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是緣,結果是孽;但轉念之後,它也能成為「解」
那晚,一位讀者深夜私訊我。
「我是不是中了什麼邪?為什麼我明明知道他不好,卻還是放不下?」
我回問她:「你覺得你放不下的是他,還是你對自己的埋怨?」
她沉默了很久,回了五個字:
「可能都有吧。」
我們以為所謂「孽緣」,是對方多傷人、對我們有多壞。
其實最深的孽,是你明知道自己難過,卻還是選擇留下。
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不甘心」與「不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
你一直想從那個人身上,拿回什麼:
一個解釋、一句道歉、一次肯定。
但每一次,他都沒給你。
你卻還是等,像等一通永遠不響的簡訊。
孽緣,是「感情裡的過度消費」
佛說:惑生業,業招苦,苦復生惑。
你越得不到,越想要。 你越不甘心,越離不開。 情執如火,燒盡的不只是關係,還有自我價值感。
這就像一張情感的信用卡,你刷得太多,沒能力還了,還要繼續借高利貸,只為留住一場其實早該結束的關係。
這種愛不是深情,是自損。
你不是愛對方,你是怕面對「沒有人可愛」的自己。
道家怎麼說?
道家不談「錯」,談「偏」。
孽緣不是報應,而是你走偏了自己的氣場。
你硬要一條不通的路變通,硬要一個不愛你的人留下, 那不是命不好,是你「執」。
執什麼?
執著於改變別人,執著於證明自己不被拋下。 這些執念,一層一層卡住你的氣,也讓你越愛越累。
道家說:「執則不通,逆則成病。」
一段讓我記得很久的對話
有位來問命的男生說:
「她跟我說了很多次分手,但我還是希望她會回來,因為我改了,真的改了。」
我問他:「你改了,是為了她,還是為了你自己?」
他楞住。
「如果是為了她,當她還是不回來,你會不會又怪她?」
「但如果你是為了你自己,那她回不回來,就都無所謂了。」
他沒說話,只是一直點頭。
青玄・風言風語:
孽緣,是命運給你的最後一堂情感必修課。
它不教你怎麼愛人,它教你怎麼別再勉強自己。
很多人問我,這段感情是不是「命中註定的錯」。
我說,不是錯,是「沒學會就會一直遇到的考題」。
你不想交白卷,就得學會看懂這題在問什麼。
有些人,不是來陪你走到底的,
他只是把你推進一面鏡子,讓你不得不看清自己曾經忽略的部分。
你可能會哭、會崩潰,會說自己再也不要相信愛情。
但當你哪天願意溫柔地回頭看, 你會發現:你其實沒有被傷害得那麼重,只是那時你忘了自己有多值得。
佛說:放下不是不愛,是不再苦。
道說:愛若執,就失了道。 願你最終能在愛裡清醒,在離開中成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