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到現代思維,交織出一條實踐幸福的路徑 在紛擾中追尋幸福的你,可能需要這兩位智者的指引 在這個資訊過量、節奏快速的時代,我們都渴望過上幸福且有意義的生活,但卻常感迷茫與焦慮。
來自不同領域與時代的兩位思想者──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與現代創業家思想家納瓦爾・拉維坎特,卻不約而同提供了一套完整且實用的幸福指南:一位從心理成長出發,另一位則從行動與思維切入。
這篇文章,將帶你走進他們的智慧世界,並發現兩者在核心價值上的深度交會。
阿德勒:從自卑感出發,走向有貢獻的幸福人生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主張:- 自卑不是缺陷,而是成長的起點 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自卑感,驅動我們追求進步與優越——從「不足」走向「勝任」,從「無能」邁向「完整」。
- 真正的幸福,來自於「社會興趣」 阿德勒認為:關心他人、參與社群、為社會付出,是建立個人價值感與獲得幸福的關鍵。
那些只追求個人利益的人,反而容易感到孤立與失落。
納瓦爾:現代煉金術師的自由與智慧之道
納瓦爾·拉維坎特,矽谷思想家與創業導師,他的核心觀點包括:
- 財富來自「槓桿」與「判斷力」 利用程式碼、媒體、資本與人力創造槓桿,但最核心的是智慧與判斷力——透過終身學習與思辨鍛鍊而來。
- 幸福來自「減少慾望」與「內在平靜」 「慾望,是你與自己簽下的不快樂契約。」
他提倡透過冥想、觀察念頭、減少無謂追求,讓人從焦慮中解脫,真正擁有自由。
兩位智者的交會點:三個通往豐盛人生的核心原則 雖然出身背景與時代迥異,但阿德勒與納瓦爾在深層價值觀上,呈現出高度一致的共鳴:
1️⃣ 內在平靜 × 外在貢獻
真正的幸福,不是來自滿足所有慾望,而是來自內心的安定與對世界的貢獻。 當我們不再被慾望奴役,而將心力投注在對他人有益的事物上,幸福就會自然湧現。
2️⃣ 自我成長 × 終身學習
阿德勒的「追求優越」與納瓦爾的「第一性原理思考」和「終身學習」,都指向: 不斷挑戰與超越自我,是通往成就與自由的根本路徑。
3️⃣ 責任 × 自由
阿德勒說,自由來自於對選擇負責;納瓦爾則強調: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自律、智慧與價值創造之上。
兩者皆主張,自由不等於任性,而是懂得為生命負責、創造意義的能力。
幸福,不是目標,而是一種能力
阿德勒引導我們向內探索,療癒匱乏;納瓦爾則教我們向外行動,創造自由。他們從不同起點出發,卻共同指向一條通往幸福的道路——自我理解、價值貢獻與內在平靜。
這不是一條捷徑,而是一種持續修煉的能力。當你內化這份智慧,幸福便不再遙遠,而是你每個選擇與當下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