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跨越溝通鴻溝?|執行者思維到管理者視角大揭秘!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C,我在公司裡負責研發設計,我們經理有時會參加進度會議,我在回應他的詢問時都覺得自己解釋得很清楚,卻總是被念太囉嗦或是聽不到重點,我覺得很困惑,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一位在製造業擔任工程師的朋友,在線上會議時問道。

 

這問題令我想起自己過去擔任基層時的經驗,我回答:「這很常見,其實技術人員、工程師和管理者的思考模式與需求回應的點有很大不同,主要是因為其工作本質的差異,導致每個角色的視角和預設觀念大不相同

技術人員或工程師的工作焦點通常在『執行』上,他們做的是從無到有的創建,可能是一行程式碼,或是搭建一個系統,自然會習慣在溝通中詳細解釋每個步驟,甚至是很基本的細節,這樣的方式對專業領域內的人是有幫助的,但對非技術背景的人來說,就會變得冗長又無聊,溝通就變得很艱難。」

 

朋友聽完思考了一會兒,繼續問道:「真的嗎?我以為解釋得鉅細靡遺是好事,原來在其他領域的人眼中卻成為溝通的高牆,那管理者的視角又是如何呢?我該怎麼調整?」

 

管理者的工作重心是將資源做最佳分配,所以會預設員工已經有一定的專業能力,他們的溝通簡潔且著重於方向設定,而非步驟細節;還要懂得用激勵和認同來帶動團隊讓員工更有動力,肯定部屬的專業,懂得信任與依賴團隊,並提供部屬需要的支持。

想要轉換到管理者的思維,第一件事就是了解聆聽先於回應,才能理解別人的需求,要協調資源、設置目標時得知道每個人的能力,以便向團隊成員清楚表達目標,並保持資訊信息暢通,確保每個人都能理解自己在做什麼;其次,情商也相當重要,管理者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人,各自有不同的需求、動機與工作方式,控制自己並掌控人心才有辦法好好處理衝突,並在高壓環境下保持團隊的士氣。」

--------------------

在職場中,我們都知道溝通是很重要的能力,但是溝通不只是說出自己想說的,還得因應對方的需求來提供對應的資訊,不同的角色如技術者、工程師與管理者,他們都有各自的的工作焦點、思維模式以及與人互動的方式。
今天想與大家一起探討,有關執行者與管理者的視角差異,以及從執行者轉型為管理者所需的調整與要具備的能力。

 

預設觀念差異

執行者

對於技術者或工程師這類的執行者來說,他們通常習慣了「從無到有」的工作方式,這是他們的專業特點,不管是在撰寫程式、設計硬體系統,或是解決具體的工程問題,都需要重點關注於精確性、細節以及邏輯。

因此他們的思考模式通常是比較結構化的,也常有編寫或遵照SOP(標準操作流程)來分析、解決問題的習慣,當要與他人溝通時,他們往往會有一種「假設對方完全不懂」的預設觀念,這讓他們傾向於以大量的細節來進行解釋,企圖將每個步驟都交代清楚

雖然這樣的方式雖然對於執行者來說是必要的,但對於不太了解這些細節的受眾來說,可能會造成過多的資訊傳遞,讓人感到困惑甚至不耐煩,就有可能會使對方無法有效接收訊息,進而產生逃避溝通的情況。

我能從工程師轉到國際業務,除了英文能力之外,也是在與客戶、上司的應對上,展現了更多重視受眾需求的能力,才能獲得面對更大舞台的機會。

管理者

接著我們從管理者的角度來看,管理者的責任更多的是在於協調資源、設置方向以及達成目標,他們通常需要從現有的資源中找出最佳的排列組合,將人力、時間與技術等資源進行優化。

因此,管理者的預設觀念中有對團隊成員的信任與假設,認為團隊成員本身已具備一定的能力,只需指引他們在正確的方向上運作

他們也需要以鼓勵、認同與支持,來與團隊成員建立良好的關係,而非只專注於技術細節,因為人員的自我發揮與團隊合作比細節上的控制更為重要。

在擔任專案經理的期間,我對於底下工程師們的能力與工作安排瞭若指掌,在完成客戶要求的同時也照顧到他們的需求,盡可能排除影響工作的因素,例如幫工程師跟其他部門或協力廠商調資源,才能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需要哪些調整

