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的看法是甚麼?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一段隨年齡展開的對話

引言

有一天,果寶寶望著螞蟻搬家,忽然問我:「螞蟻是昆蟲,那人是什麼呢?」

這樣的疑問,看似簡單,卻像一粒種子,讓我開始回想——在不同年齡段,我們心中「人」的定義是如何變化的?從孩提的單純,到老年的觀照,人並不是一個靜止的答案,而是隨著生命階段而不斷展開的探索。


幼兒期(0-6歲):直觀與依附

在幼兒的世界裡,「人」不是哲學或理論,而是具體可觸的存在。對果寶寶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人」意味著會陪伴他、會抱著他、會輕拍背哄他入睡的人。人是一種安全感的來源,是依附的根本。當孩子哭泣時,有人會出現安撫;當孩子伸出手時,有人會握住。這些簡單的互動,構成了孩子最初對「人」的理解。

在這階段,孩子還不會去思索「我是誰」或「人類與動物有何不同」,但他會敏銳地感受:人就是能與我連結、給予溫暖、讓我安心的存在。對孩子而言,世界很大,而「人」就是那份能讓他確信自己並不孤單的陪伴。


兒童期(7-12歲):行為與關係

隨著成長,孩子開始走入團體,與同儕玩耍、爭吵、和好。他們對「人」的理解,逐漸從「依附」轉向「互動」。在這個階段,人被看作是會展現各種行為的存在:會合作、會分享,也會爭奪。孩子開始明白,「人」不是只有爸媽,而是更多不同性格、不同樣貌的夥伴。

這階段的孩子常會說:「他是我的朋友!」或「他欺負我!」人不再只是「保護我」的人,而是「和我互動」的對象。孩子從這裡學會了共情,理解到別人的喜怒哀樂也會影響自己。於是,「做人」的定義漸漸包含了社交與情感的面向:人是彼此映照的鏡子,在互動中看見自己。


青少年期(13-18歲):自我與價值

青春期是一場劇烈的風暴。孩子不再滿足於外界的定義,而是開始問:「我是誰?我和別人有什麼不同?」這時的「人」被理解為「一個能思考、能選擇的個體」。青少年往往以情感、理想與社群來界定自我,他們嘗試挑戰規則,也渴望找到能承認自己的群體。

在這裡,「人」的定義擴展到價值與認同。有人會覺得:「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能追求夢想。」有人則會想:「人不應只是隨波逐流,而是要表達真實的自我。」 這階段或許充滿掙扎,但正是這些探索,讓「人」逐漸成為一個有意志、有目標的存在。青少年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並開始在價值的辯證中,塑造出「自我的人之意義」。


成年期(19-40歲):責任與承擔

當一個人步入成年,他對「人」的理解往往不再停留在理想,而是被現實的責任所形塑。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有人需要你、有人依靠你,你必須承擔與回應。

成年人常說:「做人要負責。」這責任體現在家庭、工作、友情中。父母的角色、伴侶的承諾、工作的使命感,都推動著人去付出。這時候的「人」,意味著「能夠承擔並回應他人需求的存在」。 然而,這階段的挑戰是,責任容易讓人忘了自己最初的純粹。當壓力堆疊,容易覺得「做人很累」。但也正是這種承擔,使得「人」不只是活著的生物,而是一種能選擇付出、能成就彼此的存在。


中年期(41-65歲):反思與傳承

中年人往往經歷過家庭與事業的高峰,也體驗了起落。這時候,他們不再單純問「什麼是責任」,而是開始反思:「做人,究竟是為了什麼?」

「人」在這個階段被理解為「價值的傳遞者」。他們看見自己不只是個體,而是承載著家族、文化、甚至時代的一環。於是,他們開始注重教育子女、傳遞智慧,或在社會中留下影響。 同時,中年人也學會了平衡,不再一味追逐,而更懂得欣賞生活、珍惜當下。他們會對孩子說:「做人要誠實,要善良。」因為他們知道,價值觀才是能真正留下的遺產。於是,「人」被重新定義為:能透過反思,把善意與智慧延續下去的存在。


