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一腳踏入試鏡的無底洞,久久找不到出來的方法。
在那個洞裡,我變得害怕試鏡,我害怕在別人面前說出名字、露出笑容,和交出真實情感。每次到試鏡間門口我都想要掉頭走掉,雖然最後都還是硬著頭皮進去,草率地做完幾秒的表演、倉惶離開,離開後立刻懊悔自己沒有把握機會、覺得自己不夠好。如果試鏡安排得很近,我又會把這樣的感覺帶到下一個試鏡間門口......累積成烏黑又厚重的雲掛在頭上。
是選角給反應嗎?是我沒有足夠的時間準備腳本嗎?是我的身體狀況不好嗎?是現場有其他的干擾嗎?是我把某個聲音看得太重要了嗎?——我試著客觀分析讓我對試鏡感到恐懼的原因,我也試著針對這些狀況寫下改善方法,做成打氣小卡給自己,每次試鏡前看一下。有幫助,但不多。我沒辦法歸零。焦慮和緊張掐著我不放,我能調整的幅度很小、感受的能力也有限。
哎呀,我肯定又讓發試鏡給我的工作人員失望了吧?
要休息嗎?要在演員這個身份上留職停薪嗎?我試著和自己深度對話,最後得到的結論是,如果沒有到危及身心健康的狀況,我能不能試著在不舒服裡頭多待一下?就當作實驗,至少可以知道在狀態不佳時能做到什麼程度,這樣的程度和我的「正常發揮」相差多少。都站上壘包了,沒有不揮棒的道理;沒敲出安打,至少也學到可以修正的範圍。
(註:如有難以調適的身心狀況,請尋求專業的協助。本篇文章並非鼓勵超越自己的極限危害身心健康。)
在這段嘗試的期間裡,我能接受我拿出不盡人意的表演嗎?好,我試試看。果不其然,還是撞牆和覺得無力,還是很想落跑。為了練習試鏡,我也開始把履歷丟給學生劇組,回到以前熟悉的場域裡,會不會比較放鬆呢?
「颱風就要來了。」我說出經典的試鏡台詞。我有感覺到颱風要來了嗎?我有感覺到潮濕的空氣嗎?我有擔心什麼事情嗎?坦白說,沒有。講完我有想落跑嗎?也沒有。走出試鏡間時,我知道我應該不會拿到這個角色,但看著日落時分灑在草地上的斜陽,我突然覺得沒關係、我回到陽光下了。我本來就不是為了把自己塞進某個角色來試鏡的,我只是來提供一種可能。
我不用對自己做出的選擇還有我是誰感到害怕。
就在這場試鏡的兩個月後,我通過了改變人生的一場線上試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