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家家族中9個小孩,最小的小孩甫上高中一年級,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晚上9點多到家。我問他的爸媽為什麼這麼晚回家?他的爸爸回答說要補習。我直覺回應:「為什麼高一就要補習?」他的媽媽連忙解釋,因為要考英文檢定,所以要補英文。
我的4位妯娌並沒有因為我堅持英文可以不用補習的理念,而跟隨我二個小孩的腳步共學及自學英文。就像年紀到了要吃綜合維他命一樣,大家都這樣做,也就跟著做。
話說女兒進入護理職場,雖沒有刻意提到語言能力,但時不時有國外來台就醫的病人會需要她用英語溝通。她的學姐聽了她的英語口語能力,對她說:「你媽媽的錢沒有白費!」
來大家分享一下所謂「錢沒有白費」是怎麼個花錢法!
先問一個問題,假如一個小孩從小學一年級到上大學學英文要花50-60萬元(先不論成效如何),你會選擇以下哪一種花錢的方法:
(1)每個月採定期定額的方式,從小學一年級補英文補到上大學。
(2)在高中時期去國外交換學生一學年(9個月)。
(3)每個階段要考檢定前去補衝刺班。
相信大部分的家長都是選(1)或(3),或者(1)+(3)。
我是幫女兒選(2),如果有(4)以上皆非,兒子則是(4)。無獨有偶,他們的英文一直到大學都是中高級程度,尤其是口說,與外國人的日常對談是沒有問題的。
選擇(2)的好處很多,除了可以練好英文之外,還有學會獨立、認識各國的朋友等等。壞處就是爸媽心臟要很強,你要隨時相信你的小孩在國外一切都平安無事,不然想像力會每天殺死你的細胞,讓你感到焦慮和煩惱。
選擇(4)一樣好處很多,你的花費是0元之外,英文的應用能力很強,不會只侷限在教科書。壞處則是從小學到國中階段,要每天跟孩子共學至少20分鐘,沒有耐心的爸媽千萬不要嚐試,否則一樣會讓你感到焦慮和煩惱。
聰明如你,你會選哪一個選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