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裁員潮來了!2025年,我們的飯碗還保得住嗎?成為職場搶手人才的生存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第一槍響起:AI真的開始讓大家失業了

因應AI發展,裁員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2025年9月,這件事更進一步上演!

雲端軟體巨頭Salesforce的執行長Marc Benioff於8月30日接受Podcast訪談時公開證實,他們砍掉了大約4,000個客服工作,原因很直接:AI做得又快又好,不再需要那麼多人了。

更讓人震驚的是,他不但不覺得可惜,還在訪談中開心地說,這是「過去九個月來最令人興奮的事」。這句話點醒了所有人:在高層眼裡,如果可以用AI取代人力來降低成本,會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商業勝利

這股浪潮不只發生在Salesforce:

  • 亞馬遜(Amazon):老闆警告員工,有了AI,很多現在的工作未來將不再需要人力。
  • 甲骨文(Oracle):裁員時直接告訴員工,這是因為公司要轉向AI技術並節省開支。

數據也證明了這點。光是2024到2025年,科技業就有將近20萬人被裁員

有趣的是,很多公司把裁員說成是「AI轉型」,這不只是為了省錢,更是演給華爾街看的一場大戲。當老闆們宣布裁員,同時又說要把資源投入AI,投資人就會很開心,覺得這家公司有效率、有未來;所以,即使自家AI產品還沒那麼神,先裁員再說,既能安撫股東,又能展現跟上時代的決心。


AI不是萬能天神,它有三個天生的致命傷

在一片焦慮中,我們得先冷靜下來,看清楚AI的弱點,搞懂AI做不到什麼,才能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裡。

AI會「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AI幻覺

AI最大的問題是它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它像個超級厲害的模仿高手,透過分析海量資料來猜測下一個最可能的字詞,但它沒有真正的「理解」能力。所以它可能會寫出看似專業卻包含假資訊的報告,或在法律文件裡引用根本不存在的案例,產生一些看似合理的錯誤;要揪出這種「聰明的錯誤」,目前還是需要具備專業知識的人類專家來做最終把關。

AI容易有「偏見」,而且沒創意

餵給AI什麼資料,它就會變成什麼樣子:如果訓練它的資料本身就有偏見,那AI就會變成一個有偏見的機器。一個經典的例子是亞馬遜曾開發的招聘AI,由於其訓練數據主要來自過去十年的男性履歷,該系統學會了針對男性特質的選拔,變成女性候選人難以競爭,導致這系統最終不得不被棄用 。

同時,AI只會模仿和重組過去的東西,很難產生驚天動地的原創想法。如果未來網路上充斥著AI生成的內容,我們的文化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單一、無聊。

除了上述資料偏見以外,演算法偏見與人類決策偏見也是AI在訓練階段會形成的常見問題。

AI是「狀況外」的工具人|缺乏脈絡理解

AI最根本的弱點是,它只懂「怎麼做」,卻不懂「為什麼要這麼做」:它可以幫工程師寫程式碼,卻不理解整個軟體的架構和商業目標,導致許多細節無法對齊目標;現階段的AI就像一個很會解題但不知道為何而戰的士兵,它需要人類指揮官不斷調整,並賦予它方向和意義。

總結一下:AI很會算,但它沒有判斷力、沒有道德感,更沒有真正的創造力。而這些AI的弱點,正好就是我們人類最珍貴的超能力。


我們的價值在哪?那些AI學不會的人類超能力

當重複性的工作都被AI包辦後,真正值錢的反而是現在看起來不見得優先,但充滿「人性」的技能。

高層次的思考能力

AI提供資訊與執行力,人賦予洞察與行動策略

    • 批判性思考:這讓我們成為「AI的監督者」。當AI給我們一份資料時,要像偵探一樣反問:「這真的嗎?來源可靠嗎?有沒有別的可能?」不是全盤接受,而是懂得質疑、分析、評估、推理和判斷,請AI去找到其他相關的可能資料與分析,由人類來做最後判斷與授權。
    • 策略性思考:這是在複雜、動態的環境中,理解各個部分如何相互關聯,並預見決策的長遠影響的能力。股神巴菲特的傳奇副手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以其「逆向思考」聞名,他總會反問「如果要毀掉這家公司,我該怎麼做?」以避免思維盲點。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也會透過不斷追問來協助團隊探索未曾意識到的問題 。這種超越單一數據點、洞察全局的系統思維,是人類獨有的高階認知能力,也是領導者和策略家們的核心價值所在。

真正的創造力

真正的創意來自於對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情感連結

AI能「生成」酷似梵谷風格的畫,但它創造不出梵谷。真正的創意,就像是Nike當初的「Just Do It」口號,這是來自於對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情感連結,也是源於對人類情感、文化脈絡和深層渴望的洞察;這種打動人心的力量,是冰冷的演算法算不出來的。

