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成為基督徒的原因—教會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尼西亞會議確定了三位一體的基督教正統思想

被比喻為基督身體的教會,是從古至今守護著基督教的思想堡壘,也是基督教的信仰中心。即使經過了馬丁路德新教「信徒皆祭司」的思想衝擊,教會的重要性仍然無可取代,在基督教的傳統中,不論是新教或天主教,一定要加入教會才能說自己是基督徒,沒有例外。要說明教會的重要性,最好的例子,或許就是基督教剛被羅馬帝國接納時,所舉行的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

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召開的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可說是教會力量的第一次完整展現。拜羅馬帝國獨步世界的交通網之賜,來自東西方教會的三百多位主教,集結在拜占庭的尼西亞,以公開會議的方式,討論並解決神學上耶穌與天父的關係,最後的結論,就是「三位一體」:「聖父、聖子和聖靈,三位的神本質為一而並無分裂」(維基百科),讓亞流派這種視聖子次於聖父的教派成為異端,奠定了基督教的正統神學思想。

尼西亞公會議塑造了基督教會的正面形象:來自羅馬帝國各地的主教,以理性的態度公開討論神學,以共識決的形式捍衛基督教的神學基礎,並以正面對決、光明磊落的姿態將異端逐出教會。這樣有信仰、有組織、有理念的基督教會,可說是當時最先進的宗教組織,聚集了當年一流的知識精英,奠定了基督教後世的神學基礎,羅馬帝國後來將基督教設為國教,應該是肯定/畏懼基督教會超越時代的強大組織能力。

在羅馬帝國衰亡後,分裂的歐洲進入中世紀黑暗時代,在戰亂頻仍的時代,強大的基督教會成為安定社會的重要力量,由教宗烏爾巴諾二世登高一呼所發動的十字軍東征,更是證明了歐洲中世紀跨越國界的虔誠宗教情懷。這段基督教會的黃金時期,讓基督教成為歐洲最重要的宗教,而這樣的宗教傳統也一直延續到今天。

隨著歐洲擴張的腳步,探索新世界的基督教

由印刷術帶動的識字人口增加,引爆了馬丁路德的新教改革,也改變了天主教會獨占的神學詮釋權。新教與舊教的對抗,隨著從大航海時代開始向外擴張的歐洲潮流,演變為基督教的全球傳教。儘管基督教在這個時期的擴張,被認為與帝國主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從歐洲走向全世界的過程,受到科學、民族、國家的刺激,基督教也有了全新的發展,「擁抱全世界的信徒」成為基督教在這個時期的首要任務。

跟著西班牙帝國的腳步到美洲傳教的道明會,可說是深具傳奇性格的教會。深入安地斯地區的道明會傳教士們,以前所未有的開闊胸襟來開創他們的傳教工作:

湯瑪士也和拉斯.卡薩斯一樣,認為印地安人擁有高度的精神力,不應該依靠強制的力量,而是要進一步地摸索出新的方向,諄諄教誨,使之認同。因此,他所重視的,是「語言的問題」。他主張傳教者本身必須先學習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進入印地安人的精神世界,構築傳教體制,因而辛苦地編寫克丘亞語的文法書籍。他將這本文法書獻給菲力普二世,在獻辭中讚賞克丘亞語發音的柔和、甜美語調,並且認為這個語言和拉丁語、西班牙並駕齊驅,具備完整的語言構造。此外,關於其他臣民將秘魯人視為野蠻人種的謬見,他還希望陛下能夠不被他們的讒言所魅惑。(《興亡的世界史:印加與西班牙的交錯:從安地斯社會的轉變,看兩個帝國的共生與訣別》〈第七章:帝國內部的敵人—猶太人與印地安人〉)

除了傳教之外,道明會還極積介入當地的政治,教士拉斯.卡薩斯和湯瑪士號召印地安的首長反對當地殖民政權的「委託權」陋習,主張印地安人應該跳過殖民政權,直接效忠西班牙國王,除了可以提高原住民的地位,還可建立原住民與西班牙帝國的正常關係。當年這樣深入異地傳教、並且與原住民並肩作戰的故事並不罕見,經典電影《教會》是真實傳教歷史事件改編的故事,只是故事中的傳教士換成了耶穌會教士,也是非常動人的故事。

在新世界開枝散葉的基督教,也開啟了新的全球視野,從歐洲擴散到亞洲、美洲、全世界的過程,以靈活而富開創性的嶄新思維與做法,開創了基督教的另一個黃金時期。在台灣最近的大罷免運動出力甚多的基督教長老教會,其超過百年的傳教史,也是轟轟烈烈:以白話字台語聖經傳教、反抗國民黨的威權統治與壓迫,是台灣走向本土化與民主化的強大助力。像是「宗教的歸宗教,政治的歸政治」這種極權國家的恐嚇言語,只會讓基督教越挫越勇,讓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才是基督教無畏的堅持。

趨於保守的神學與教會,將會走向何處?