  • 聆聽先於回應:從執行者到管理者,最重要的改變之一就是溝通方式的轉變,管理者除了傳達技術資訊,還要學會如何有效溝通目標、價值觀與團隊願景,因此聆聽與觀察是很重要的能力,才能理解別人的需求;要協調資源、設置目標,就得了解每個人的能力,就可以向團隊成員清楚表達目標、保持資訊信息暢通,確保每個人都能理解自己在做什麼,讓團隊協作更有效率。
  • 情緒管理與自我控制:要進入管理角色,技術背景的專業知識並非唯一重要的資產,管理者需要具備更高的情商,理解員工的需求與情感,才能建立有效的關係;管理者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人,各自有不同的需求、動機與工作方式,在與團隊合作的過程中,建立信任、激勵員工、協調團隊合作都是非常關鍵的能力,有好的情商來控制自己並掌控人心,才有辦法好好處理衝突,並在高壓環境下保持團隊的士氣。


執行者與管理者的視角差異,深度綁定了每個角色的工作邏輯所其面對的挑戰。

而要從執行者轉型為管理者,對於一個原本是執行者的人來說,最大的調整是要養成聆聽先於回應的習慣,並學習控制情緒來提高情商,這些都需要時間的積累,以及有意識學習、實踐,才能讓自己有突破性的成長,增加職涯寬度。

 

朋友們,你覺得執行者與管理者還有哪些不同之處呢?你自己也有經歷這些轉變的經驗嗎?留言一起討論!

#CarryKuoOnBoard


CK On Board 活動訊息
[CK chat〈一杯咖啡一段人生〉文字諮詢服務]:若你有關於職涯規劃、職場溝通、專案管理、商業分析、斜槓經營的煩惱;在生涯、職涯上需要聽聽不同意見,讓 CK 船長陪伴你理出頭緒。
[改善自身與金錢和他人的關係|成為大人都應該知道的事]:CK On Board 訂閱方案,每月 $59 NT的贊助金額啟用全沙龍權限,成為支持 CK 船長創作道路上的得力水手!

CK On Board 工商訊息
[想在萬萬稅中稅稅平安嗎?|《創業財稅速成班》教你避開稅務風險]:創業後才知道最驚人的開銷竟是勞健保與稅費,老闆要學會財稅管理來避免經營風險。林會計師的《創業財稅速成班》,讓初當老闆的你了解營業稅定價策略與股利計稅方式。
[用CXM管理顧客體驗,打造成功!|拆解ToC品牌競爭底層邏輯]:為何要從CRM升級到CXM?從情感面與遊戲化策略與會員建立連結。顧客成功是關鍵!用第一性原理拆解競爭,打造品牌與客戶共贏策略。 

延伸閱讀

為什麼我做的都不是主管要的?|幫你正確認知完美的兩個思考角度

升主管的機會來了卻猶豫不決?|管事到理人的情緒勞務評估指南

如何讓同事主管都想聽你說話?|打造職場個人魅力的5個關鍵

 

