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明確,積極有計畫,卻有所猶豫的 A 先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我想請您幫我看一下履歷。」A先生一坐下就這麼說,一邊從資料夾拿出他的履歷表。

「全英啊...」我笑了一下,畢竟英文這項技能,我可沒有好到哪裡去。

「嗯,可以嗎?」A先生禮貌笑了一下。

「我看一下!」履歷上寫著A先生的過去經歷,以及想應徵的職缺。


「職缺寫了兩種,我會建議拆成兩份,更專注一種應徵職務的內容,不要寫綜合版。畢竟,您應該也不會拿著這份去投遞所有的職缺吧?況且,找人的主管很忙,每份簡歷或許只有不到20秒,你放了他不在意的另一份職缺內容,對他來說就像雜訊一樣,甚至會給人目標不明確的感覺。」我給出的建議大致是這樣。


接著,我們小聊了一下換工作的考量與未來方向。我對每位求職者都會聊這塊,畢竟如果方向不明確,任何決策都是空乏的。


A 先生的未來發展規劃路徑其實蠻好的,自己已經清楚想過一輪,從廣度、深度、想怎麼做,甚至還與相關產業的高管聊過,可以說是非常積極,沒有什麼問題。


「我覺得...您對自己未來的規劃都蠻好的,沒有太大的問題,那麼除了履歷內容,您想諮詢的是什麼呢?」我得說真話,A先生的產業並不是我的專長,我無法用該業界的角度去協助審視職能,也無法用個人的觀點去給該產業專業的建議。


「嗯...我...我不太確定,我離開原本的產業到目前產業,連那位高管都說這很跳,不確定我能不能談到預期薪資...」一開始的那種自信感,這時候出現了一點猶豫,我想,這才是A先生真正想諮詢的問題。


「請問您為什麼想從執行角色轉為統籌角色呢?原本的工作,您做起來是喜歡的嗎?」許多人看待工作,僅視為收入來源,但我想拿掉這層,更深入探討A先生真實的想法,從變因單純的情況下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相對來說會容易得多,其他的,再一步一步來探究。


「是喜歡的。」A先生並沒有想太久,回答也和我預想的一樣。

「嗯,那轉統籌角色的理由是什麼呢?」

「我想再往上去看到更廣的視野,其實我在目前公司裡負責的案子就有跨單位溝通,所以我想回原本產業,然後又能做跨單位和資源調度等等的工作。只是我怕這邊累積的經驗,原產業不一定可以用...」

「其實,我倒覺得您是很有優勢的。」

「真的嗎?」

「在職能裡面,其實又有分成硬實力和軟實力,所謂的硬實力,就是技術面上你會些什麼,而軟實力則是在溝通或團隊合作這塊。雖然我和您的產業不同,但我想軟實力這點絕對是可以通用的。在我的行業裡面,像我這樣職稱的工作者是來自各式各樣的領域,心理、商業、金融,甚至我自己是服裝,反正各種來歷我們都接納,因為不同背景就有不同角度;在您的行業,相對我們來說會有一定的門檻,可能必須是相關科系,否則太多術語名詞,非相關科系小白很難跨過去,所以這點您已經能夠少去大半的競爭者,已經有這方面的相關經歷。而您在不同產業中累積的是不同觀點與軟實力,能幫助您為公司帶來不同的價值。所以,我認為您就去投遞履歷,大概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我懂意思了,我懂你說的!」

「嗯,我想這部分您應該都想清楚了,接下來如果您要挑戰統籌資源與跨單位溝通,對待您曾經待過的職務工作者,會很容易,因為您能說他們理解的話,溝通上並不會遇到障礙。」

「喔!對欸!因為我能講他們懂的!」

「沒錯!一般統籌調度者如果沒有待過執行單位,溝通不一定有您順暢,這就是您的優勢。」

「好像是這樣!」

「您會遇到的問題,可能會是如何去調度那些資歷比您深、學歷遠高過您的同事,例如OO(職名),可能每個都有兩三個海外博士學位,或是資歷超厚的。」

「阿哈哈,真的~」

「是吧!這才是您未來可能遇到的問題,怎麼讓那些非常厲害的同事替您工作,為您達成任務目標。」

「是欸...」A先生看起來像是回憶起些什麼。


「那我想再問,中高階主管的履歷應該怎麼寫?」

「中高階主管的履歷啊...」嗯,好問題,我不是中高階主管,我哪知道他們都怎麼寫 XD

「我只能跟您說,這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並不存在固定的格式,告訴您一般職員長這樣、中階長這樣、高階又應該長什麼樣...如果有標準答案,那大家都寫高階就好了,為什麼要寫一般職員版?」

「啊...說的也是...」

「每家公司的準則也不同,有些公司是慢慢升職等上去,這種或許就不存在履歷這回事。」我突然想起了過去經歷中,幾間公司的做法。


A先生眼神稍微黯淡了些。

「其實,你可以在面試的時候問。」

「可以問?」

「嗯,你可以嘗試詢問公司的升遷制度,有些公司可能會以每年績效考核來評等,或是你完成哪些大案子、為公司帶來什麼樣的成長或成效,甚至是參與主管培訓計畫,許多大公司都會有這樣的管道喔!」

