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覺察|優化人生
人生起點|覺察與接納
18
免費公開
房間資訊
聚焦於自我探索與內在成長。我們從覺察自身情緒、行為模式與信念開始,學習如何接納自己的優缺點,進而建立更穩固的自我認同。這是一個關於理解、包容與轉化的旅程,幫助我們在生命的起點或轉折處,以更清晰的視角迎接未來的挑戰與機會。
全部
全部
全部類型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
最新發佈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6/14
選擇困難,不是因為選項太多,而是怕選錯
你有過這樣的時候嗎? 面對兩個都不錯的選項時,反而卡住了好幾天。 不是因為選項不夠清楚,也不是不想做決定, 而是——「怎麼選,都覺得有點怕後悔。」 很多人以為我們猶豫,是因為選項太多太好。 從心理學來探討更深層的原因: 我們在意的不是「選擇本身」,而是—— 選了之後萬一不夠好
#
大腦
#
心理學
#
心理
1
1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6/14
選擇困難,不是因為選項太多,而是怕選錯
你有過這樣的時候嗎? 面對兩個都不錯的選項時,反而卡住了好幾天。 不是因為選項不夠清楚,也不是不想做決定, 而是——「怎麼選,都覺得有點怕後悔。」 很多人以為我們猶豫,是因為選項太多太好。 從心理學來探討更深層的原因: 我們在意的不是「選擇本身」,而是—— 選了之後萬一不夠好
#
大腦
#
心理學
#
心理
1
1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6/06
助人為樂的另一面:你的善意其實藏著「優越感」
有時我們幫助別人,是因為我們真的想做點什麼?還是想證明自己「還不錯」? 我曾經在給同事建議時,發現自己語氣裡帶著「你應該聽我的」,那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姿態。當下我有些遲疑,也有點羞愧,才驚覺,原來我的幫助裡,也藏著一點點想證明自己的成分。 這不是壞事。 只是值得我們再多想一層: 我們的善意,是不
#
善意
#
責任
#
學習
1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6/06
助人為樂的另一面:你的善意其實藏著「優越感」
有時我們幫助別人,是因為我們真的想做點什麼?還是想證明自己「還不錯」? 我曾經在給同事建議時,發現自己語氣裡帶著「你應該聽我的」,那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姿態。當下我有些遲疑,也有點羞愧,才驚覺,原來我的幫助裡,也藏著一點點想證明自己的成分。 這不是壞事。 只是值得我們再多想一層: 我們的善意,是不
#
善意
#
責任
#
學習
1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5/29
別再委屈自己!照顧好自己,才能擁有穩定的關係
你是否曾經在一段關係中不斷付出,卻逐漸感到疲憊甚至迷失?是否曾在考慮自己的需求時,忍不住懷疑:「這樣會不會太自私?」在許多關係裡,特別是親密關係、家庭或工作團隊中,「為他人著想」似乎是一種美德,而「照顧自己」卻常被誤解為逃避、冷漠或不負責任。 但事實恰恰相反——照顧好自己,其實是一種高度的自我覺察
#
心理學
#
心理
#
大腦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5/29
別再委屈自己!照顧好自己,才能擁有穩定的關係
你是否曾經在一段關係中不斷付出,卻逐漸感到疲憊甚至迷失?是否曾在考慮自己的需求時,忍不住懷疑:「這樣會不會太自私?」在許多關係裡,特別是親密關係、家庭或工作團隊中,「為他人著想」似乎是一種美德,而「照顧自己」卻常被誤解為逃避、冷漠或不負責任。 但事實恰恰相反——照顧好自己,其實是一種高度的自我覺察
#
心理學
#
心理
#
大腦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5/25
內心的掙扎:為什麼我們在幫助他人時會猶豫?
你是否曾在街頭看到乞討者而停下腳步,內心浮現「我是不是該給他一點錢?」或在捷運上身體不適,卻在博愛座前猶豫,因為你還不夠老、不夠明顯需要幫助?又或者看見有人蜷縮街頭,你的心不禁一揪,卻也感到一絲無力? 這些念頭與糾結,其實背後蘊含著我們對「責任」、「價值」與「道德」的內在建構。 心理學觀點:社會
#
大腦
#
心理
#
焦慮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5/25
內心的掙扎:為什麼我們在幫助他人時會猶豫?
