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瓦爾與阿德勒:通往幸福與自我實現的雙重智慧

路克日誌-avatar-img
發佈於每天一點世界觀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從心理學到現代思維,交織出一條實踐幸福的路徑 在紛擾中追尋幸福的你,可能需要這兩位智者的指引 在這個資訊過量、節奏快速的時代,我們都渴望過上幸福且有意義的生活,但卻常感迷茫與焦慮。

來自不同領域與時代的兩位思想者──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與現代創業家思想家納瓦爾・拉維坎特,卻不約而同提供了一套完整且實用的幸福指南:一位從心理成長出發,另一位則從行動與思維切入。

這篇文章,將帶你走進他們的智慧世界,並發現兩者在核心價值上的深度交會。

阿德勒:從自卑感出發,走向有貢獻的幸福人生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主張:

  • 自卑不是缺陷,而是成長的起點 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自卑感,驅動我們追求進步與優越——從「不足」走向「勝任」,從「無能」邁向「完整」。
  • 真正的幸福,來自於「社會興趣」 阿德勒認為:關心他人、參與社群、為社會付出,是建立個人價值感與獲得幸福的關鍵。
那些只追求個人利益的人,反而容易感到孤立與失落。

納瓦爾:現代煉金術師的自由與智慧之道

納瓦爾·拉維坎特,矽谷思想家與創業導師,他的核心觀點包括:

  • 財富來自「槓桿」與「判斷力」 利用程式碼、媒體、資本與人力創造槓桿,但最核心的是智慧與判斷力——透過終身學習與思辨鍛鍊而來。
  • 幸福來自「減少慾望」與「內在平靜」 「慾望,是你與自己簽下的不快樂契約。」
他提倡透過冥想、觀察念頭、減少無謂追求,讓人從焦慮中解脫,真正擁有自由。

兩位智者的交會點:三個通往豐盛人生的核心原則 雖然出身背景與時代迥異,但阿德勒與納瓦爾在深層價值觀上,呈現出高度一致的共鳴:

1️⃣ 內在平靜 × 外在貢獻

真正的幸福,不是來自滿足所有慾望,而是來自內心的安定與對世界的貢獻。 當我們不再被慾望奴役,而將心力投注在對他人有益的事物上,幸福就會自然湧現。

2️⃣ 自我成長 × 終身學習

阿德勒的「追求優越」與納瓦爾的「第一性原理思考」和「終身學習」,都指向: 不斷挑戰與超越自我,是通往成就與自由的根本路徑。

3️⃣ 責任 × 自由

阿德勒說,自由來自於對選擇負責;納瓦爾則強調: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自律、智慧與價值創造之上。

