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試過嗎?一覺醒來,感到渾身不對勁——靈感全失、專注力為零,前一天還充滿希望的項目,今天看起來像個天大的錯誤。
在一人創業的世界裡,低潮日(Bad Day)的影響是指數級的。因為你就是首席執行官、創意總監和清潔工。當你情緒低落時,整個業務都會停擺。
但成功的人並不躲避低潮日,他們學會了利用它們。他們將這些日子視為必要的訊號:是時候重設、反思和建立更強大的心態了。以下是成功的一人創業家在低潮日裡會做,但大多數人從未想過的 8 件事:
策略一:思維的切換與抽離
當壓力來襲時,我們很容易「鑽牛角尖」。成功的創業者學會了主動切換視角。
1. 放大格局,而非螺旋式內縮(Zoom Out)
當客戶抱怨、或啟動計劃失敗時,你的本能是放大問題。
成功創業者會問:「這件事在一個月後、一年後還會重要嗎?」
這種「放大格局」的思維,能讓你立刻將問題從「危機」降級為「小插曲」,重新啟動大腦中負責理性思考的區域。
2. 分離身份與結果(Detach Identity)
將你的價值與業務結果分開。你搞砸了一個項目,並不代表你是個「失敗者」。
成功創業者知道:失敗只是回饋(Feedback),而不是對身份的判斷。當你停止將自我價值依附於每一次輸贏,低潮日對你的傷害就會大大減輕。
策略二:行動的慣性與紀律
在低潮日裡,動機(Motivation)是不可靠的。你需要依靠慣性和結構來推動業務。
3. 創造慣性,而非追逐動機(Create Momentum)
不要等著感覺「準備好了」才開始工作。動機是情緒化的,但行動可以創造動機。
成功創業者會做:降低標準。目標不是「完成一篇完美的文章」,而是「寫下開頭的兩句話」;不是「完成複雜的報表」,而是「回覆一封電郵」。一旦開始,慣性自然會推著你前進。
4. 情感失靈時,依賴結構(Lean on Structure)
情緒起伏時,紀律永遠勝過情感。
成功創業者會做:遵守你預先設計好的系統。無論是固定的早上 30 分鐘工作流程、固定的冥想時間,還是固定的午餐時間。讓你的常規成為你的安全網,它會在你失去方向時,將你帶回正軌。
策略三:自我對話與學習
你與自己的對話,決定了你從低潮中恢復的速度。
5. 對自己說話像朋友,而非批評家(Talk Like a Friend)
大多數人在低潮時對自己說的話,絕對不會對他們最好的朋友說出口。
成功創業者會實踐:自我疏離(Self-Distancing),即像對待另一個人一樣對自己說話:「深吸一口氣,[你的名字],這不是世界末日。」這種溫和的語氣能有效降低焦慮,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6. 提問「如何學習」,而非「為何是我?」(Ask Better Questions)
「為什麼這種爛事總發生在我身上?」這種問題只會導向自憐。
成功創業者會問:「這個情況想教我什麼?」「我從中得到了哪些寶貴的數據?」
將痛苦轉化為資訊,將沮喪轉化為有用的回饋。每一個障礙都帶著你需要成長的資訊。
策略四:回歸與聚焦控制點
當你感覺失控時,你的身體和你的焦點就是你最後的防線。
7. 與你的身體重新連接(Reconnect with Body)
壓力來臨時,我們很容易陷入過度思考,忽略身體發出的信號(呼吸淺、肩膀緊繃)。
成功創業者會做:即使只花 5 分鐘,進行有意識的深呼吸、拉伸,或只是站起來走走。讓身體的運動來調節你的神經系統,這是最快讓你「回到當下」的方法。
8. 重新聚焦在「可控制」的範圍(Focus on Control)
在所有反思、同理心和視角切換之後,最終要回歸現實。
成功創業者會問:「我現在能控制什麼?」
你無法控制客戶的決定、市場的波動或隨機的壞運氣。但你可以控制你的努力、你的反應和你的下一個行動。專注於一個微小的、可實現的下一步,用行動重新奪回掌控感。
總結:低潮日是你的訓練場
低潮日不是要你逃避,而是要你帶著覺知、同理心和實用性去面對它。
成功不是關於擁有完美的狀態,而是關於在狀態不好時,你仍然有一套可靠的系統將你帶回戰場。當你學會明智地處理低潮日,它們就會成為你韌性和創造力的巨大來源。
—
準備好嘅話,歡迎 join 埋我哋一齊玩!我係 Kevin,連續創業者,呢個係我嘅創業修行筆記📝。每日我會分享我嘅創業心得同埋挑戰,希望可以同大家一齊行,一齊玩,一齊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