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

含有「基督徒」共 78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我曾因公務關係,接受過幾次正式的心理測驗,其中最準確的一次是在參加新加坡一個課程時,主辦方通過心理測驗方式讓學員了解自己,當我答完海量題目,查看結果時,就像是在聽一個「神算子」細數我的性格和心理特徵,細膩而準確,令我非常佩服測驗設計者的智慧。 我自己也曾多次以典試委員會成員的身份參與招考工作,包括
本文批評「惡等於亞心」的說法為穿鑿附會。作者指出,《說文解字》明確顯示「亞」是聲符,並無「次好的心思意念」之義;即使「亞」有意義,也僅指「醜」或「次」。作者以諷刺方式示範「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說明這類「漢字福音」論述毫無語源根據,只是信仰包裝下的誤導。
Thumbnail
在基督教中,創世記二章的 「 上帝用人的肋骨造女人 」 常被引用來說明夫妻關係。傳統上,這段經文被詮釋成女人源於男人,因此女人應當順服男人;甚至進一步強調 「 男人是頭,女人是身體 」 ,藉此鞏固父權式的婚姻秩序。然而,隨著聖經研究的深入,這樣的解釋顯得過於簡化,甚至偏離經文本意。 許多學者指出,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基督徒#信仰#文化
《 藍色時期 》 是山口飛翔創作的日本漫畫作品,當中有一幕讓我特別難忘:主角矢口八虎在澀谷看到晨曦的藍色,那一瞬間,他整個人被感動震撼到,彷彿眼睛第一次真正「看見」世界。 之後,學姐轉述老師的話說:「如果你看到的是藍色的,不管是蘋果還是兔子的身體,都可以畫成藍色的。」 這句話,不只是對繪畫的自由
Thumbnail
本文藉由朱立倫將賴清德比擬為希特勒的事件,探討政治語言中極權概念的泛化與貶值現象。文章進一步延伸至臺灣華語教會,指出教會在面對轉型正義議題時的淡化、扭曲或沉默,呼籲教會應誠實面對歷史,進行公開反省,並重新詮釋「順服」的神學,以批判不義體制,同時在語言運用上謹慎精確,避免情感操控與類比謬誤。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萬聖節」的起源,從早期紀念殉道基督徒的節慶,演變至與凱爾特亡魂節Samhain的融合。文章也連結了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與威廉·丁道爾對天主教義的挑戰,以及丁道爾將聖經翻譯成英文的歷史意義。最後,作者並藉由丁道爾翻譯聖經五百週年,呼籲讀者反思靈魂問題與信仰價值。
Thumbnail
以前大學的時候,在台灣新竹的德蘭中心幫院童課輔,聖誔前一週和修女們與院童們一起去報佳音,那種心中湧現的深深感動,到現在還是很難忘懷。在節日的時候不該只是嘴上的吃吃喝喝,能夠重視心靈上的富足,會讓人更快樂
蘿娜自語-avatar-img
發文者
3 天前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人類好像對物質的追求永遠不會滿足,所以不快樂,正如 John 所說,唯有心靈上的富足,才有真正的快樂,可惜現代社會,一切都是以金錢掛帥呢。
聖經裡有很多難以理解的描述方式,例如天使的形象,大多看來就是普通人的形象(沒有翅膀),有些則根本就是恐怖至極的怪物,例如身體內外都是眼睛之類,比上弦一還厲害,這倒底是怎麼回事? 恐怖歸恐怖,超多藝術家喜歡的好不好,丟進AI生成的東西可是超級精彩哩!但這其實是錯誤的讀經方式,好玩一回事,可不要當真。
Thumbnail
5/5神學
本文檢視「城市祈禱早餐會」如何結合宗教、政治與商業菁英,質疑其是否以祈禱之名鞏固秩序、交換社會資本。從個人、群體、他者與後現代神學四層面剖析其話語權與展演性,並以以賽亞書對照虛偽敬虔與公義實踐。作者倡議把祈禱帶回邊緣與日常苦難現場,重聽城市的哀號,重拾先知性見證。
Thumbnail
為什麼是這66卷書? 這既是事實知識,也是熱烈的愛 再來聊一下聖經寫作好了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