老年期(65歲以上):放下與觀照

到了老年,身體逐漸衰退,關係逐漸簡單。「人」在這個階段的定義,回歸到生命最深的本質——緣起與觀照。老年人會說:「人來這世上,不過是一段旅程。」他們更清楚生命的無常,也更能接受聚散因緣。

在這裡,「人」不再是角色、不再是責任,而是一種心的狀態。若能安然自在,即便身體逐漸退化,也能擁有智慧的清明。他們明白,人與螞蟻並沒有本質差異,只是形態不同。而真正的差別,是我們能否以慈悲的心來對待世界。 因此,老年期的「人」被看作「一個能安然觀照、自在放下的存在」。


結論

人,是能在無常中選擇慈悲與溫柔的存在。

對我而言,「人」不是一個定義,而是一段選擇。孩子的依附、少年的追尋、成人的責任、中年的傳承、老年的觀照,都是「做人」的不同階段。

螞蟻互助是天性,而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能「選擇」互助。選擇善念,選擇溫暖。這是我期許的「做人」之道。

我觀

人非實有;名為人

人是五蘊暫聚,因緣假合。

但在這無常幻身幻境之中,藏著佛性光明。

每一個人,無論愚癡、貪婪、暴躁,皆為客塵,時而迷失了自己,如風中燭火竄抖。

不以成敗論人,不以功過定性,

因為在每一個人的心裡,都藏著佛的種子。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果寶寶看世界
6會員
108內容數
因一個夢的緣起,所以開始執筆創緣。 我們常看到的那諸瞬因果, 也許是沒看到的機緣匯河。 願能日日夜夜栽種諸多菩提果, 願與諸有情共乘無上正等正覺。 願生生世世永不退發心,願大家吉祥。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螞蟻的一天從充滿各種活動開始 螞蟻腦袋都在想什麼?他們是怎麼溝通?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對一些生物特別感興趣。 還記得小時候作文,我寫了一篇「螞蟻是最強搬運工」。 內容大概就是在描述他們「團結力量大」、「分工合作」。 今天我們來說說螞蟻故事,螞蟻都在幹嘛?
Thumbnail
螞蟻的一天從充滿各種活動開始 螞蟻腦袋都在想什麼?他們是怎麼溝通?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對一些生物特別感興趣。 還記得小時候作文,我寫了一篇「螞蟻是最強搬運工」。 內容大概就是在描述他們「團結力量大」、「分工合作」。 今天我們來說說螞蟻故事,螞蟻都在幹嘛?
Thumbnail
「螞蟻總是會出去搜索食物,再回到巢裡,如此規律且枯燥的日常,日夜不斷。」 「你每天的生活不也是這樣子,每天上班又下班,沒有任何的興趣或娛樂, 只是機械又制式化的重複著一貫的動作,就像這小小的螞蟻?」
Thumbnail
「螞蟻總是會出去搜索食物,再回到巢裡,如此規律且枯燥的日常,日夜不斷。」 「你每天的生活不也是這樣子,每天上班又下班,沒有任何的興趣或娛樂, 只是機械又制式化的重複著一貫的動作,就像這小小的螞蟻?」
Thumbnail
記得有次老師與我們分享小青蛙的故事,我們從中學習到青蛙的小時候就是隻小蝌蚪,認識了小蝌蚪的一生,老師也和我們提到毛毛蟲的小奧秘,我們都有記住唷!可是呀!我們確實還沒真正看過牠們實際長大變身的樣子,很榮幸丞旭媽媽正好分享著家裡外面的金桔樹長了漂亮又肥嫩的毛毛蟲,丞旭還帶了觀察盒到學校分享給小
Thumbnail
記得有次老師與我們分享小青蛙的故事,我們從中學習到青蛙的小時候就是隻小蝌蚪,認識了小蝌蚪的一生,老師也和我們提到毛毛蟲的小奧秘,我們都有記住唷!可是呀!我們確實還沒真正看過牠們實際長大變身的樣子,很榮幸丞旭媽媽正好分享著家裡外面的金桔樹長了漂亮又肥嫩的毛毛蟲,丞旭還帶了觀察盒到學校分享給小
Thumbnail
