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新人資訊是什麼東東?五年前我離開了,在企業中吃大鍋飯的日子,鎮公所不讓我加健保,阿不是全民健保嗎?我失去工作已經很可憐了,還這樣排擠我!說是什麼配偶有工作就不能,真是奇怪。一怒之下 (卑微的人有什麼怒的權利?只有怒吃,怒甩,怒開公司,...),就自己成立一家公司,幫自己投保了。那時覺得擁有一家公司,是一件蠻酷的事。
五年來這家公司的唯一業務就是「軟體研發」,沒燒什麼錢就只是燃燒我的熱情,畢竟在軟體業 20 幾年,很想證明自己擁有一點專業,而不只是公司給予的暫時光環。拔掉頭銜後勇敢挑戰自己,剩下多少斤兩啊?五年來玩了許多資料分析技術,IOT 架構,arduino 開發板的應用,雲端平台的管理,iOS App 的開發,...,真的有派上用場的,是管理自身投資交易的相關軟體,有資料庫有網站。曾經試用一下 Facebook 送的 500 元廣告額度,竟然被留言酸是詐騙!投資相關的工具市場,真是太混亂了啊,沒辦法玩。
幾乎所有的投資或交易的相關工具或課程,都被定位為一個簡單粗暴的目的,就是幫使用者賺錢。所以那道心裡的門檻就很難跨越了:我自己若沒有暴富,憑什麼要使用者相信我的工具?所以我也暫時不敢妄想去賣軟體,唯一專注就是自己的交易,因為這些軟體若真的能讓我交易做得好,還怕什麼公司這小小的開銷?自給自足沒那麼難,多繳一些健保費不會不開心,就這樣用肉身衝撞險惡的市場,一年過一年。金融交易是「濃縮版」的商業世界,有 XX 一天,人間一年,這種說法。在近幾年的體驗中,漸漸心態比較強健了,對損益的態度比較坦然,這應該是一種進步吧。若不曾賺過錢,隨著資產的縮水流失,對損益斤斤計較的程度只會提高,說強健表示曾經賺過一些錢,後又吐回去,而吐回的水準不至於死,大概是這種情形。很慶幸我還活在金融市場的驚滔駭浪中,還是沒有暴富,但對行船在海上的信心和能力應該有增長一點了。每次的回吐,在痛苦的剝奪感中堅持站起來,檢討再出發。在無限賽局中,虧損並不可恥,「ㄙㄞˋ到」而不自覺的自我膨脹,危害反而比較大,只有永遠的向前看,至死方休。向前看有希望,但肯定伴隨著風險,老船長不見得駕駛技術更好,但風險控管的意識和能力,應該會比較好,單純比績效是沒有意義的,尤其是相對短的時間,「穩定和維持」是長久生存更重要的課題。
所以,我從所開發的眾多功能中,抽取出最核心的必要功能,不管長線,短線,價值,波段,都要面對的,就是風險管理相關的項目,包裝成第一套產品「精明管家-風險部位管理系統」。經歷了市場定位,功能的定義,軟體打包,說明文件,文案製作,等過程,已經可以正式上架了,邀請朋友們試用看看,給小弟一個服務的機會。藉著此系統的功能,讓風險管理有機會從空洞的概念,走到具體的做法。
若你擁有富邦證券帳戶,本系統是為你製作;若你有還有富邦期貨帳戶,更能享受本系統優勢,因為跨期現貨管理,並非簡單的工作,在現在個股期貨市場熱絡的時代,不好好利用真是太可惜了。另外因個人因緣際會和習慣,也有支援玉山證券現貨帳戶,若你剛好有這三個帳戶,就完美發揮出最佳效益。有許多原因讓我們需要使用多帳戶,但我們不希望多帳戶造成管理上的困擾,此系統已幫我達到。
開始
今天我把自己當成是一個首次接觸的外人,查閱了說明文件,了解了系統目的和功能,覺得還不錯,決定下載試用。準備了任何一台 Mac or Windows 電腦,把軟體解壓縮到一個目錄,再依照說明放入:
- 授權檔 license.dat
- 富邦帳戶設定和憑證檔 .env,xx.pfx
- 玉山帳戶設定和憑證檔 config.ini,xx.p12
看起來是這樣 (這是 windows 的例子,mac 類似):