你是否曾在街頭看到乞討者而停下腳步,內心浮現「我是不是該給他一點錢?」或在捷運上身體不適,卻在博愛座前猶豫,因為你還不夠老、不夠明顯需要幫助?又或者看見有人蜷縮街頭,你的心不禁一揪,卻也感到一絲無力? 這些念頭與糾結,其實背後蘊含著我們對「責任」、「價值」與「道德」的內在建構。 心理學觀點:社會
#
大腦
#
心理
#
焦慮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5/20
正念練習的迷思與實踐:別讓正念變成新的壓力來源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聽到「正念」這個詞,無論是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還是正念思考(Mindful Thinking),都被推崇為現代人壓力管理與情緒穩定的利器。然而,很多人在實踐正念時,卻不小心走偏,導致效果不如預期。 心理學觀點:正念不是「讓自己冷靜下來」
#
心理
#
大腦
#
情緒
3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5/20
正念練習的迷思與實踐:別讓正念變成新的壓力來源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聽到「正念」這個詞,無論是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還是正念思考(Mindful Thinking),都被推崇為現代人壓力管理與情緒穩定的利器。然而,很多人在實踐正念時,卻不小心走偏,導致效果不如預期。 心理學觀點:正念不是「讓自己冷靜下來」
#
心理
#
大腦
#
情緒
3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5/06
心理拉筋:你的創傷復原之路,速度不是重點,重點是看見自己的每一步
你是否曾經在經歷創傷後,看著身邊的人好像「恢復得很快」,而對自己的慢慢復原感到自責或焦慮?或許你也曾經被說過「不要再想了」「怎麼還沒走出來?」但其實,心理的復原力就像身體的柔軟度一樣——每個人天生不同,卻都可以透過練習與支持慢慢變得更有彈性。 心理學觀點:創傷與復原力的差異性 創傷(trauma
#
心理
#
大腦
#
心理學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5/06
心理拉筋:你的創傷復原之路,速度不是重點,重點是看見自己的每一步
你是否曾經在經歷創傷後,看著身邊的人好像「恢復得很快」,而對自己的慢慢復原感到自責或焦慮?或許你也曾經被說過「不要再想了」「怎麼還沒走出來?」但其實,心理的復原力就像身體的柔軟度一樣——每個人天生不同,卻都可以透過練習與支持慢慢變得更有彈性。 心理學觀點:創傷與復原力的差異性 創傷(trauma
#
心理
#
大腦
#
心理學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4/28
壓力、情緒和腸胃健康:探索你體內的第二個大腦
壓力、情緒與腸胃健康的微妙連結 你是否曾在緊張時感到胃痛,或在悲傷時完全沒胃口?這可不是單純的心理作用,而是你體內的第二個大腦——腸道神經系統(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正在默默回應你的情緒。 腸道為什麼被稱作「第二個大腦」? 我們的腸道擁有超過一億個神經元,數量
#
心理
#
大腦
#
情緒
1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4/28
壓力、情緒和腸胃健康:探索你體內的第二個大腦
壓力、情緒與腸胃健康的微妙連結 你是否曾在緊張時感到胃痛,或在悲傷時完全沒胃口?這可不是單純的心理作用,而是你體內的第二個大腦——腸道神經系統(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正在默默回應你的情緒。 腸道為什麼被稱作「第二個大腦」? 我們的腸道擁有超過一億個神經元,數量
#
心理
#
大腦
#
情緒
1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4/15
當你為角色流淚,其實是你心中某個角落在說話
你是否曾經在看電影、影集或小說時,為某個角色的命運而潸然淚下?也許是一段遺憾的親情、一場來不及表白的愛情,或是一個終於被理解的角色。這些眼淚,往往不是因為角色本身,而是他們喚起了你內在某個被遺忘、忽視或壓抑的情感。 心理學觀點:投射與共鳴 心理學中的「投射」(projection)與「情感共鳴」
#
心理
#
大腦
#
心理學
3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4/15
當你為角色流淚,其實是你心中某個角落在說話
你是否曾經在看電影、影集或小說時,為某個角色的命運而潸然淚下?也許是一段遺憾的親情、一場來不及表白的愛情,或是一個終於被理解的角色。這些眼淚,往往不是因為角色本身,而是他們喚起了你內在某個被遺忘、忽視或壓抑的情感。 心理學觀點:投射與共鳴 心理學中的「投射」(projection)與「情感共鳴」
#
心理
#
大腦
#
心理學
3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4/13
