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心好累?厭倦職場?別急著離職,3個行動幫自己找回工作意義
大家早,我是最愛和你一起讀商業好書的老查。對大多數人來說,工作是維持生存必要的基礎,它讓我們養家活口,買到想要的東西。然而,當工作讓你感到無聊、被低估,甚至覺得自己只是個可有可無的螺絲釘時,那種身心俱疲的感覺,往往比加班、被罵還要來得更痛。
根據 2024 年蓋洛普的一份全球職場報告,有 62% 的人對工作感到不投入,另外 15% 甚至會積極抗拒工作。這代表,七成以上的人雖然每天早上出門上班,但心早就不在工作上了。
面對這種困境,我們常會陷入自我懷疑的迴圈:「我到底在忙什麼?」 「是不是我把工作搞砸了?」「我不是不努力,但就是覺得自己好像可有可無。」 「難道我的人生,就只能接受一份不快樂的工作嗎?」這是很多 30、40 歲職場人心裡都不敢說出口的困惑。絕對不是!並非只有少數幸運的人才能擁有「有意義」的工作,成就感不見得是公司、同事給你的,而是你自己帶到工作中的。即使你的工作本身看起來很無聊,你還是有辦法為它創造出意義。
當工作讓你感到麻木,會發生什麼事?
當我們在工作上感到不滿意,那種負面情緒就像病毒一樣,會滲透到生活的各個層面。它會影響你的自信心、人際關係,甚至讓你對生活失去熱情。
諷刺的是,越是沒有成就感,我們就越容易在工作上表現得更差。因為工作上的不滿,會形成負向的迴圈:不滿足=觸發內在焦躁
當我們覺得任務很無聊、主管不重視、或後悔沒早點轉職時,內心會湧現一種「逃離」的衝動,於是開始滑手機、逛網購、瘋狂查看社群訊息,卻對正事提不起勁。久而久之,這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 你覺得工作無聊,所以開始分心。
- 你分心導致工作進度落後,必須用下班時間來補。
- 你的私人時間被犧牲,變得更累、更不快樂。
- 因為表現不佳,你覺得自己不滿足,進而更加分心。
一整天下來,明明很忙,卻什麼都沒完成,只能晚上加班、壓縮私人生活,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能力不夠。你不僅不喜歡你的工作,還覺得自己做得不好。這種自我否定的感覺,會讓人離快樂越來越遠。要打破這個迴圈,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成就感,到底從哪裡來?
成就感不是工作給你的,是你自己創造的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找到一份好工作,你的人生就會幸福快樂。」這種觀念讓我們認為工作能為我們帶來目標、意義和幸福。但這其實是來自於西方文化強調個人主義,追求個人的成功和自我實現(你努力,你就值得擁有更多)。然而,如果你把人生的意義,完全寄託在工作上,那麼當工作不如預期時,失落感就會特別強烈。
但「工作 = 人生意義」不是唯一解答。如果成就感是一種思維建構,那麼我們就可以透過改變心態,來自己創造它。你不需要藉由一份完美的工作,來定義你的價值。
改變心態:從「工作能給我什麼」到「我能為工作帶來什麼」
沒有任何一份工作是完美的。即使是你的夢想職業,沒有任何一份工作是完美的。成就感不是你「找到」的東西,而是你自己「創造」的東西。
如果你現在對工作感到不滿意,別再問:「為什麼我的工作沒有讓我感到滿足?」而是開始問:「我該怎麼為我的工作,創造出意義?」有兩個方法,可以幫你找回對工作的正向感受:
步驟一:重新對焦「你在意的是什麼」——用價值觀重新定義角色
價值觀,是我們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是行為背後的指導原則。可以思考三個面向:我自己、我的人際關係,以及我的工作。問自己一個問題:「這份工作,讓我實踐了我在意的價值觀嗎?」,例如:
- 我重視獨立性:這份工作是否給我足夠的空間?
- 我重視貢獻感:這個角色是否有幫助他人、改善事情?
- 我重視創造力:我有沒有機會提出新想法、主導專案?
即使你不喜歡工作中的某些部分,但只要它符合你重視的某個價值,你就有可能為自己找回動力。我認識一位在科技業做 PM 的朋友,原本覺得每天追進度很煩躁。後來她發現,這份工作其實在實現她「協助他人成功」的價值觀——幫助工程師順利完成專案、讓產品如期上線。這個新的思考框架讓她重新燃起工作熱忱。
步驟二:用遊戲化思維,讓工作有點「好玩」
喬治亞理工學院伊恩博戈斯特教授在《Play Anything》書中提到:「樂趣來自於用新的方式處理熟悉的情況。」有時候,問題不是工作太糟,而是太無聊。當一個專案或任務缺乏挑戰性,或是讓你感到厭煩時,你可以問自己:「如果把這件事當成一個小遊戲,我要怎麼為它注入一點樂趣?」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做法:
- 計時挑戰: 試著追蹤自己完成某項任務的速度,想辦法打破紀錄。
- 創造小實驗: 試著用新的工具或方法處理老問題。
- 學習新技能: 主動嘗試一項新技能,應用在原本的任務上。
- 每週小優化: 找出一個你可以改善的工作流程,並動手調整它。
當為工作注入一點創意和挑戰時,它也會變得有趣起來。就像打遊戲升級一樣,你會開始從枯燥任務中找出破關的成就感。比如說,如果你是做報表的,可以挑戰自己用 Excel 新功能把報表製作時間從2小時縮短到1小時;如果你是客服,可以嘗試用不同的回應方式,看哪種最能讓客戶滿意。
結語:你可以為自己改變工作的定義
別讓社會對「工作」的定義框住你。這份工作未必是你夢寐以求的,但你仍可以透過:
- 對齊你重視的價值
- 找到屬於你的小挑戰與小樂趣
來為工作注入意義,找回自己的掌控感。
下一步行動計畫
可以立即開始的三個行動
1. 價值觀盤點
- 列出你的核心價值觀
- 找出工作中至少 3 個可以實現這些價值的機會
2. 設定一個小挑戰
- 選擇一個經常做但覺得無聊的任務
- 為它設定一個有趣的挑戰目標
3. 每日意義感檢視
- 下班前問自己:「今天的工作如何實現了我的價值觀?」
- 至少記錄一個工作中正面的發現
工作意義感不是一種天賦,而是一種可以培養的能力。就像學習任何技能一樣,需要持續的練習和調整。每個人都可以學會在現有的工作中創造意義,不論在什麼職位上,都能找到前進的動力,最重要的是,開始行動!
對你來說,工作中獲得最重要的價值是
------------------------------
我是 vocus 官方主題專家——老查,歡迎追蹤、加入我的沙龍!
💡 vocus 近期主題活動
- 👻 「鬼點子速速前,來 vocus 慶中元」活動:鬼抓人創作接力,普渡購物金送給你!
- 膽小慎入!👉鬼片大集合
💡 想成為官方主題專家?歡迎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