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

含有「心理諮商」共 244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如果要用人物比喻亞斯人,我覺得《小王子》的故事很適合。 即使不知道自己有亞斯特質,但有自覺的亞斯人,就像是「小王子」,會對關係有所苦惱和主動追尋,像孩子那樣好奇他人、探訪其他星球,在他的生命裡有玫瑰和狐狸,只是過度思考、不懂情緒。 而沒有自覺的亞斯人,像《小王子》故事裡那些小行星裡的國王
Thumbnail
撰文/ 徐維廷 諮商心理師 今天下雨了。心裡也被打濕了。 在下雨天,特別容易讓人陷入低落、遲滯、無力的情緒,有時候,那些你不敢說出口的話、藏得很深的痛,就會浮上來: ‧為什麼都是我? ‧為什麼是我生病? ‧為什麼我家沒錢? ‧我付出的還不夠嗎? ‧為什麼別人可以幸福我卻沒有? ‧我是
Thumbnail
撰文/ 徐維廷 諮商心理師 常見的諮商迷思 「我需要先把問題想清楚才能去諮商嗎?」 「如果我說得亂七八糟,會不會浪費心理師的時間?」 「諮商費用不便宜,我是不是要做好功課才划算?」 這些是許多人在考慮尋求心理諮商時的內心疑問。這些擔憂反映了社會大眾對諮商過程的常見誤解,也顯示出我們習慣用「效率
Thumbnail
性別,不一定要選邊站。 有人感覺自己是男性,也有女性的一面; 有人覺得自己介於兩者之間; 也有人每天的感受都不一樣。 這些經驗都屬於性別的光譜。 「非二元性別(Non-binary)」指的是不僅僅認同「男/女」其中一端; 「性別流動(Gender Fluid)」則代表性別認同會隨時間
Thumbnail
此文章探討了「禁羈關係」(kink),闡述其定義、心理學研究、在臺灣社群的發展,以及社會對其的誤解。文章強調「安全、理性、同意」的核心原則,並指出 kink 實踐者在關係中往往展現更高的自我覺察與溝通能力。同時,文章也提供心理諮商的觀點,協助讀者理解 kink 並非病態,而是親密關係多樣性的一部分。
Thumbnail
我忽然想起了她。她在哪裡呢? 也是這樣聽著別人的故事嗎? 人聲、風聲、海浪聲。 湛藍色的天空,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水彩畫。 白色的蠟筆是雲朵。 沾了水的水彩筆,恣意揮灑後,成了祥和的藍天。 風吹過,飄來淡淡的柑橘香。 我和艾莉絲一齊坐在樹蔭下。 她的眼眶紅紅的...
這次使用的一樣是我最喜歡的墨漬塔羅。 最近又重新拿起心理學的書本來閱讀,感覺過去那種悸動又重新回來了。 對於我來說,閱讀心理或諮商的書籍,讓我有種奇妙的被療癒感。 後來,我在Rogers的書《成為一個人》中看到了解答。 在閱讀時,我們與作者之間其實是透過文字連結,而產生一種交互作用的動態過程。 Ro
Thumbnail
「你一出生就是要來還錢的,你根本就是拖油瓶。」 人們時常講要開源、節流,但有一個觀點可以變相一次達成開源節流的目的,也就是:「對無形的事標上價格。」
Thumbnail
新聞故事 台中某客運公車司機遭女學生向媒體爆料,開車時伸手向女乘客揮舞疑似性騷擾。客運業者出來解釋,該司機年約50多歲,在公司任職4年,患有「亞斯伯格症」。曾多次被投訴態度有問題,包括向孕婦傻笑、做鬼臉,也曾開車時用廣播說「門口黃色區域不要站人,不然會出現靈異事件」等,嚇得民眾投訴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