情緒不是弱點,而是內在智慧的語言:從遊戲到人生的情緒管理
我們常說,情緒是人的弱點。但事實上,從心理學與腦科學的角度來看,情緒是一種極其珍貴的內在機制,它存在的目的,不是讓我們混亂,而是提醒我們:「有些事對你很重要。」 為什麼我們在遊戲中會這麼情緒化? 你是否曾在一場遊戲中情緒失控?或許是對隊友的表現不滿、或是輸了比賽後感到懊惱甚至憤怒。明明只是一場遊
#
心理
#
心理學
#
大腦
1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4/13
情緒不是弱點,而是內在智慧的語言:從遊戲到人生的情緒管理
我們常說,情緒是人的弱點。但事實上,從心理學與腦科學的角度來看,情緒是一種極其珍貴的內在機制,它存在的目的,不是讓我們混亂,而是提醒我們:「有些事對你很重要。」 為什麼我們在遊戲中會這麼情緒化? 你是否曾在一場遊戲中情緒失控?或許是對隊友的表現不滿、或是輸了比賽後感到懊惱甚至憤怒。明明只是一場遊
#
心理
#
心理學
#
大腦
1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4/11
別讓能力綁架你的人生:如何擺脫「能者多勞」的陷阱,找回自我價值
現代社會常將「能力」視為衡量價值的指標,但過度付出可能導致耗竭。文章探討「能者多勞」的陷阱,並從心理學、腦科學角度說明能力與自我價值的關係,分享案例及方法,引導讀者學習珍惜自我價值,設定界線,並發展非績效導向的興趣。
#
心理
#
心理學
#
職場
2
14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4/11
別讓能力綁架你的人生:如何擺脫「能者多勞」的陷阱,找回自我價值
現代社會常將「能力」視為衡量價值的指標,但過度付出可能導致耗竭。文章探討「能者多勞」的陷阱,並從心理學、腦科學角度說明能力與自我價值的關係,分享案例及方法,引導讀者學習珍惜自我價值,設定界線,並發展非績效導向的興趣。
#
心理
#
心理學
#
職場
2
14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28
知道自己的價值,選擇就變多了
我們常常以為,人生的選擇是外在條件決定的:學歷、背景、人脈、運氣。但心理學告訴我們,其實內在的自我價值感,才是影響選擇多少的關鍵。當一個人真正認識並肯定自己的價值,他會發現,過去看似沒有選擇的情境,其實充滿了可能性。 自我價值與選擇的關係 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自我效能感」(self-effi
#
自我成長
#
人際關係
#
心理
2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28
知道自己的價值,選擇就變多了
我們常常以為,人生的選擇是外在條件決定的:學歷、背景、人脈、運氣。但心理學告訴我們,其實內在的自我價值感,才是影響選擇多少的關鍵。當一個人真正認識並肯定自己的價值,他會發現,過去看似沒有選擇的情境,其實充滿了可能性。 自我價值與選擇的關係 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自我效能感」(self-effi
#
自我成長
#
人際關係
#
心理
2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26
你真的沒生氣?還是不敢面對內心的聲音?
你是否遇過這樣的人——當你察覺到他的語氣變了、臉色沉了,甚至動作變得僵硬,但當你問他「你生氣了嗎?」他卻回答:「沒有。」然而,他的態度卻顯示出明顯的不悅,甚至開始冷淡、不願交談。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其實有很多可能的解釋,它或許關乎一個人的情緒覺察能力,也可能涉及文化與習慣,甚至與個人成長背景有關。
#
學習
#
人際關係
#
自我成長
2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26
你真的沒生氣?還是不敢面對內心的聲音?
你是否遇過這樣的人——當你察覺到他的語氣變了、臉色沉了,甚至動作變得僵硬,但當你問他「你生氣了嗎?」他卻回答:「沒有。」然而,他的態度卻顯示出明顯的不悅,甚至開始冷淡、不願交談。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其實有很多可能的解釋,它或許關乎一個人的情緒覺察能力,也可能涉及文化與習慣,甚至與個人成長背景有關。
#
學習
#
人際關係
#
自我成長
2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24
工作與生活的迷失:如何找回真正的幸福?
我們努力工作,為了讓生活更好,但為何常常發現自己被工作吞噬,反而失去了原本的生活? 迷失的現象:當「工作」變成了全部 在心理學中,有一種現象稱為「隧道視野效應」(Tunnel Vision Effect),指的是當人們專注於某件事情時,會忽略周圍其他重要的事物。這種現象在職場中特別明顯,當我們全
#
自我成長
#
學習
#
心理學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24
工作與生活的迷失:如何找回真正的幸福?