以上兩個基督教的黃金時期,都是基督教會還很有力量的時代;也因為很有力量,所以也出現了種種的弊端,像是神職人員貪腐、贖罪券、宗教裁判所、把科學研究打成異端…等等,都是基督教曾經犯下的錯誤。但是因為當時的基督教仍處於成長期,有很多優秀的人才投入教會的工作,所以能夠很快的修正錯誤,以深切的自我反省重新贏得信徒的信任,這也是基督教會能夠延續至今的原因。

在民族國家興起之後,隨著政教分離成為國家的基本原則,基督教會的力量越來越薄弱,而願意投入教會的人也越來越少,教會的思想發展也趨於停滯不前。以台灣在2016年的反同婚運動為例,連在地超過百年的基督教長老教會的基本立場,都以違反現代精神醫學的「同性戀者需要矯正輔導」來反同婚,令人驚訝不已:明明在197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就已經排除了同性戀為精神疾病診斷,為什麼教會到了2016年還在堅持對同性戀的「矯正」?當時全台灣的絕大部分的基督教教會,除了把《聖經》當作反同的擋箭牌之外,還跟著護家盟這些偏激的反同團體,大量散播了對同性戀的歧視言論,甚至說同志婚姻會危害傳統婚姻價值,把同志族群當成過街老鼠,以仇恨撕劣社會的行為,讓人至今仍難以忘懷。

台灣的同婚專法通過之後,在一對又一對的同志伴侶結婚後,完全沒有影響到傳統的兩性婚姻,證明了當年這些教會的說法完全是危言聳聽。即便如此,當年那些出來大聲疾呼的教會,通通都沒有主動站出來道歉。而當年的受害者還不止同志族群,像是跟著教會一起出來反同婚的教友,因為配合教會一起散播仇恨言論而傷害人際關係、甚至形象受損,也沒有看到任何教會為此站出來道歉。台灣的基督教會在反同運動中,既傷害了同志族群,也傷害了無條件配合教會的虔誠教友,更影響了社會大眾對基督教的觀感,令人非常的失望。

在這個基督教會越來越保守的年代,教會本身對於這個世界的掌握越來越薄弱,此時成為基督徒的風險就越來越高。當教會的立場舉棋不定,甚至想法和做法明顯違反現代的法律、醫學與科學的時候,身為基督教徒,就會成為裡外不是人的夾心餅乾,隨時在信仰與生活的衝突中載浮載沉,甚至有滅頂的危機,這是成為現代的基督徒要面對的難題。