與人連結的能力

AI是冰冷的程式碼,但團隊合作需要溫暖的人心

AI是高效的工具,但它無法建立信任、激勵團隊、安撫客戶。在職場上,溝通、同理心、領導力這些與人互動的能力,會變得空前重要:AI是冰冷的程式碼,但團隊合作需要溫暖的人心現實中難做的不一定是事情本身,更難的常常是處理人的情緒,畢竟AI再厲害,最後拍板定案的都是人類,人與人間的溝通環結,是很難被取代的一個情境。

職涯安全感取決於工作內容有多難被AI取代,或許越需要人性、策略和創造力的工作,就越有價值

raw-image

別跟AI搶飯碗,把它當成你的「神隊友」

未來不是人跟機器的戰爭,而是懂得跟機器合作的人,淘汰掉那些不懂得合作的人。

各行各業的成功案例

    • 醫療業:AI當醫生的「鷹眼」。AI快速掃描醫療影像,標出可疑病灶,再由人類醫生憑藉經驗做最後診斷,準確率和效率都大幅提升。
    • 法律業:AI當律師的「超強法務助理」。過去律師團隊要花幾百小時看文件,現在AI幾分鐘就能完成初步篩選,成本降低80%。
    • 金融業:AI當理專的「超級大腦」。AI幫助理專快速從海量資料中找到最適合客戶的建議,讓服務更即時、更精準。

新的就業版圖:從程式設計師到指揮家

別只擔心舊工作消失,看看這些AI時代才有的新機會!但需要開始養成相關素養~

raw-image

未來最搶手的人才,一種是懂得用AI的「混合型專家」(例如:懂指揮AI工作的律師或醫療分析師),另一種是管理AI本身的「元專家」(例如:AI倫理長或AI訓練師)。

「元專家」(Meta-Expert)指的是不直接使用AI來完成某個特定領域任務,而是專注於「管理、治理、監督和優化」整個人機協作系統的專家。因此,「元專家」就是「關於專家的專家」或「管理專家系統的專家」。

個人行動計畫:不會被淘汰的4步驟練習

Salesforce的大量裁員是個警鐘,不想成為下一個,可以馬上開始練習做這四件事:

一、幫我們的工作做個「體檢」

怎麼做:拿張紙,寫下每天在做的大小事。哪些是重複、有固定流程的(危險區)?哪些需要創意、策略和溝通(安全區)?

為什麼:看清楚風險在哪,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進化。

二、從AI的「使用者」,升級成AI的「管理者」

怎麼做:把AI當成一個能力很強但沒工作經驗的實習生,要學會給它下達精準的指令,並且批判性地檢查它交出來的成果,而不是照單全收。

為什麼:只會操作AI卻無腦接受成果的人會被取代,但懂得管理和監督AI的人,才是AI時代真正需要的人才。

三、刻意投資那些「AI學不會」的事

怎麼做:主動爭取需要領導團隊、複雜談判、公開演講或腦力激盪的專案,去上一些溝通、談判或創意思考的課程,因為這些技能需要時間累積與練習。

為什麼:市場正在為這些純人類技能支付高價。你必須有意識地累積這些無形資產。

四、持續不斷的去練習與學習

怎麼做:愛沙尼亞、芬蘭這些先進國家,已經把AI素養和批判性思考納入國民教育。我們也要把「終身學習」當成每天的功課,而不是偶爾才做的事;然後練習把危險區的工作交給AI去做,想辦法空出的時間來投資安全區的技能。

為什麼:在這個時代,靜止不動就等於退步。持續學習和適應,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結論:別當礦坑裡的金絲雀,要當新時代的領航員

被裁掉的那4,000個職位,就像是煤礦坑裡對瓦斯最敏感的金絲雀,它們是最早倒下的一批,已預示著危險的到來;我們就像正準備要進入AI礦坑的工人,要因應礦坑裡已知的變化,以免跟金絲雀一樣被淘汰。

raw-image


我們需要把目標從原本工人智慧系統裡的一顆螺絲釘,想辦法轉型成為能夠設計和指揮人工智慧工作的人,並且持續強化身為人之優勢與價值:這樣一來,AI浪潮將不再是職涯上的威脅,而會轉變成站上浪頭的機會。



透過NotebookLM影片摘要功能了解本篇文章


透過收聽Podcast了解這篇文章

Sound On & KKBOX & Spotify


延伸閱讀

AI 接走低階工作,開發者如何應對——新手要懂策略、老手要懂設計,TechOrange 科技報橘,20250904

你的工作真的安全嗎?AI 來勢洶洶致美國軟體開發職缺指數驟減近 70%!未來職場必備核心競爭力全解析,陶韻智,FUTURE COMMERCE 未來商務,20250903