我們努力工作,為了讓生活更好,但為何常常發現自己被工作吞噬,反而失去了原本的生活? 迷失的現象:當「工作」變成了全部 在心理學中,有一種現象稱為「隧道視野效應」(Tunnel Vision Effect),指的是當人們專注於某件事情時,會忽略周圍其他重要的事物。這種現象在職場中特別明顯,當我們全
#
自我成長
#
學習
#
心理學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23
焦慮是人類的本能,但我們該關注的是背後的原因
焦慮,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部分。它像是一道警報,提醒我們可能的危險,促使我們採取行動,為未來做好準備。然而,在現代社會中,焦慮往往成為我們的負擔,使我們困在無止境的擔憂中,無法自拔。 焦慮的本質:它為何存在? 心理學上,焦慮是一種對於未來不確定性的預期反應。進化心理學認為,焦慮幫助我們的祖先在危險
#
人際關係
#
學習
#
情感
2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23
焦慮是人類的本能,但我們該關注的是背後的原因
焦慮,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部分。它像是一道警報,提醒我們可能的危險,促使我們採取行動,為未來做好準備。然而,在現代社會中,焦慮往往成為我們的負擔,使我們困在無止境的擔憂中,無法自拔。 焦慮的本質:它為何存在? 心理學上,焦慮是一種對於未來不確定性的預期反應。進化心理學認為,焦慮幫助我們的祖先在危險
#
人際關係
#
學習
#
情感
2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19
情緒穩定的人,更享受一個人生活
在這個社交媒體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似乎被灌輸一種觀念——熱鬧才是正常,孤獨則代表著缺失。然而,心理學研究顯示,那些情緒穩定、自我調節能力強的人,往往更能從獨處中獲得滿足與快樂。這究竟是為什麼? 情緒穩定如何影響獨處體驗? 情緒穩定(Emotional Stability)是人格五大特質之一,與神
#
人際關係
#
學習
#
自我成長
3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19
情緒穩定的人,更享受一個人生活
在這個社交媒體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似乎被灌輸一種觀念——熱鬧才是正常,孤獨則代表著缺失。然而,心理學研究顯示,那些情緒穩定、自我調節能力強的人,往往更能從獨處中獲得滿足與快樂。這究竟是為什麼? 情緒穩定如何影響獨處體驗? 情緒穩定(Emotional Stability)是人格五大特質之一,與神
#
人際關係
#
學習
#
自我成長
3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18
我不需要假裝一切都好:擁抱真實的自己
現代社會似乎推崇一種「我很好」的文化。社群媒體上,人人都在展現自己最光鮮亮麗的一面;職場中,沒有人願意顯露自己的疲憊與困惑。我們努力向外界證明自己過得很好,但在獨處時,卻可能感到焦慮、疲憊,甚至懷疑自己不夠好。 事實上,我們不需要假裝一切都好。接受自己的低潮,正是通往心理健康的重要一步。 當「別
#
人際關係
#
學習
#
自我成長
1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18
我不需要假裝一切都好:擁抱真實的自己
現代社會似乎推崇一種「我很好」的文化。社群媒體上,人人都在展現自己最光鮮亮麗的一面;職場中,沒有人願意顯露自己的疲憊與困惑。我們努力向外界證明自己過得很好,但在獨處時,卻可能感到焦慮、疲憊,甚至懷疑自己不夠好。 事實上,我們不需要假裝一切都好。接受自己的低潮,正是通往心理健康的重要一步。 當「別
#
人際關係
#
學習
#
自我成長
1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16
為什麼我們越滑手機越焦慮?科學告訴你真相!
現代人幾乎人手一機,從早晨睜開眼睛開始,就習慣性地拿起手機,查看訊息、瀏覽新聞、滑動社群媒體。這種無時無刻的連結,雖然讓我們感覺與世界同步,卻也悄悄地帶來了一種難以察覺的焦慮感。 你是否曾經在無意識間反覆檢查手機,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找什麼?或者,一刷社群就停不下來,最後卻覺得內心更不安?這些現象其
#
學習
#
自我成長
#
大腦
2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16
為什麼我們越滑手機越焦慮?科學告訴你真相!