回顧基督教的發展史之後,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偉大到不可思議的宗教,有嚴謹的教理,有既入世又出世的宗教情懷,有完整的宗教組織,它本身的存在就是一個奇蹟。儘管現在的基督教會是我無法成為基督徒的原因,但是懷抱著對基督教的敬意,我願意當一個喜歡基督教的一般人,盡情研究關於基督教的一切,在心靈上成為耶穌基督的朋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0.8K會員
310內容數
除了自創內容之外,也讓我們用J Premium來打群架吧!
2025/07/13
上個月底,J Premium的重量級成員蘿娜自語 伉儷遠從加拿大來台灣旅遊,安排某一天在台北的明星咖啡館聚餐(為保護與會人員的隱私,在此不列出聚會的詳細時間,亦不貼出聚會照片),感謝跳鼠飛行日記 林倚 熱情參與,完成了J Premium的第一次網聚
Thumbnail
2025/07/13
上個月底,J Premium的重量級成員蘿娜自語 伉儷遠從加拿大來台灣旅遊,安排某一天在台北的明星咖啡館聚餐(為保護與會人員的隱私,在此不列出聚會的詳細時間,亦不貼出聚會照片),感謝跳鼠飛行日記 林倚 熱情參與,完成了J Premium的第一次網聚
Thumbnail
2025/07/06
開始研究世界史之後,就會發現不管是歐洲史或是美洲史,都無法忽略基督教的影響,以西羅馬帝國被「蠻族」西哥德人滅亡的西元476年起算,一直到十八世紀民族國家興起為止,歐洲世界超過千年的時間,都在基督教會的帶領與庇護下,撐過戰亂、飢荒、瘟疫等種種災難
Thumbnail
2025/07/06
開始研究世界史之後,就會發現不管是歐洲史或是美洲史,都無法忽略基督教的影響,以西羅馬帝國被「蠻族」西哥德人滅亡的西元476年起算,一直到十八世紀民族國家興起為止,歐洲世界超過千年的時間,都在基督教會的帶領與庇護下,撐過戰亂、飢荒、瘟疫等種種災難
Thumbnail
2025/06/29
相較於天殘的一條生命,她的前男友賀瓏被公司解約、甚至以後失去演藝工作的機會,其實都不算什麼;唯一讓我耿耿於懷的,就是薩泰爾這次超快速而完美的切割,似乎很不想讓公司的運作被這個事件所波及。但是根據我這幾年的觀察,薩泰爾本身就是天殘走上絕路的最大推手…
Thumbnail
2025/06/29
相較於天殘的一條生命,她的前男友賀瓏被公司解約、甚至以後失去演藝工作的機會,其實都不算什麼;唯一讓我耿耿於懷的,就是薩泰爾這次超快速而完美的切割,似乎很不想讓公司的運作被這個事件所波及。但是根據我這幾年的觀察,薩泰爾本身就是天殘走上絕路的最大推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雖然我很早就覺得怪怪的,也寫過很多文章,但能看見有神學家認真整理出論述來,真的很佩服。 我指的是「順服」這件事。 是這樣的,教會很強調順服,而聖經裡的確也多次提到順服。 但順服到底是什麼意思?順服的對象是誰? 任何基督徒都會告訴你,順服對象是上帝,這沒問題,但其實問題超大,因為順服上帝又是什
Thumbnail
雖然我很早就覺得怪怪的,也寫過很多文章,但能看見有神學家認真整理出論述來,真的很佩服。 我指的是「順服」這件事。 是這樣的,教會很強調順服,而聖經裡的確也多次提到順服。 但順服到底是什麼意思?順服的對象是誰? 任何基督徒都會告訴你,順服對象是上帝,這沒問題,但其實問題超大,因為順服上帝又是什
Thumbnail
感謝上帝感動很多人在青鳥行動中開始認識教會,但如果有人最近開始對教會感到興趣,還是提醒一下,因為那會是文化衝擊,你打算進去一個其實你並不熟悉的文化圈裡面,而且跟台灣傳統文化有段差距的圈子,所以請不要有太多浪漫的想法,更不要一時衝動就說要受洗(雖然有些教會會說這叫聖靈的感動,但我還是提醒一下,聖經裡提
Thumbnail
感謝上帝感動很多人在青鳥行動中開始認識教會,但如果有人最近開始對教會感到興趣,還是提醒一下,因為那會是文化衝擊,你打算進去一個其實你並不熟悉的文化圈裡面,而且跟台灣傳統文化有段差距的圈子,所以請不要有太多浪漫的想法,更不要一時衝動就說要受洗(雖然有些教會會說這叫聖靈的感動,但我還是提醒一下,聖經裡提
Thumbnail
早期教會各有不同神學觀念,這一點現代也一樣,而你要能說服人家信你,以現在來說,其中一種方式就是用漂亮的教會、流行音樂、免費咖啡之類有的沒的。 你說講道理?不,坦白說就是算是初代教會也不是這樣,那是一些教父在意的,民眾有飯吃就好,現在的話大家都有飯吃,所以有些改走享樂主意罷了。 其實這也是羅馬政府
Thumbnail
早期教會各有不同神學觀念,這一點現代也一樣,而你要能說服人家信你,以現在來說,其中一種方式就是用漂亮的教會、流行音樂、免費咖啡之類有的沒的。 你說講道理?不,坦白說就是算是初代教會也不是這樣,那是一些教父在意的,民眾有飯吃就好,現在的話大家都有飯吃,所以有些改走享樂主意罷了。 其實這也是羅馬政府
Thumbnail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
Thumbnail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
Thumbnail
一個人可以很像基督徒,卻不是基督徒。 上教會不會使你成為基督徒。給奉獻、服事、在台上唱歌彈琴也不會。只要這個人的身分不是神的子民,任何行為都無法替自己爭取到這個身分。 如何成為神的子民(兒女)? 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上帝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羅馬書‬ ‭10:9‬
Thumbnail
一個人可以很像基督徒,卻不是基督徒。 上教會不會使你成為基督徒。給奉獻、服事、在台上唱歌彈琴也不會。只要這個人的身分不是神的子民,任何行為都無法替自己爭取到這個身分。 如何成為神的子民(兒女)? 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上帝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羅馬書‬ ‭10:9‬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Thumbnail
布仁南.曼寧(Brennan Manning):「信仰其實不是我們所信的總和,亦非說話或思考方式;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僅能透過生活的實踐,將它表達出來。」(《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布仁南.曼寧(Brennan Manning):「信仰其實不是我們所信的總和,亦非說話或思考方式;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僅能透過生活的實踐,將它表達出來。」(《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