識誰、誰是「比較好」的女人
要如何辨別衝突是雌競,還是一般職場競爭,我認為有幾個指標:
1.衝突裡有沒有「男主管偏好某種女性表現風格」的影響?
例如,「她就是太衝、太強勢」、「女生應該要比較會溝通」
2.雙方攻擊所使用的語言,有沒有落入性別刻板印象的框架?
例如,「她就是靠美色」、「她靠關係,老闆對女生比較好」
3.兩名女性之間發生的衝突,如果是兩個男性,會用同樣的方式演變、有相同的結局嗎?這一題我也請教了GPT,我覺得它的分析不錯:男工程師場域通常「專業競爭」氣氛更強,反而「人際維護」壓力比較低,場面撕破臉也會比較直接,但不太會落入「羞辱-情緒訴求」這種模式。
為什麼雌競現象會出現?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科技公司的女性太少,愈往上層愈少。這些很少的女性主管位置,又被侷限在特定的領域,例如人資、行政、行銷公關 (幾乎都是在企業裡被定位成是輔助性的角色)
這樣的結構,會使女性缺少心理安全感,要花更多的力氣才能被握有權力的人看見,而這些人又通常都是男性。有些男性甚至會刻意製造這樣的雌競情境,讓女性當他們政治鬥爭時的棋子。
成年職場男性之間並沒有「雄競」的說法,儘管他們會有自己的鄙視鏈,但他們比拼的目標是世俗的成就,而不是為了搶女生的注意力(那是理工科男大生層次的issue)。
我有一陣子很愛看美劇《荒唐分局》(Brooklyn99)。這部劇的場景是紐約布魯克林的99分局,分局有兩個女警,Amy一直覺得自己的案子都被派給別人,跟同為女警的Rosa吵架。
後來,兩人有個契機,對彼此說出真心話。大意是,Amy坦承自己是一堆手足當中排行最小的孩子,從小就要學習怎麼為自己爭取資源。Rosa對Amy說,我們不要再吵了,我們是這個職場上少數的女性,我們應該彼此支持。
我沒有天真到覺得女性一定會有姐妹情誼,彼此互挺。但下一次吵架的時候,或許自問:我講這句話是為了把事情做好,還是不小心在演出一場別人樂見的雌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