現代人幾乎人手一機,從早晨睜開眼睛開始,就習慣性地拿起手機,查看訊息、瀏覽新聞、滑動社群媒體。這種無時無刻的連結,雖然讓我們感覺與世界同步,卻也悄悄地帶來了一種難以察覺的焦慮感。 你是否曾經在無意識間反覆檢查手機,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找什麼?或者,一刷社群就停不下來,最後卻覺得內心更不安?這些現象其
#
學習
#
自我成長
#
大腦
2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13
別再當「好人」了!擺脫好人情結,找回真正的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為了維持和諧,我們選擇忍讓,希望能避免衝突。然而,許多時候,這樣的做法並未帶來預期的和平,反而讓對方得寸進尺,甚至讓自己身心俱疲。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為何自己的付出未能換來對方的珍惜與體諒? 這種現象其實與心理學中的「好人情結」(Peopl
#
人際關係
#
情感
#
溝通
2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13
別再當「好人」了!擺脫好人情結,找回真正的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為了維持和諧,我們選擇忍讓,希望能避免衝突。然而,許多時候,這樣的做法並未帶來預期的和平,反而讓對方得寸進尺,甚至讓自己身心俱疲。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為何自己的付出未能換來對方的珍惜與體諒? 這種現象其實與心理學中的「好人情結」(Peopl
#
人際關係
#
情感
#
溝通
2
加入
全部
全部
全部類型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
最新發佈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6/14
選擇困難,不是因為選項太多,而是怕選錯
你有過這樣的時候嗎? 面對兩個都不錯的選項時,反而卡住了好幾天。 不是因為選項不夠清楚,也不是不想做決定, 而是——「怎麼選,都覺得有點怕後悔。」 很多人以為我們猶豫,是因為選項太多太好。 從心理學來探討更深層的原因: 我們在意的不是「選擇本身」,而是—— 選了之後萬一不夠好
#
大腦
#
心理學
#
心理
1
1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6/14
選擇困難,不是因為選項太多,而是怕選錯
你有過這樣的時候嗎? 面對兩個都不錯的選項時,反而卡住了好幾天。 不是因為選項不夠清楚,也不是不想做決定, 而是——「怎麼選,都覺得有點怕後悔。」 很多人以為我們猶豫,是因為選項太多太好。 從心理學來探討更深層的原因: 我們在意的不是「選擇本身」,而是—— 選了之後萬一不夠好
#
大腦
#
心理學
#
心理
1
1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6/06
助人為樂的另一面:你的善意其實藏著「優越感」
有時我們幫助別人,是因為我們真的想做點什麼?還是想證明自己「還不錯」? 我曾經在給同事建議時,發現自己語氣裡帶著「你應該聽我的」,那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姿態。當下我有些遲疑,也有點羞愧,才驚覺,原來我的幫助裡,也藏著一點點想證明自己的成分。 這不是壞事。 只是值得我們再多想一層: 我們的善意,是不
#
善意
#
責任
#
學習
1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6/06
助人為樂的另一面:你的善意其實藏著「優越感」
有時我們幫助別人,是因為我們真的想做點什麼?還是想證明自己「還不錯」? 我曾經在給同事建議時,發現自己語氣裡帶著「你應該聽我的」,那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姿態。當下我有些遲疑,也有點羞愧,才驚覺,原來我的幫助裡,也藏著一點點想證明自己的成分。 這不是壞事。 只是值得我們再多想一層: 我們的善意,是不
#
善意
#
責任
#
學習
1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5/29
別再委屈自己!照顧好自己,才能擁有穩定的關係
你是否曾經在一段關係中不斷付出,卻逐漸感到疲憊甚至迷失?是否曾在考慮自己的需求時,忍不住懷疑:「這樣會不會太自私?」在許多關係裡,特別是親密關係、家庭或工作團隊中,「為他人著想」似乎是一種美德,而「照顧自己」卻常被誤解為逃避、冷漠或不負責任。 但事實恰恰相反——照顧好自己,其實是一種高度的自我覺察
#
心理學
#
心理
#
大腦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5/29
別再委屈自己!照顧好自己,才能擁有穩定的關係
你是否曾經在一段關係中不斷付出,卻逐漸感到疲憊甚至迷失?是否曾在考慮自己的需求時,忍不住懷疑:「這樣會不會太自私?」在許多關係裡,特別是親密關係、家庭或工作團隊中,「為他人著想」似乎是一種美德,而「照顧自己」卻常被誤解為逃避、冷漠或不負責任。 但事實恰恰相反——照顧好自己,其實是一種高度的自我覺察
#
心理學
#
心理
#
大腦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5/25
內心的掙扎:為什麼我們在幫助他人時會猶豫?
你是否曾在街頭看到乞討者而停下腳步,內心浮現「我是不是該給他一點錢?」或在捷運上身體不適,卻在博愛座前猶豫,因為你還不夠老、不夠明顯需要幫助?又或者看見有人蜷縮街頭,你的心不禁一揪,卻也感到一絲無力? 這些念頭與糾結,其實背後蘊含著我們對「責任」、「價值」與「道德」的內在建構。 心理學觀點:社會
#
大腦
#
心理
#
焦慮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5/25
內心的掙扎:為什麼我們在幫助他人時會猶豫?
