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

含有「企業管理」共 41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張忠謀自傳》完整記錄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人生歷程,從中國動盪時期的童年,到美國哈佛、麻省理工與史丹佛的求學,再到德州儀器的高階主管生涯,最終創立台積電,帶領台灣走向世界舞台。書中不僅展現他對半導體技術的鑽研,也揭露了管理、政策、人脈在科技產業中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5/5張忠謀自傳
付費限定
在日本的商業文化中,有兩個詞彙被用來描繪企業精神與人際互動的核心:「承認魂」與「人間味」。今天,我以日本龍頭之一的大型貿易商S株式會社為例,帶你認識這兩個詞的意義、語感和使用場合,讓你更加體會日本人做生意的獨特經營哲學。
Thumbnail
這份模板幫你一鍵解決以上問題。 從訂位 → 點餐 → 出餐 → 消費金額統計, 一份 Notion 模板,就能打造屬於你自己的智慧餐廳系統。 幫助你用更少的時間,掌握每一張桌子、每一筆訂單。
Thumbnail
本文是敝人觀察公司從過去倚重「明星球員」的商業模式,轉向採用類似日本 SAAS 業界的「團隊戰」銷售模式。我過去一年一直嘗試想了解管理階層的想法,也想避免自己對於商業經營的看法過於狹隘,但是我最終結論仍然還是因為產業的特殊性,這種銷售模式成效應不如預期。
Thumbnail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5/10/24
這公司處於高危險階段,實體銷售靠的是人的現場解決能力,也就是將客戶的問題轉化為公司的銷售,現在拆成四段,這些都不是高接觸的點,等於戰力只剩1/4。虛擬的轉換有賴後面整體的協作,很顯然初期在這公司是做不到的。因為新人都沒實際接觸客戶。也就看不到客戶的問題。業務分工有許多方式,但終點是touch到客戶,畫流程圖就可知道這樣做有多困難了。
三峽的貓-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24
普普文創 是的,你講得很對,這就是我認為風險最高的在第二關 inside sales 的部分,因為他們幾乎都沒有到現場端實際了解客戶問題,另外他們也不了解公司最大客群 半導體OEM的採購/議價/預算編製流程,所以我其實是很懷疑是否能透過初步 email 或電話接觸就能將客戶的問題轉化為公司的銷售,繼續餵給下一關。 今年的問題在於我們年底差點有項目無法達標,後來兩個部門的經理和工程部門去撈單來看發現很多 potential 的商機是被忽略的...
前言:為什麼需要數據驅動的課程選擇?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台灣市場上的AI課程數量在2024-2025年間成長了超過300%。面對如此龐大且複雜的選擇,傳統的「口碑推薦」或「直覺判斷」已經不夠用了。我們需要更科學、更客觀的評估方法。本報告將用數據說話,找出2025年最值得投資的AI學習路徑。 第一
企業AI培訓怎麼選?2025年最值得投資的講師完整解析 為什麼2025年是企業導入AI培訓的關鍵時刻? 當您打開新聞,幾乎每天都能看到AI相關的突破性進展。根據Statista最新報告,2025年全球人工智慧市場規模預計達到3.73億美元,而AI教育培訓市場更以31.2%的年增長率快速擴張。這些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經營者時常面臨各種挑戰:市場競爭加劇、數位轉型壓力、組織效能低落、人才流失等問題層出不窮。這時候,引進外部專業顧問的協助,往往能為企業帶來突破性的改變。但市場上顧問服務琳瑯滿目,究竟該如何挑選?什麼時機點尋求協助最合適?本文將深入剖析企業顧問的各種面向,協助您做出最明智的
一、引言:主管不是天生會說話,也不是天生會管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自己盡力完成工作,卻還是被主管指責「不夠好」?或者明明有好點子,想跟主管討論,卻總被打斷或忽略? 職場上,很多員工的挫折,往往不是因為工作本身太困難,而是因為溝通出了問題。主管的話,往往比工作內容更能影響心情與動力。 真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潛在問題,從YouTube的AI生成內容誤導大眾,到工作上過度依賴AI導致「思考懶惰症」,Eddy提出個人化的「AI探索問題夥伴」學習,包含閱讀、運動聽Podcast、整理知識和對外發表,強調AI應放大而非取代學習與創造力,並分享其多次創業經驗與AI輔助創作的個人體悟。
Thumbnail
一、引言:沉默比發聲更安全的職場現實 在正常的職場環境中,每一位員工都應該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意見、質疑,甚至幫忙找出問題。然而,在真正的實務上,許多員工卻在工作環境中選擇了沉默。開會時,他們不再發表不同意見;討論時,他們寧可附和大多數人的想法與觀點;遇到問題,他們乾脆裝作沒看見。因為在現實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