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都有明確的任務,讓財務自由不再只是夢想
很多人說:「退休要準備,但我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確實,退休是一個遠大的目標,但若把它切成一個個階段,就會變得清楚又可執行。 這篇文章,想帶大家一起走過「退休倒數10年」的每一步,讓你有地圖、有節奏、有成果。⏳ 第1年:資產全面盤點,財務體檢
📍目的:看清楚「你現在在哪裡」
✅ 行動事項:
- 整理你的所有資產負債表(現金、股票、保單、不動產、貸款)
- 分析你的現金流:薪資、配息、租金 vs 每月支出
- 開立一個「退休帳戶」,專款專用
⏳ 第2年:設定明確退休目標
📍目的:知道「你要去哪裡」
✅ 行動事項:
- 訂定退休年齡(例如:55歲 or 60歲)
- 試算退休生活開銷(月花3萬?5萬?)
- 根據4%提領法,推估所需總資產(例如:5萬/月 × 12 × 25年 = 1,500萬)
⏳ 第3年:調整資產配置,從成長轉穩健
📍目的:穩定現金流取代追求暴利
✅ 行動事項:
- 檢視手上商品:過度波動或不熟悉的逐步出場
- 增加穩健商品(如:0056、00865B)
- 建立核心投資組合並長期追蹤
⏳ 第4年:模擬退休生活,建立生活支出模型
📍目的:練習未來生活、檢視是否足夠
✅ 行動事項:
- 一次旅行用「預算控制」方式實驗未來支出
- 記帳並分析每月固定與變動支出
- 若支出偏高,開始建立「簡樸但滿足的生活模式」
⏳ 第5年:規劃應急與醫療資金
📍目的:為不可預期的事做好保險與備用金準備
✅ 行動事項:
- 備妥 6~12 個月緊急預備金
- 重新檢視醫療險、意外險是否足夠
- 留意退休後保險保費是否過高,是否該提前準備
⏳ 第6年:預備現金流系統
📍目的:設計一個穩定、自動化的現金流機制
✅ 行動事項:
- 整合配息ETF的出息時程(如:0056/每季配息,00865B/自己配)
- 模擬每月提領生活費的情境,評估是否足夠
- 設立「被動收入專戶」,讓配息進來再自動分配
⏳ 第7年:資產再平衡與報酬檢討
📍目的:調整策略,持續優化組合結構
✅ 行動事項:
- 每年一次做資產再平衡(例如:00662減碼轉00865B)
- 記錄過去三年報酬率與現金流表現
- 清除低效益商品(定存/不動產閒置/高風險個股)
⏳ 第8年:建構第二現金流(非投資收入)
📍目的:增加安全感與彈性
✅ 行動事項:
- 發展副業/斜槓:寫作、顧問、線上課程、租屋收益
- 投資時間培養技能,非投資商品
- 模擬若主投資崩跌,是否能靠副收入過活?
⏳ 第9年:提前退休生活預演
📍目的:測試自己的心理與財務承受力
✅ 行動事項:
- 嘗試請長假1~2個月,實行「準退休生活」
- 測試心情、支出、家人生活節奏
- 檢查有無焦慮、空虛、無目標等情況發生
⏳ 第10年:整合、確認、進場
📍目的:做好最終總整理,確認所有就位
✅ 行動事項:
- 一次性彙整資產分布與現金流來源
- 清理不必要支出與雜亂投資
- 設定「退休日D-Day」,並規劃當天做些儀式感的事
(例如去喝一杯咖啡、寫給自己的一封信)
📌 結語:這10年,是預備自由人生的最佳時機
退休不等於終止,而是開始新的人生角色。與其匆忙準備,不如從現在開始,一步一腳印地鋪出你的黃金十年。
當你照著這十年計畫實踐下來,你會驚訝地發現——自己其實比想像中更有掌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