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藝股長到交通服務隊,升高一的忙碌暑假,教會我「放手」才能看見孩子的無限可能
她的行事曆,比我還精彩
少女這個暑假,其實過得比我想像中還要充實,不!是忙碌到有點讓我目瞪口呆的程度。
八月暑期輔導開始高一的新生訓練,同時學校也規劃讓孩子選擇校園服務隊、升學適性發展等意願調查。結果我發現,她暑期輔導課程期間,還自己主動報名了:
- 交通服務隊
- 校園服務志工
- 當上班級的學藝股長
- 還加碼兼任音樂小老師
她回家後一邊念書,偶爾嘆一句:「怎麼高中好像比國中還累啊⋯⋯」

我聽著,一邊感到欣慰,一邊也告訴她:「我覺得妳高一比我當年高一還厲害耶!」
該提醒她少接點事嗎?
我知道高中為了升學,加上各種不同的升學方式,真的會又忙又累。其實,我幾次差點衝口而出:「妳是不是接太多了?不要搞得自己太累好嗎?」
但我停住了。
因為我知道,這些選擇,不是我安排給她的,而是她自己想要的嘗試與參與。 這些「看起來很忙」的身份,其實是在幫助她建立起「我也可以負責任」的信念。
放手,不是不管,而是不搶走她的成長空間
過去我認為「為了孩子好」,就是提醒、安排、幫她做出更好的選擇。
但我慢慢明白,真正的放手,是信任她的選擇,即使那個選擇看起來不夠穩妥。
她可能會累、會抱怨、甚至後悔自己接太多責任,但那些感受,本身就是她正在長大的證明。
如果我總替她提前躲過那些撞牆時刻,她就永遠學不會「怎麼從忙碌與疲累裡重新調整、從責任中找出節奏」。
正念不是教我不擔心,而是教我怎麼不插手
我仍然會擔心。
會在她說「我今天有點累」時,心裡翻滾:「是不是要幫她請假?要不要幫她跟老師溝通一下?」
但我告訴自己:「停一下,先聽她怎麼說完。」
正念教會我,不是馬上「處理情緒」,而是先看見它,陪它待一下。
而這次,我選擇這樣陪著她─不是指導,不是代勞,不插手,而是安靜在旁,聽她練習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
她在學著安排自己的人生,我也在學著:不搶、不快、不替
我發現,當我不急著回應,她反而更容易說出真心話;
當我不急著建議,她反而會自己梳理出理想的答案。
青春期的火藥味,在我家淡了一些。
她說:「我覺得交通隊滿好玩的,雖然要練習的時候還是會很累很緊張。」 我笑著回她:「緊張代表妳在乎,也代表妳在努力。」
給正走在放手路上的家長們
不管幾歲的孩子,開始願意自己嘗試,就是最美的開始。
他們會累、會猶豫、會跌倒,但我們也可以選擇不當拯救者,而是成為陪伴支持者。
只要我們的心夠穩,就能讓他們在探索的路上,知道無論成功或跌倒,我們永遠是那個靜靜在身後的溫暖風景。
我與少女互動的小Tips
Tips1:什麼是正向溝通?
正向溝通是一種不急著批評或控制的對話方式,先傾聽孩子的感受,再給予支持,讓孩子能在安全氛圍中表達真心話。
Tips2:父母該如何在孩子升高中時練習放手?
先觀察,不急著插手。當孩子願意嘗試各種角色時,陪他們走一段路,讓責任感和調整力在實踐中自然成長。
Tips3:放手會不會讓孩子吃苦或失敗?
會,但這正是成長的養分。適度放手讓孩子學習從累與錯誤中調整,父母在旁支持與陪伴,就是最穩定的後盾。
互動邀請區
妳也曾經在孩子人生的轉折期裡,忍住不出手,默默觀察嗎?
又或是妳也曾陷入「我是不是該幫點什麼」的糾結?
留言跟我分享你們的故事吧。
也歡迎妳把這篇文章分享給身邊正在陪孩子升高中的爸媽們, 讓我們一起成為「不急著介入,但始終在場」的Boss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