點兩下 RiskManager.exe,稍等 10 秒左右,就跳出主視窗了:

點擊 RiskManager 按鈕就進到主要的功能畫面了 (這是 mac 舉例,按鈕好看一些):

報價,庫存,掛單,和交易紀錄都可即時取得,但不同於一般看盤畫面會自己在那閃爍,軟體在設計時注入許多巧思,為了節省不必要的頻寬和運算資源,認為不需要在人沒有看螢幕時還持續更新。操盤並不是死死盯著,若真如此,那人生還有點乏味。行情在跑,還是可以邊做家事,邊上網,看資料,研究,學習,甚至追劇,玩遊戲都可,一段時間再回來,頻率取決於自己的操作策略。回來時按一下「1. 行情快照」,系統回應取得兩千多檔股票的即時報價,連同時間戳記。再按「2. 庫存查詢」,三個帳戶的庫存乖乖的排排站並加總,若當天有進出會顯示在「盤中」欄位。之後再按下「3. 帳戶現況」,系統會計算當前即時的期貨權益,期貨保證金剩多少,三帳戶市值多少,總曝險多少,現金帳戶剩多少 (會包含待交割金額),和最重要的「總資產淨值」,以此為分母就得到槓桿倍數。簡直是...太強了啦!哈哈自己都忍不住歡呼一下。市面上有這種軟體嗎?以下是點選其中一隻標的的狀況,日 K 線伴隨著交易紀錄:

交易決策前,很重要的就是要在心理上勾稽到「上一次」或之前的一系列的交易紀錄,此軟體幫你都抓出來了,三個帳戶一視同仁。有沒有發現,上面一口小創意,市值 12 萬多?券商軟體少有告訴你這些的,若有也不會幫你加總,讓你無視風險!其實真的有點惡劣。他們也許只關心,哪一天你爆倉,保證金不足時,幹快幫你砍一砍,不會造成公司的損害就好了!自己風險必須自己顧。下單功能也有,以我的經驗,真正要下單時可能還要看五檔掛單,本系統就不去做那麼吃力不討好的事了,配合手機下單,以我的畫面監控整體安全狀況,這就是典型滑順的應用情境,像這樣 (情境照,取自 Pixabay):

待操作熟悉之後,我也有下單功能,後續再說。此外,還有一個「4. 結構分析」按鈕,會分析計算整個 Portfolio 的 Std and Beta,文件中已詳述。此計算需要抓取每一個標的的歷史資料,每一支其實在當天,它的值是不會變的,因此系統用了很聰明的 cache 機制。像上面當你點選創意這個標的時,有發現它的 Beta and Std 就亮起來存好了,這樣在結構分析時就不用重抓重算了,可以在本地資料夾中發現 cache 資料夾,裡面有各標的半年來收盤價資料,使用者也可以拿去運用。
最後還有一個「5. 日結算」,把當天的所有重要資料記錄下來,過一段時間就可以觀察各種趨勢,最重要的就是,整體的淨值有沒有增長啊!這比流水帳的交易紀錄重要得多。圖畫美不美麗不是最重要,是綠色柱子有沒以越來越高啊?以下例子是本人最近績效不彰,綠柱有點倒縮,這心裡障礙前面已經說過了,不管個人策略或損益如何,無損於風險控管的需求,這些努力和軟體功能都值得肯定。

以上試用產品流程成功,體驗良好。邀請您也來試試看。以下文案請幫忙轉給有需要的人:

謝謝。鞠躬。
Newman 2025/8/13
導覽頁:精明管家
技術議題有興趣者,也可關注這兒:紐曼的技術筆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