讓我們有更多連結👇😊

Medium | X | Facebook | Instagram | Threads | Linkedi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K On Board
366會員
248內容數
使用專案管理與商業分析的角度,分析並分享在職場與商場的所見所聞, 來與CK一起討論職場管理心法 & 人際關係心得吧!
CK On Board的其他內容
2025/08/14
傳統教育讓我們誤以為人生是單選題,但職涯其實是像專案管理可以動態調整。 用敏捷思維面對職涯選擇,接受變化與不確定性,減少焦慮,掌握人生主導權。
Thumbnail
2025/08/14
傳統教育讓我們誤以為人生是單選題,但職涯其實是像專案管理可以動態調整。 用敏捷思維面對職涯選擇,接受變化與不確定性,減少焦慮,掌握人生主導權。
Thumbnail
2025/08/07
隨著AI技術進步,創作者發展出各種與AI協作的方式,不同方式不同使用情境。 本文分享3種與AI協作方式,依個人需求與使用情境選擇,幫自己提升創作效率。
Thumbnail
2025/08/07
隨著AI技術進步,創作者發展出各種與AI協作的方式,不同方式不同使用情境。 本文分享3種與AI協作方式,依個人需求與使用情境選擇,幫自己提升創作效率。
Thumbnail
2025/08/04
AI創作雖然效率高卻缺乏情感深度,真正的創作來自生活經歷與情感投入。 創作者需要在與AI協作中保持獨特性,將個人價值觀融入作品來展現人味。
Thumbnail
2025/08/04
AI創作雖然效率高卻缺乏情感深度,真正的創作來自生活經歷與情感投入。 創作者需要在與AI協作中保持獨特性,將個人價值觀融入作品來展現人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企業管理涉及許多因素,但人和錢一直是企業的核心。溝通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因此適時的調解爭執是必須的。領導者用心聆聽、有效溝通對企業成功至關重要,所以採用員工意見並非顯得沒有主見。站在不同位置會有不同視野、不同格局,因此各方互相理解、尊重是人事和諧的基礎。
Thumbnail
企業管理涉及許多因素,但人和錢一直是企業的核心。溝通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因此適時的調解爭執是必須的。領導者用心聆聽、有效溝通對企業成功至關重要,所以採用員工意見並非顯得沒有主見。站在不同位置會有不同視野、不同格局,因此各方互相理解、尊重是人事和諧的基礎。
Thumbnail
業務與研發之間的溝通是職場一大挑戰,常因認知差異產生誤解,影響工作氣氛與專案進度。 透過本文提出的三點提醒,設定對應方案來打破專業壁壘,就能建立起有效的跨部門合作關係。
Thumbnail
業務與研發之間的溝通是職場一大挑戰,常因認知差異產生誤解,影響工作氣氛與專案進度。 透過本文提出的三點提醒,設定對應方案來打破專業壁壘,就能建立起有效的跨部門合作關係。
Thumbnail
溝通是職場成功的重要關鍵,但並非只有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技巧,我們需要學會理解他人的需求以及他們如何接受信息。這篇文章帶來了一個項目經理的案例,通過他的自我學習和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建議大家努力提升溝通能力,學會說、是聽、學會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在職場上達到真正的有效溝通。
Thumbnail
溝通是職場成功的重要關鍵,但並非只有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技巧,我們需要學會理解他人的需求以及他們如何接受信息。這篇文章帶來了一個項目經理的案例,通過他的自我學習和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建議大家努力提升溝通能力,學會說、是聽、學會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在職場上達到真正的有效溝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你的職涯諮詢夥伴,今天要跟大家談談的議題是「如何增進職場中的溝通技巧」。在職場中,溝通是我們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解決問題以及達成目標的重要工具。現在就讓我們透過一個案例來了解如何具體操作吧。 假設我們的主角是一位新手經理人李先生。他在工作職場中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部門內的溝通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你的職涯諮詢夥伴,今天要跟大家談談的議題是「如何增進職場中的溝通技巧」。在職場中,溝通是我們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解決問題以及達成目標的重要工具。現在就讓我們透過一個案例來了解如何具體操作吧。 假設我們的主角是一位新手經理人李先生。他在工作職場中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部門內的溝通狀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相當有趣,是盤點20 項職場人最重要的軟硬技能,其中溝通能力榜上有名,如何減少溝通成本、達成高效合作、進而成功議價,或成就專案成果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會面臨到的挑戰之一。 然而,對有些人來說,最困難的並不是不知道如何開始溝通,而是常常表達的不夠具體,像我的同事H,有次曾經和主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相當有趣,是盤點20 項職場人最重要的軟硬技能,其中溝通能力榜上有名,如何減少溝通成本、達成高效合作、進而成功議價,或成就專案成果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會面臨到的挑戰之一。 然而,對有些人來說,最困難的並不是不知道如何開始溝通,而是常常表達的不夠具體,像我的同事H,有次曾經和主
Thumbnail
專案經理與工程師在工作上面對的挑戰和需求截然不同。專案經理需具備溝通、督促、認知及行政等四種核心能力,以便成功轉型。文章中舉例以生動的故事來說明這四種能力的重要性,並強調從工程師升遷為專案經理並非易事,需要不斷學習與努力。
Thumbnail
專案經理與工程師在工作上面對的挑戰和需求截然不同。專案經理需具備溝通、督促、認知及行政等四種核心能力,以便成功轉型。文章中舉例以生動的故事來說明這四種能力的重要性,並強調從工程師升遷為專案經理並非易事,需要不斷學習與努力。
Thumbnail
本文適合誰看 1.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在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穿梭進行說服工作的工作者。 2.想要在溝通當中展現出自己是擁有說服力的人。 3.想要提升向上管理能力的人。
Thumbnail
本文適合誰看 1.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在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穿梭進行說服工作的工作者。 2.想要在溝通當中展現出自己是擁有說服力的人。 3.想要提升向上管理能力的人。
Thumbnail
認知落差可能會對公司產生非常重大的負面影響。如果下屬無法理解領導者的指示或期望,將會影響工作的進展和結果。此外,這種誤解還可能導致情緒上的衝突和不滿,進而影響團隊的凝聚力和合作。因此,解決這種溝通問題是至關重要的。
Thumbnail
認知落差可能會對公司產生非常重大的負面影響。如果下屬無法理解領導者的指示或期望,將會影響工作的進展和結果。此外,這種誤解還可能導致情緒上的衝突和不滿,進而影響團隊的凝聚力和合作。因此,解決這種溝通問題是至關重要的。
Thumbnail
本文提供職場溝通技巧,教你如何運用「跨部門合作需求九宮格」改善跨部門溝通,建立「我在乎你的在乎」的心態,並透過案例說明如何有效溝通,達成雙贏局面。
Thumbnail
本文提供職場溝通技巧,教你如何運用「跨部門合作需求九宮格」改善跨部門溝通,建立「我在乎你的在乎」的心態,並透過案例說明如何有效溝通,達成雙贏局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