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癌症訊號,阿斯匹靈或能幫大忙!💊 《科學》揭示癌症早期篩檢新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血液裡的隱藏訊號:ctDNA 是什麼?】

我們的身體每天都有細胞更新,也會有細胞自然死亡。當細胞死亡或破裂,內部的 DNA 片段 就會釋放到血液中,這些稱為 循環游離 DNA(cfDNA)

🔹 如果這些 DNA 來自癌細胞,就被稱為 循環腫瘤 DNA(ctDNA)

📊 ctDNA 是近十年來癌症早期篩檢和監測的熱門方向:只要抽一管血,就可能檢測出腫瘤的存在。

問題在於:⚠️ ctDNA 在血液中含量極低,尤其在腫瘤還很小的時候,要準確捕捉訊號非常困難。 👉 因此,如何「放大」或「富集」這些微弱訊號,就成了癌症早篩的關鍵挑戰。


【血小板的意外發現:不只是凝血,還是 DNA 收集器】

最新發表在《Science》的牛津大學研究,指出我們血液裡常見的 血小板(platelets),其實天然就能「捕獲」DNA!

  • 血小板本來的功能:主要是 止血、修復血管,與凝血系統相關,而且沒有細胞核。
  • 新發現:血小板內部竟然含有比預期更多的 DNA,這些 DNA 不是自身粒線體的遺傳物質,而是「吸收」自血液循環的外來 DNA,包括腫瘤釋放的片段。

換句話說,血小板可能是一個天然的 DNA 富集倉庫,比傳統液體切片(僅檢測血漿 cfDNA)更有效率地保存腫瘤訊號。


【血小板如何捕捉 DNA?機制解析】

研究團隊進一步解析了捕捉途徑:

  • 細胞外囊泡(EVs)路徑 : 癌細胞或凋亡細胞會釋放攜帶 DNA 的 EVs。 血小板表面的受體能識別這些囊泡,並透過 dynamin 介導的內吞作用 把它們吞入,將 DNA 儲存在膜包裹的小囊泡中,避免被降解。
  • 直接攝取裸露 DNA : 研究者將人工合成的 DNA 片段(128~657 bp)加入血液,結果發現血小板也能直接吸收這些 DNA,不需要囊泡保護。

📊 動物實驗進一步證實:當去除血小板後,血漿中的游離 DNA 濃度上升,意味著血小板確實平常就「收走」了大量 DNA。


【阿斯匹靈的加乘作用:讓血小板收更多 DNA】

更令人驚訝的是,研究團隊發現我們日常常見的 阿斯匹靈(Aspirin),可以讓血小板的 DNA 收集效率更高。

機制解析: 阿斯匹靈會抑制血小板的活化 → 減少 DNA 釋放 → 使更多 DNA 被保留在血小板內部。

📊 實驗數據:

阿斯匹靈處理過的血小板,內部 DNA 含量比對照組高 40%。在大腸癌小鼠模型中,阿斯匹靈組的血小板 DNA 檢測腫瘤突變的比例更高。

此外,若與 BTK 抑制劑(例如伊布替尼,ibrutinib)合併,還能進一步加強 DNA 的保留效果。


【臨床應用前景:癌症早篩與疾病監測新方向】

這一系列發現,可能為癌症診斷帶來突破:

  • 早期檢測:血小板比血漿更有效率地保存腫瘤 DNA,能在腫瘤還很小的時候就被檢出。
  • 精準監測:血小板 DNA 的突變檢出率高於傳統 cfDNA,未來或可用來監測治療反應或復發風險。
  • 治療輔助:像阿斯匹靈這樣的常見藥物,可能被重新賦予「增強生物標記檢測」的新角色。

【總結】

🧬 牛津大學團隊發現:血小板其實是「天然的 DNA 收集器」,能捕捉癌細胞釋放的 DNA,並將其保存下來。 💊 常見藥物阿斯匹靈,竟能進一步增強這種收集功能,讓癌症早期訊號更容易被檢測到。 ✨ 這項研究或許能改變癌症早篩與監測策略,讓「抽一管血」就能偵測癌症的未來更快實現。

---

參考資料:

  1. 公司官網&公開資料
  2. Platelets sequester extracellular DNA, capturing tumor-derived and free fetal DNA. Science (2025). DOI: 10.1126/science.adp397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藥時事 Drugnews
114會員
99內容數
歡迎加入 100+ 醫藥菁英圈 在這邊我們分享最深度的醫藥行業 投資分析 以及我們對未來醫藥行業的看法
藥時事 Drugnews的其他內容
2025/08/25
【斑禿(Alopecia Areata, AA):沉默卻巨大的心理創傷】 斑禿是一種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錯把毛囊當敵人」,攻擊毛囊導致大量脫髮。 重度斑禿患者頭皮毛髮覆蓋率常低於 20%,外觀改變帶來極大心理壓力,影響自信、人際甚至工作。 過去治療選擇有限,多以免疫抑制劑或類
Thumbnail
2025/08/25
【斑禿(Alopecia Areata, AA):沉默卻巨大的心理創傷】 斑禿是一種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錯把毛囊當敵人」,攻擊毛囊導致大量脫髮。 重度斑禿患者頭皮毛髮覆蓋率常低於 20%,外觀改變帶來極大心理壓力,影響自信、人際甚至工作。 過去治療選擇有限,多以免疫抑制劑或類
Thumbnail
2025/08/25
每一款創新藥商業層面的大獲成功,似乎都離不開臨床價值的系統性重建。 全球首個 Nectin-4 ADC 藥物 Padcev(enfortumab vedotin),就是如此。 Padcev 已經成了 Pfizer 腫瘤業務板塊成長勢頭最猛的藥物之一,2025 年上半年銷售額接近 10 億美元,年
Thumbnail
2025/08/25
每一款創新藥商業層面的大獲成功,似乎都離不開臨床價值的系統性重建。 全球首個 Nectin-4 ADC 藥物 Padcev(enfortumab vedotin),就是如此。 Padcev 已經成了 Pfizer 腫瘤業務板塊成長勢頭最猛的藥物之一,2025 年上半年銷售額接近 10 億美元,年
Thumbnail
2025/08/24
營收成長超 250%,這家納斯達克上市的印度企業攻克心胸外科機器人手術難題! 2025 年 7 月 19 日,印度外科醫師、SS Innovations 創辦人 Sudhir Srivastava 博士透過主控台遠端操控多支機械手臂,跨越洲際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機器人心臟遠距手術,一舉躍上全球醫療科技
Thumbnail
2025/08/24
營收成長超 250%,這家納斯達克上市的印度企業攻克心胸外科機器人手術難題! 2025 年 7 月 19 日,印度外科醫師、SS Innovations 創辦人 Sudhir Srivastava 博士透過主控台遠端操控多支機械手臂,跨越洲際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機器人心臟遠距手術,一舉躍上全球醫療科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組合的出現,讓原本許多瀕臨絕境的肝癌晚期患者又再找到一線生機,甚至是原本肝癌多處轉移、破裂、復發等較致命的情況,都有機會控制到癌指數完全正常!」薛冠群醫師說。
Thumbnail
「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組合的出現,讓原本許多瀕臨絕境的肝癌晚期患者又再找到一線生機,甚至是原本肝癌多處轉移、破裂、復發等較致命的情況,都有機會控制到癌指數完全正常!」薛冠群醫師說。
Thumbnail
為檢查癌細胞是否有轉移到骨頭,需要注射核醫藥物才能進行的骨頭掃描是第一次。第一次被告知,早上注射後下午才能檢查;第一次被告知注射後,因身體已有輻射,所以不能靠近孕婦和一歲以內的小孩。
Thumbnail
為檢查癌細胞是否有轉移到骨頭,需要注射核醫藥物才能進行的骨頭掃描是第一次。第一次被告知,早上注射後下午才能檢查;第一次被告知注射後,因身體已有輻射,所以不能靠近孕婦和一歲以內的小孩。
Thumbnail
如果沒有人記錯...醫院還有遺傳鑑定的項目可以做喔,啾咪 (但通常來做這項的,整團都很低氣壓...)
Thumbnail
如果沒有人記錯...醫院還有遺傳鑑定的項目可以做喔,啾咪 (但通常來做這項的,整團都很低氣壓...)
Thumbnail
小艾科普|細胞治療|Cell Therapy|幹細胞|stem cell|美國基因與細胞治療學會(ASGCT)
Thumbnail
小艾科普|細胞治療|Cell Therapy|幹細胞|stem cell|美國基因與細胞治療學會(ASGCT)
Thumbnail
一名晚期肺腺癌的病友,三年前確診時即有骨頭和淋巴腺的轉移,肺部也有好幾處腫瘤,在初步基因分析裡,並未找到基因突變,開始使用化學治療,中間也嘗試雙免疫治療。
Thumbnail
一名晚期肺腺癌的病友,三年前確診時即有骨頭和淋巴腺的轉移,肺部也有好幾處腫瘤,在初步基因分析裡,並未找到基因突變,開始使用化學治療,中間也嘗試雙免疫治療。
Thumbnail
一名確診晚期肺癌的50多歲男性,在進行一般的基因檢測時並沒有找到突變基因,病程也加速惡化,全身嚴重浮腫。
Thumbnail
一名確診晚期肺癌的50多歲男性,在進行一般的基因檢測時並沒有找到突變基因,病程也加速惡化,全身嚴重浮腫。
Thumbnail
一名晚期肺腺癌的病友,三年前確診時即有骨頭和淋巴腺的轉移,肺部也有好幾處腫瘤,在初步基因分析裡,並未找到基因突變,開始使用化學治療,中間也嘗試雙免疫治療。
Thumbnail
一名晚期肺腺癌的病友,三年前確診時即有骨頭和淋巴腺的轉移,肺部也有好幾處腫瘤,在初步基因分析裡,並未找到基因突變,開始使用化學治療,中間也嘗試雙免疫治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