兩者皆主張,自由不等於任性,而是懂得為生命負責、創造意義的能力。

幸福,不是目標,而是一種能力

阿德勒引導我們向內探索,療癒匱乏;納瓦爾則教我們向外行動,創造自由。他們從不同起點出發,卻共同指向一條通往幸福的道路——自我理解、價值貢獻與內在平靜。

這不是一條捷徑,而是一種持續修煉的能力。當你內化這份智慧,幸福便不再遙遠,而是你每個選擇與當下的展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路克日誌
28會員
64內容數
我是路克~這些日誌如同光劍,引導我穿越迷霧。我的目標,是超越既定的軌跡,回歸內在的真實,活出更自由的生命。
路克日誌的其他內容
2025/07/15
Jerry 是頂尖運動經紀人,卻因寫下理想宣言而失去一切。 但正是這場崩壞,讓他進入與自己頻率對齊的新人生。 從鐘擺反擊、重要性釋放、到滑行與宇宙反饋, 這部電影完美展現《現實操控術》的五大核心: 當你不再執著控制,宇宙自然開始幫你安排一切。
Thumbnail
2025/07/15
Jerry 是頂尖運動經紀人,卻因寫下理想宣言而失去一切。 但正是這場崩壞,讓他進入與自己頻率對齊的新人生。 從鐘擺反擊、重要性釋放、到滑行與宇宙反饋, 這部電影完美展現《現實操控術》的五大核心: 當你不再執著控制,宇宙自然開始幫你安排一切。
Thumbnail
2025/07/15
阿甘不聰明,卻跑贏人生。 他的單純與不執著,正活出《金剛經》的「無我無住」, 與《道德經》的「無為而無不為」。 看似傻,卻最通透—— 真正的智慧,從來不是計算,而是順著心走。
Thumbnail
2025/07/15
阿甘不聰明,卻跑贏人生。 他的單純與不執著,正活出《金剛經》的「無我無住」, 與《道德經》的「無為而無不為」。 看似傻,卻最通透—— 真正的智慧,從來不是計算,而是順著心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以一位哲學家和年輕人對話的形式探討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人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主張改變思維角度以獲得幸福。文章內容包括決定論&目的論、課題分離、獲得勇氣、接納自我等主題,說明改變思維勇於追求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以一位哲學家和年輕人對話的形式探討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人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主張改變思維角度以獲得幸福。文章內容包括決定論&目的論、課題分離、獲得勇氣、接納自我等主題,說明改變思維勇於追求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Thumbnail
會寫下這篇文章是源自於幾個月前被古賀史健和岸見一郎詮釋的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所感動,書中主要為年輕人因為覺得自己很不幸,偶然間看到哲學家提出 : 「人人都可以獲得幸福,世界很簡單」的理念,從而感到忿忿不平,前往尋找哲學家理論所展開的故事。 讀書的過程就像品嚐一個檸檬千層塔,書中的每個篇章
Thumbnail
會寫下這篇文章是源自於幾個月前被古賀史健和岸見一郎詮釋的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所感動,書中主要為年輕人因為覺得自己很不幸,偶然間看到哲學家提出 : 「人人都可以獲得幸福,世界很簡單」的理念,從而感到忿忿不平,前往尋找哲學家理論所展開的故事。 讀書的過程就像品嚐一個檸檬千層塔,書中的每個篇章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你經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嗎?很想努力上進卻達不到理想的目標,感到灰心氣餒?想要跳出負面情緒的綁架,你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你經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嗎?很想努力上進卻達不到理想的目標,感到灰心氣餒?想要跳出負面情緒的綁架,你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最困難的部分,可能是這一點:提倡不論長幼,所有人都平等對待的「橫向關係」,否定所有的「縱向關係」(上下分別)。 󠀠 你我不同,但我們都平等。沒有人比較強,或比較弱。不論長輩、上司、長官、學長... 󠀠 阿德勒的背景歐洲文化,這點已經很難了,尤其在更強調階級的華人社會這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最困難的部分,可能是這一點:提倡不論長幼,所有人都平等對待的「橫向關係」,否定所有的「縱向關係」(上下分別)。 󠀠 你我不同,但我們都平等。沒有人比較強,或比較弱。不論長輩、上司、長官、學長... 󠀠 阿德勒的背景歐洲文化,這點已經很難了,尤其在更強調階級的華人社會這
Thumbnail
日前拜讀到葉舟的「阿德勒說了些什麼」,便想著來做一下閱讀心得,跟你們分享書本的中心思想。不想花時間去看整本書的懶人們,可以過來看一看我延伸的思想分析。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生於奧地利的一位醫師與心理治療師,同時是個體心理學的學派創始人。近年來,由於「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的人氣,他的名字亦為人熟知
Thumbnail
日前拜讀到葉舟的「阿德勒說了些什麼」,便想著來做一下閱讀心得,跟你們分享書本的中心思想。不想花時間去看整本書的懶人們,可以過來看一看我延伸的思想分析。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生於奧地利的一位醫師與心理治療師,同時是個體心理學的學派創始人。近年來,由於「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的人氣,他的名字亦為人熟知
Thumbnail
心理類知名暢銷書。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兩方的對談,由淺入深地探討心理學三巨頭之一阿德勒的思想。顛覆一般普遍的認知,提出「人生目的論、否定心理創傷、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等想法,透過課題分離來創造幸福人生。
Thumbnail
心理類知名暢銷書。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兩方的對談,由淺入深地探討心理學三巨頭之一阿德勒的思想。顛覆一般普遍的認知,提出「人生目的論、否定心理創傷、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等想法,透過課題分離來創造幸福人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