你是否曾在街頭看到乞討者而停下腳步,內心浮現「我是不是該給他一點錢?」或在捷運上身體不適,卻在博愛座前猶豫,因為你還不夠老、不夠明顯需要幫助?又或者看見有人蜷縮街頭,你的心不禁一揪,卻也感到一絲無力? 這些念頭與糾結,其實背後蘊含著我們對「責任」、「價值」與「道德」的內在建構。 心理學觀點:社會
#
大腦
#
心理
#
焦慮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5/20
正念練習的迷思與實踐:別讓正念變成新的壓力來源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聽到「正念」這個詞,無論是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還是正念思考(Mindful Thinking),都被推崇為現代人壓力管理與情緒穩定的利器。然而,很多人在實踐正念時,卻不小心走偏,導致效果不如預期。 心理學觀點:正念不是「讓自己冷靜下來」
#
心理
#
大腦
#
情緒
3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5/20
正念練習的迷思與實踐:別讓正念變成新的壓力來源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聽到「正念」這個詞,無論是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還是正念思考(Mindful Thinking),都被推崇為現代人壓力管理與情緒穩定的利器。然而,很多人在實踐正念時,卻不小心走偏,導致效果不如預期。 心理學觀點:正念不是「讓自己冷靜下來」
#
心理
#
大腦
#
情緒
3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5/06
心理拉筋:你的創傷復原之路,速度不是重點,重點是看見自己的每一步
你是否曾經在經歷創傷後,看著身邊的人好像「恢復得很快」,而對自己的慢慢復原感到自責或焦慮?或許你也曾經被說過「不要再想了」「怎麼還沒走出來?」但其實,心理的復原力就像身體的柔軟度一樣——每個人天生不同,卻都可以透過練習與支持慢慢變得更有彈性。 心理學觀點:創傷與復原力的差異性 創傷(trauma
#
心理
#
大腦
#
心理學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5/06
心理拉筋:你的創傷復原之路,速度不是重點,重點是看見自己的每一步
你是否曾經在經歷創傷後,看著身邊的人好像「恢復得很快」,而對自己的慢慢復原感到自責或焦慮?或許你也曾經被說過「不要再想了」「怎麼還沒走出來?」但其實,心理的復原力就像身體的柔軟度一樣——每個人天生不同,卻都可以透過練習與支持慢慢變得更有彈性。 心理學觀點:創傷與復原力的差異性 創傷(trauma
#
心理
#
大腦
#
心理學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4/28
壓力、情緒和腸胃健康:探索你體內的第二個大腦
壓力、情緒與腸胃健康的微妙連結 你是否曾在緊張時感到胃痛,或在悲傷時完全沒胃口?這可不是單純的心理作用,而是你體內的第二個大腦——腸道神經系統(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正在默默回應你的情緒。 腸道為什麼被稱作「第二個大腦」? 我們的腸道擁有超過一億個神經元,數量
#
心理
#
大腦
#
情緒
1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4/28
壓力、情緒和腸胃健康:探索你體內的第二個大腦
壓力、情緒與腸胃健康的微妙連結 你是否曾在緊張時感到胃痛,或在悲傷時完全沒胃口?這可不是單純的心理作用,而是你體內的第二個大腦——腸道神經系統(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正在默默回應你的情緒。 腸道為什麼被稱作「第二個大腦」? 我們的腸道擁有超過一億個神經元,數量
#
心理
#
大腦
#
情緒
1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4/15
當你為角色流淚,其實是你心中某個角落在說話
你是否曾經在看電影、影集或小說時,為某個角色的命運而潸然淚下?也許是一段遺憾的親情、一場來不及表白的愛情,或是一個終於被理解的角色。這些眼淚,往往不是因為角色本身,而是他們喚起了你內在某個被遺忘、忽視或壓抑的情感。 心理學觀點:投射與共鳴 心理學中的「投射」(projection)與「情感共鳴」
#
心理
#
大腦
#
心理學
3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4/15
當你為角色流淚,其實是你心中某個角落在說話
你是否曾經在看電影、影集或小說時,為某個角色的命運而潸然淚下?也許是一段遺憾的親情、一場來不及表白的愛情,或是一個終於被理解的角色。這些眼淚,往往不是因為角色本身,而是他們喚起了你內在某個被遺忘、忽視或壓抑的情感。 心理學觀點:投射與共鳴 心理學中的「投射」(projection)與「情感共鳴」
#
心理
#
大腦
#
心理學
3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4/13