「喔?」A先生眼神又亮起來。

「在面試時詢問這些,也能展現您的企圖心與積極度!所以面試的時候可以問這些,這也能幫助您更了解那間公司。」

「好!」隔壁的計時器響起,我們也剩下一分鐘左右的時間。

「那,我沒有其他問題了!真的很謝謝你!」

「不會喔!祝您求職順利!」


--


A先生想求職的領域與老公相同,幸好平常就常跟老公一起分享職場大小事,面對完全不熟悉的領域,還能聊上幾句。A先生對於一個完全不同領域的人居然能懂一點點名詞或產業現況或許會感到很神奇,但我一點都不厲害,只是現學現賣而已。


祝福這位優秀又有目標的A先生,我相信他肯定能順利找到喜歡的工作的!

(內文已盡可能刪減職缺與產業敏感字或相關訊息,請大家毋須揣測當事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宅女文青的生活廢文
15會員
138內容數
我想藉由文字創作,記錄下我這一路在人生與職場上的跌跌撞撞、自我成長與心路歷程、生活觀點,期許不平順的道路,在我走過之後,分享給其他一同在這條路上的旅者,讓這條道路走起來能更順遂一些!
2024/08/29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常讓人容易迷失方向,看清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才能走得久、走得遠。
Thumbnail
2024/08/29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常讓人容易迷失方向,看清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才能走得久、走得遠。
Thumbnail
2024/08/23
偶爾會遇到不熟悉領域的求職者來諮詢,雖然無法幫上很大的忙,但不同領域卻還是有可以通用的思維習慣!
Thumbnail
2024/08/23
偶爾會遇到不熟悉領域的求職者來諮詢,雖然無法幫上很大的忙,但不同領域卻還是有可以通用的思維習慣!
Thumbnail
2024/08/16
優秀的人,眼裡總有光。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並且付諸行動去追尋,整個宇宙都會一起來幫忙的!
Thumbnail
2024/08/16
優秀的人,眼裡總有光。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並且付諸行動去追尋,整個宇宙都會一起來幫忙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生活、工作、追夢,你要怎麼去平衡?
Thumbnail
生活、工作、追夢,你要怎麼去平衡?
Thumbnail
我們很常在工作經驗或職涯分享的文章中看到,文中人物提到自己的職涯目標,因而採取某些行動,最後達到現在的成就,或是經歷多少精彩的旅程。此外,近年來也有人規劃著財務獨立,提早退休。 這些看起來好像都有完善的目標設定、規劃與執行。 但如果自己現在就是沒有職涯目標,該怎麼辦?
Thumbnail
我們很常在工作經驗或職涯分享的文章中看到,文中人物提到自己的職涯目標,因而採取某些行動,最後達到現在的成就,或是經歷多少精彩的旅程。此外,近年來也有人規劃著財務獨立,提早退休。 這些看起來好像都有完善的目標設定、規劃與執行。 但如果自己現在就是沒有職涯目標,該怎麼辦?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近期被解僱的經歷以及對自己的反省,同時設定了2024年下半年的目標,包括自我成長、尋找新工作、改善溝通表達技巧等。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近期被解僱的經歷以及對自己的反省,同時設定了2024年下半年的目標,包括自我成長、尋找新工作、改善溝通表達技巧等。
Thumbnail
目標和計畫都很明確,卻依然有所猶豫...這應該是每個人在職涯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困境。找個人聊聊吧!有時,答案就在我們自己心中。
Thumbnail
目標和計畫都很明確,卻依然有所猶豫...這應該是每個人在職涯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困境。找個人聊聊吧!有時,答案就在我們自己心中。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怎麼說呢?人生經歷了3階段工作來說,潛伏期,事業心必須在檯面下,因為能力不足。 成長期,開始被重視了,當時經過許多不看好,看不起之類的,以為是好的,實際上暗潮洶湧,總之目前應該有點挺過了。 下一個階段,去我去我想去的地方,學我想學的事情,人生不要遺憾,剩下2/3不能浪費啊! 對自己喊話,相信看
Thumbnail
怎麼說呢?人生經歷了3階段工作來說,潛伏期,事業心必須在檯面下,因為能力不足。 成長期,開始被重視了,當時經過許多不看好,看不起之類的,以為是好的,實際上暗潮洶湧,總之目前應該有點挺過了。 下一個階段,去我去我想去的地方,學我想學的事情,人生不要遺憾,剩下2/3不能浪費啊! 對自己喊話,相信看
Thumbnail
當面臨職涯抉擇時,我們常常會感到猶豫和困惑。這篇文章將會探討在轉換工作時的取捨和機會成本,同時提醒讀者要知道自己的目的,並享受在每一段職涯裡的成長。
Thumbnail
當面臨職涯抉擇時,我們常常會感到猶豫和困惑。這篇文章將會探討在轉換工作時的取捨和機會成本,同時提醒讀者要知道自己的目的,並享受在每一段職涯裡的成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