孫悟空大戰AI三回合夏青青 ,夏青青說文解字/方格子,20250823

AI 正式打卡上班:紐約梅隆銀行的數位員工已經在寫程式、處理金流,方格子,20250702

批判性思考 : 在AI 時代中愈顯珍貴的能力Wang Ying ,方格子,20250604

打造AI 時代職場人士必備的軟技能|專家論點【鄭緯筌Vista】,科技島,20250317

【工程師只是第一批】AI 職位替代會慢慢開始並突然爆發,企業如何因應?,TechOrange 科技報橘,2025040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維那思的異想世界
9會員
96內容數
這裡分享維那思的日常與異想
2025/09/02
OpenAI 推出革命性的 GPT-Realtime,這個技術,讓對話流暢到就像跟真人聊天。能直接「聽懂聲音」,不再需要繁瑣的文字轉換,甚至能捕捉你的語氣和笑聲! 這不只是升級,而是AI從冰冷工具變身為有溫度夥伴的開始。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正在真實上演。
Thumbnail
2025/09/02
OpenAI 推出革命性的 GPT-Realtime,這個技術,讓對話流暢到就像跟真人聊天。能直接「聽懂聲音」,不再需要繁瑣的文字轉換,甚至能捕捉你的語氣和笑聲! 這不只是升級,而是AI從冰冷工具變身為有溫度夥伴的開始。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正在真實上演。
Thumbnail
2025/08/28
AI單次查詢耗能已與Google搜尋無異,請放心使用;但訓練強大的AI的過程卻是吞噬能源的巨獸,為了訓練更強大的模型,能源可能是真正重要的關鍵之一,正在引發一場決定未來霸權的全球競賽。 本文將為你揭開AI能源成本的驚人真相,以及你看不到正在開打的巨瓦級能源戰場。
Thumbnail
2025/08/28
AI單次查詢耗能已與Google搜尋無異,請放心使用;但訓練強大的AI的過程卻是吞噬能源的巨獸,為了訓練更強大的模型,能源可能是真正重要的關鍵之一,正在引發一場決定未來霸權的全球競賽。 本文將為你揭開AI能源成本的驚人真相,以及你看不到正在開打的巨瓦級能源戰場。
Thumbnail
2025/08/22
祖克伯高調喊話要打造「超級智慧」,卻在短短數月內宣布拆分實驗室,還傳出有人要走人! 新人超高年薪 → 老員工覺得資源被搶 投資人大撒幣 → 現在卻看不到成果 這會不會是下一個「元宇宙翻版」? 🤔
Thumbnail
2025/08/22
祖克伯高調喊話要打造「超級智慧」,卻在短短數月內宣布拆分實驗室,還傳出有人要走人! 新人超高年薪 → 老員工覺得資源被搶 投資人大撒幣 → 現在卻看不到成果 這會不會是下一個「元宇宙翻版」?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別怕被取代?專家:AI 將成 Z 世代求職、升遷利器 確實,隨著生成式AI的興起,許多人開始擔心這可能會對勞動市場造成影響。 然而,專家指出,如果Z世代能夠學會利用AI,這將有助於他們在求職和職業晉升方面獲得優勢。 根據CNBC報導,Slack的Workforce Lab進行的調查
Thumbnail
別怕被取代?專家:AI 將成 Z 世代求職、升遷利器 確實,隨著生成式AI的興起,許多人開始擔心這可能會對勞動市場造成影響。 然而,專家指出,如果Z世代能夠學會利用AI,這將有助於他們在求職和職業晉升方面獲得優勢。 根據CNBC報導,Slack的Workforce Lab進行的調查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AI崛起和財務自由對於未來的職場和個人生活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AI取代工作和財務超前部屬的必要性,以及存錢和開源的重要性。在未來,人們需要適應新技術和技能,並且明智地進行投資,以實現財務自由。
Thumbnail
AI崛起和財務自由對於未來的職場和個人生活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AI取代工作和財務超前部屬的必要性,以及存錢和開源的重要性。在未來,人們需要適應新技術和技能,並且明智地進行投資,以實現財務自由。
Thumbnail
高盛經濟學家在2023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AI的進步可能導致全球約三億個全職工作遭到自動化取代,同年5月,美國八萬名失業人口中,有4,000名是因為工作被AI取代。
Thumbnail
高盛經濟學家在2023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AI的進步可能導致全球約三億個全職工作遭到自動化取代,同年5月,美國八萬名失業人口中,有4,000名是因為工作被AI取代。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