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耗:與自己不必要的拉扯
蔡康永曾經形容,內耗就像是心裡住著兩個人:一個想要往前衝,另一個拼命拉住不放。結果,不但沒有走到目的地,還消耗了大半的力氣。
「其實,人生裡很多耗損,根本不是來自外界,而是來自我們自己。」他緩緩說著。
有時候,我們花了太多力氣在自我質疑:我這樣夠不夠好?別人會不會不喜歡我?我是不是做錯了? 這些問題像一張看不見的網,將人困在裡頭。
他提醒:「如果你已經很努力了,就不要再用力氣去懷疑自己。」
內耗,往往不會讓人變得更好,只會讓人失去享受當下的能力。真正的成長,不是無止境的自我批評,而是學會停下來,肯定已經完成的部分,並允許自己休息。
面對否定:不必每次都迎戰
談到「來自家人的否定」,蔡康永特別有感。他觀察到,很多人因為在乎親情的連結,總是選擇迎戰,急著證明自己,或急著回擊。
「可是,並不是所有否定都值得你反駁。」他語氣平靜卻堅定。
有時候,家人的否定,並不完全是針對你,而是他們自己的恐懼、焦慮或無力感的投射。
「當你理解這一點,你就會明白,不必把每句話都往心裡去。」

學會區分:哪些話值得放下,哪些話需要處理。當你不再急著迎戰,否定的力量就會減弱,而你也能將能量留給更重要的事情。
躺平:不是放棄,而是選擇
當被問到如何看待「躺平」,蔡康永笑著說:「躺平不是不負責任,而是一種選擇。」
他解釋,很多人把「躺平」當成消極的標籤,但其實,有時候「暫停」正是重新出發的必要準備。
「如果你發現努力沒有讓你更快樂,那麼,為什麼不能停下來?」

躺平,不是放棄人生,而是拒絕盲目的比較與競爭。它是一種對自己負責的方式:先確認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再選擇要不要再出發。
「真正的自由,不是被迫奔跑,而是能夠自在地選擇停與走。」
減少內耗的三個方法
蔡康永歸納了幾個簡單卻深刻的方向:
- 停止比較:人生沒有統一的賽道,別人的快慢與你無關。
- 學會放下:對於無法改變的否定,不必再反覆回想。
- 允許躺平:給自己一段時間休息,並不是失敗,而是給未來積蓄能量。
他說:「當你能做到這三件事,你會發現,心裡空出了很多自由的空間。」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擊下方的 愛心 💖,並加入會員。這樣一來,每當我有新的文章或分享,就能第一時間通知你,陪你一起走在成長與探索的路上!🚀
精選金句
- 「內耗,不會讓你變更好,只會讓你失去享受當下的能力。」
- 「不是所有的否定,都值得你迎戰。」
- 「躺平,不是放棄,而是選擇。」
- 「真正的自由,不是被迫奔跑,而是能自在地停與走。」
- 「別再用力氣去懷疑自己,因為你已經很努力了。」
- 「比較,是內耗最隱形的陷阱。」
- 「有些否定,不是針對你,而是對方的焦慮投射。」
- 「允許自己休息,是對人生最大的誠實。」
- 「停止自我批評,才有空間欣賞自己。」
- 「躺平,是給未來的自己積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