情緒不是弱點,而是內在智慧的語言:從遊戲到人生的情緒管理
我們常說,情緒是人的弱點。但事實上,從心理學與腦科學的角度來看,情緒是一種極其珍貴的內在機制,它存在的目的,不是讓我們混亂,而是提醒我們:「有些事對你很重要。」 為什麼我們在遊戲中會這麼情緒化? 你是否曾在一場遊戲中情緒失控?或許是對隊友的表現不滿、或是輸了比賽後感到懊惱甚至憤怒。明明只是一場遊
#
心理
#
心理學
#
大腦
1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4/13
情緒不是弱點,而是內在智慧的語言:從遊戲到人生的情緒管理
我們常說,情緒是人的弱點。但事實上,從心理學與腦科學的角度來看,情緒是一種極其珍貴的內在機制,它存在的目的,不是讓我們混亂,而是提醒我們:「有些事對你很重要。」 為什麼我們在遊戲中會這麼情緒化? 你是否曾在一場遊戲中情緒失控?或許是對隊友的表現不滿、或是輸了比賽後感到懊惱甚至憤怒。明明只是一場遊
#
心理
#
心理學
#
大腦
1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4/11
別讓能力綁架你的人生:如何擺脫「能者多勞」的陷阱,找回自我價值
現代社會常將「能力」視為衡量價值的指標,但過度付出可能導致耗竭。文章探討「能者多勞」的陷阱,並從心理學、腦科學角度說明能力與自我價值的關係,分享案例及方法,引導讀者學習珍惜自我價值,設定界線,並發展非績效導向的興趣。
#
心理
#
心理學
#
職場
2
14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4/11
別讓能力綁架你的人生:如何擺脫「能者多勞」的陷阱,找回自我價值
現代社會常將「能力」視為衡量價值的指標,但過度付出可能導致耗竭。文章探討「能者多勞」的陷阱,並從心理學、腦科學角度說明能力與自我價值的關係,分享案例及方法,引導讀者學習珍惜自我價值,設定界線,並發展非績效導向的興趣。
#
心理
#
心理學
#
職場
2
14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28
知道自己的價值,選擇就變多了
我們常常以為,人生的選擇是外在條件決定的:學歷、背景、人脈、運氣。但心理學告訴我們,其實內在的自我價值感,才是影響選擇多少的關鍵。當一個人真正認識並肯定自己的價值,他會發現,過去看似沒有選擇的情境,其實充滿了可能性。 自我價值與選擇的關係 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自我效能感」(self-effi
#
自我成長
#
人際關係
#
心理
2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28
知道自己的價值,選擇就變多了
我們常常以為,人生的選擇是外在條件決定的:學歷、背景、人脈、運氣。但心理學告訴我們,其實內在的自我價值感,才是影響選擇多少的關鍵。當一個人真正認識並肯定自己的價值,他會發現,過去看似沒有選擇的情境,其實充滿了可能性。 自我價值與選擇的關係 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自我效能感」(self-effi
#
自我成長
#
人際關係
#
心理
2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26
你真的沒生氣?還是不敢面對內心的聲音?
你是否遇過這樣的人——當你察覺到他的語氣變了、臉色沉了,甚至動作變得僵硬,但當你問他「你生氣了嗎?」他卻回答:「沒有。」然而,他的態度卻顯示出明顯的不悅,甚至開始冷淡、不願交談。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其實有很多可能的解釋,它或許關乎一個人的情緒覺察能力,也可能涉及文化與習慣,甚至與個人成長背景有關。
#
學習
#
人際關係
#
自我成長
2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26
你真的沒生氣?還是不敢面對內心的聲音?
你是否遇過這樣的人——當你察覺到他的語氣變了、臉色沉了,甚至動作變得僵硬,但當你問他「你生氣了嗎?」他卻回答:「沒有。」然而,他的態度卻顯示出明顯的不悅,甚至開始冷淡、不願交談。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其實有很多可能的解釋,它或許關乎一個人的情緒覺察能力,也可能涉及文化與習慣,甚至與個人成長背景有關。
#
學習
#
人際關係
#
自我成長
2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24
工作與生活的迷失:如何找回真正的幸福?
我們努力工作,為了讓生活更好,但為何常常發現自己被工作吞噬,反而失去了原本的生活? 迷失的現象:當「工作」變成了全部 在心理學中,有一種現象稱為「隧道視野效應」(Tunnel Vision Effect),指的是當人們專注於某件事情時,會忽略周圍其他重要的事物。這種現象在職場中特別明顯,當我們全
#
自我成長
#
學習
#
心理學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24
工作與生活的迷失:如何找回真正的幸福?