我的體會與感悟 第一次看著鳥類在我手中死去的時候,很難過。當時祂滿嘴都是螞蟻,身體從有溫度到冰冷。 後來看多了,數量一多,就漸漸麻木了,因爲不可能看到一隻就哭一次,這樣很快就會沒有力氣,還是把那些力氣花在可以做出更多改變的地方可能比較有希望。 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 很多人可能會説人都吃不飽了
Thumbnail
我的體會與感悟 第一次看著鳥類在我手中死去的時候,很難過。當時祂滿嘴都是螞蟻,身體從有溫度到冰冷。 後來看多了,數量一多,就漸漸麻木了,因爲不可能看到一隻就哭一次,這樣很快就會沒有力氣,還是把那些力氣花在可以做出更多改變的地方可能比較有希望。 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 很多人可能會説人都吃不飽了
Thumbnail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值得學習的精神嗎?由日本生物學者稻垣榮洋所創作的《生物轉大人的種種不可思議》一書之中,就以動物和植物的生長方式,反思人類的生活。提到生物學,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好像很深奧,然而這本書讀起來意外的很輕鬆,而且常常會有讓人讀了點頭如搗蒜的內容,個人覺得非常有趣,值得一讀!
Thumbnail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值得學習的精神嗎?由日本生物學者稻垣榮洋所創作的《生物轉大人的種種不可思議》一書之中,就以動物和植物的生長方式,反思人類的生活。提到生物學,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好像很深奧,然而這本書讀起來意外的很輕鬆,而且常常會有讓人讀了點頭如搗蒜的內容,個人覺得非常有趣,值得一讀!
Thumbnail
早會活動結束後,我們一起到日光草原遊戲,孩子們好像發現了什麼⋯⋯ 勁緯:你們快來看,這裡有螞蟻。 睿綸:牠們在做什麼? 凱文:好像在搬東西耶!那是什麼東西? 禹安:應該是果實吧!好多螞蟻在搬喔! 勁緯:牠們為什麼要搬東西啊? 老師:因為快下雨了,牠們要搬東西回去
Thumbnail
早會活動結束後,我們一起到日光草原遊戲,孩子們好像發現了什麼⋯⋯ 勁緯:你們快來看,這裡有螞蟻。 睿綸:牠們在做什麼? 凱文:好像在搬東西耶!那是什麼東西? 禹安:應該是果實吧!好多螞蟻在搬喔! 勁緯:牠們為什麼要搬東西啊? 老師:因為快下雨了,牠們要搬東西回去
Thumbnail
最近上課,教練提到「紅螞蟻開胯」。 聯想到有一陣子阿公阿嬤都會吃一款紅螞蟻 的保養品。 好奇到底兩隻紅螞蟻是不是同一種螞蟻...? 昨天跟姑姑閒聊,無意中聊起阿公以前很喜歡穿一件淺土黃色的外套,正好那件外套左上方有一隻 #紅螞蟻。(我猜可能是保養品贈送的)
Thumbnail
最近上課,教練提到「紅螞蟻開胯」。 聯想到有一陣子阿公阿嬤都會吃一款紅螞蟻 的保養品。 好奇到底兩隻紅螞蟻是不是同一種螞蟻...? 昨天跟姑姑閒聊,無意中聊起阿公以前很喜歡穿一件淺土黃色的外套,正好那件外套左上方有一隻 #紅螞蟻。(我猜可能是保養品贈送的)
Thumbnail
    人是一種以自我中心為主的生物,幻想著自已比別人厲害,自已隨便一站就能高過任何人,剛開始沒多久,就幻想自已能夠成功。     每個人都是,我敢篤定。井底之蛙、窺豹一斑 、鼠目寸光這三個在人類初級大致上都有。     初級是什麼?12歲以下 那為什麼是這個範圍因為“社交” “見識
Thumbnail
    人是一種以自我中心為主的生物,幻想著自已比別人厲害,自已隨便一站就能高過任何人,剛開始沒多久,就幻想自已能夠成功。     每個人都是,我敢篤定。井底之蛙、窺豹一斑 、鼠目寸光這三個在人類初級大致上都有。     初級是什麼?12歲以下 那為什麼是這個範圍因為“社交” “見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