我們努力工作,為了讓生活更好,但為何常常發現自己被工作吞噬,反而失去了原本的生活? 迷失的現象:當「工作」變成了全部 在心理學中,有一種現象稱為「隧道視野效應」(Tunnel Vision Effect),指的是當人們專注於某件事情時,會忽略周圍其他重要的事物。這種現象在職場中特別明顯,當我們全
#
自我成長
#
學習
#
心理學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23
焦慮是人類的本能,但我們該關注的是背後的原因
焦慮,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部分。它像是一道警報,提醒我們可能的危險,促使我們採取行動,為未來做好準備。然而,在現代社會中,焦慮往往成為我們的負擔,使我們困在無止境的擔憂中,無法自拔。 焦慮的本質:它為何存在? 心理學上,焦慮是一種對於未來不確定性的預期反應。進化心理學認為,焦慮幫助我們的祖先在危險
#
人際關係
#
學習
#
情感
2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23
焦慮是人類的本能,但我們該關注的是背後的原因
焦慮,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部分。它像是一道警報,提醒我們可能的危險,促使我們採取行動,為未來做好準備。然而,在現代社會中,焦慮往往成為我們的負擔,使我們困在無止境的擔憂中,無法自拔。 焦慮的本質:它為何存在? 心理學上,焦慮是一種對於未來不確定性的預期反應。進化心理學認為,焦慮幫助我們的祖先在危險
#
人際關係
#
學習
#
情感
2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19
情緒穩定的人,更享受一個人生活
在這個社交媒體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似乎被灌輸一種觀念——熱鬧才是正常,孤獨則代表著缺失。然而,心理學研究顯示,那些情緒穩定、自我調節能力強的人,往往更能從獨處中獲得滿足與快樂。這究竟是為什麼? 情緒穩定如何影響獨處體驗? 情緒穩定(Emotional Stability)是人格五大特質之一,與神
#
人際關係
#
學習
#
自我成長
3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19
情緒穩定的人,更享受一個人生活
在這個社交媒體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似乎被灌輸一種觀念——熱鬧才是正常,孤獨則代表著缺失。然而,心理學研究顯示,那些情緒穩定、自我調節能力強的人,往往更能從獨處中獲得滿足與快樂。這究竟是為什麼? 情緒穩定如何影響獨處體驗? 情緒穩定(Emotional Stability)是人格五大特質之一,與神
#
人際關係
#
學習
#
自我成長
3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18
我不需要假裝一切都好:擁抱真實的自己
現代社會似乎推崇一種「我很好」的文化。社群媒體上,人人都在展現自己最光鮮亮麗的一面;職場中,沒有人願意顯露自己的疲憊與困惑。我們努力向外界證明自己過得很好,但在獨處時,卻可能感到焦慮、疲憊,甚至懷疑自己不夠好。 事實上,我們不需要假裝一切都好。接受自己的低潮,正是通往心理健康的重要一步。 當「別
#
人際關係
#
學習
#
自我成長
1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18
我不需要假裝一切都好:擁抱真實的自己
現代社會似乎推崇一種「我很好」的文化。社群媒體上,人人都在展現自己最光鮮亮麗的一面;職場中,沒有人願意顯露自己的疲憊與困惑。我們努力向外界證明自己過得很好,但在獨處時,卻可能感到焦慮、疲憊,甚至懷疑自己不夠好。 事實上,我們不需要假裝一切都好。接受自己的低潮,正是通往心理健康的重要一步。 當「別
#
人際關係
#
學習
#
自我成長
1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16
為什麼我們越滑手機越焦慮?科學告訴你真相!
現代人幾乎人手一機,從早晨睜開眼睛開始,就習慣性地拿起手機,查看訊息、瀏覽新聞、滑動社群媒體。這種無時無刻的連結,雖然讓我們感覺與世界同步,卻也悄悄地帶來了一種難以察覺的焦慮感。 你是否曾經在無意識間反覆檢查手機,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找什麼?或者,一刷社群就停不下來,最後卻覺得內心更不安?這些現象其
#
學習
#
自我成長
#
大腦
2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16
為什麼我們越滑手機越焦慮?科學告訴你真相!
現代人幾乎人手一機,從早晨睜開眼睛開始,就習慣性地拿起手機,查看訊息、瀏覽新聞、滑動社群媒體。這種無時無刻的連結,雖然讓我們感覺與世界同步,卻也悄悄地帶來了一種難以察覺的焦慮感。 你是否曾經在無意識間反覆檢查手機,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找什麼?或者,一刷社群就停不下來,最後卻覺得內心更不安?這些現象其
#
學習
#
自我成長
#
大腦
2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13
別再當「好人」了!擺脫好人情結,找回真正的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為了維持和諧,我們選擇忍讓,希望能避免衝突。然而,許多時候,這樣的做法並未帶來預期的和平,反而讓對方得寸進尺,甚至讓自己身心俱疲。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為何自己的付出未能換來對方的珍惜與體諒? 這種現象其實與心理學中的「好人情結」(Peopl
#
人際關係
#
情感
#
溝通
2
企業療癒引導講師 - Yuko
2025/02/13
別再當「好人」了!擺脫好人情結,找回真正的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為了維持和諧,我們選擇忍讓,希望能避免衝突。然而,許多時候,這樣的做法並未帶來預期的和平,反而讓對方得寸進尺,甚至讓自己身心俱疲。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為何自己的付出未能換來對方的珍惜與體諒? 這種現象其實與心理學中的「好人情結」(Peopl
#
人際關係
#
情感
#
溝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