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立格-avatar-img

安立格

279 位追蹤者

安立格

279 位追蹤者
曾經浪跡天涯20餘年,旅居台灣以外的四個國家地區,歷經各類職涯境遇和不同文化的薰陶。2020年疫情以來,得以長居故鄉,重新認識這片生養我的土地。“歸人”的感觸頗深,希望慢慢化為文字,一一寫下來。([email protected])
avatar-img
安立格的沙龍
235會員
236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職場「打工仔」們,有沒問過自己,「我是來公司求職工作?」,還是「我是來和大家一起工作?」? 做為主管的你們,可曾對下屬說過,「你們進了我的部門,就得遵守部門的規矩,照我的指令做事情」? 不論職場的地位高低為何,平心而論,只要身處同一舞台,大家都是同事,或是同儕,應該可以齊心協力,共同奮鬥。對比一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1 天前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宇牛 說得沒錯,唯一肯定,將來工作機會越來越少是趨勢。
愛,是人類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很難以一篇文章,幾千個字就清楚的論述, 尤其在感性和理性層次的論證,更是不可能理出個所以。我們只能在「愛」的領域,擷取一角,特別是有關於父母對孩子的「愛」,用當代的視角,做一個稍具時代意義的反思。 就說親情,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在科學昌明,又是電子網絡盛行的時代,相
Thumbnail
小米粒-avatar-img
2025/09/04
謝謝分享! 我的人生一直都是照著爸爸的預定計劃,相較於哥哥唸醫學系,弟弟唸教育系,喜愛音樂的我,爸爸卻希望我當興趣即可,他希望我走一條保守的學習路線,而我也依照爸爸的安排唸了企管系。大學畢業那年,我沒考上公職,而爸爸也忽然過世。在學校處室工作2年多,因為意外摔傷,我只能辭職離開休養一年。心心念念著爸爸的遺願,後來花一年時間準備,考上國營事業。只是官場的文化讓我不太適應,做了3年萌生想離職的想法,因為另外一半(他也在國庫單位)的不捨,我選擇繼續又待下來7年,直到前年,我的先生完成階段性的升職層級,他願意放手讓我選擇自己的夢。陪他走了10年的夢,去年夢醒了,也離開外人所稱羨的國營單位,轉職從事業務企劃。但這一路走來,還是有收穫與感恩,我看見不同的生命風景。後來想想,爸爸跟另外一半都沒有錯,他們只是希望我的人生走的更穩定。而我在工作之餘,依舊繼續學彈鋼琴,那是小時候中斷的音樂夢,我找回來了。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04
小米粒 很對,讓孩子多接觸世間事,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備將來為自己做出不同的選擇,為自己的人生塗上燦爛的色彩。✌
不記得在哪裡聽過,「你決定別人對你的態度」?還有人是這麼說的,「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仔細推敲這兩句話,比對一下身邊曾經的見聞,感覺是有其道理的。看起來,人際關係是這樣,職場的同儕關係何嘗不是如此! 多年前,曾經有一位昔日同事,由於天資過人,又吃苦耐勞,入職沒有多久,他很快的展現了優異的銷售
Thumbnail
雅米-avatar-img
2025/08/26
帶人要帶心 他身為主管他的心跟他的下屬並沒有同心🫣,而還直言他底下人😒😒怎麼會這樣子,這樣子的團隊就離心了🙂‍↔️🙂‍↔️🙂‍↔️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6
雅米 對啊!問題是升遷的往往不是最好和最對的人選,個人特質,很多時候是會被忽略的。
「喬」,台語的意思是協調或折衝。大義是指為了順利促成事情,某些關鍵人士圍繞著事件的核心,旁敲側擊,調和鼎鼐,最終獲得結果。由於本地政壇經常會出現「喬」的傳聞,也多少有些利益交換的嫌疑,或被冠上「黑箱作業」之名。於是,只要聽到「喬」字,多少給人一些負面的聯想。 暫時不說「喬事情」的正負面意涵,世上確
Thumbnail
小時候就常常看到大人圍在一圈喬事情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2
林燃(創作小說家) 😊
哲學家相信,人的苦惱大都來自外界,或大多數都與他人有關。可是,人既然是群居的動物,又無法離群索居,那麼人的一生是不是註定離不開苦惱的糾纏了? 答案當然不會這麼簡單。人的成長歷程,除了學習並追求比較幸福的人生,很大程度也在學習如何面對煩惱,克服生活的諸多困難,包含人際的難題。幸福人生很重要的元素之一
Thumbnail
藝式酪梨-avatar-img
2025/08/12
你提到的「上帝視角」特別觸動我——當我們學會從更高遠的角度俯視自己的困頓,那些原本糾結的情緒瞬間變得渺小而可愛;當我們陷入人際糾葛時,若能稍微拉高視野,或許就能看見那些平時被情緒遮蔽的出路。 人與人之間的三觀差異確實是關係中最大的考驗,但或許正是這些差異,讓我們有機會練習包容與理解。 我想起一句話:「理解不代表認同,但理解可以帶來和解。」我們無法改變他人,卻能選擇用更寬容的眼光看待差異。 畢竟,每個人都是帶著不同故事走到今天的。 生活中的每一次爭執,都是靈魂成長的邀請函。 謝謝你提醒我們在情緒的風暴中,仍要記得抬頭看看那片更遼闊的天空。✨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2
藝式酪梨 開心認同✌
想像一下,一個叢林冒險家,在一趟危機四伏,隨時都可能喪命的蠻荒冒險之後,下一個最想達成的目標,就是平安返回文明社會,和家人團聚。再則,冒險家一定迫不及待的想和老友相聚,暢談自己的歷險經過。個人和群體在隔絕一段時間之後,想很快回歸群體的歸屬,是很正常的社群行為模式。 當年旅居紐澳,由於事業關係,很自
Thumbnail
時光-avatar-img
2025/08/04
完全理解。我不是退群就是臉書刪友,三觀不合,真的不要勉強。✌️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4
時光 一點失落感是源自多年願望,沒想到現實的「骨感」。
src
src
恭喜~~~很棒啊!可能是關鍵字吧?因為父親節要到了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2
林燃(創作小說家) 是哦!😊
父親節近了,只是,沒有爸爸的父親節,算起來也不過四個年頭。父親離世前的幾年,是我們父子關係最為和諧、密切的幾年。對比先前數十年的「相敬如冰」,雖不完美,也稍可欣慰了。 親子關係是何其珍貴,誰都希望盡可能享受「父慈子孝」的天倫之樂,可偏偏老天爺就不讓人如願。 回想起來,這已經是超過半個世紀前的事了
Thumbnail
只贏推推-avatar-img
2025/07/30
兒時的記憶真的會影響一輩子! 但相信那一輩也是有自己的課題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30
只贏推推 我深深引以為戒,絕不可以讓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下一代。
眾所周知,我們生存的地球,總有一天會走到「世界末日」。這不是臆測,是這個地球歷史的宿命。數十億年前,地球形成之後,已經歷過幾次的冰河時期,每一次都是地表生物的毀滅和再生。或是傳說中的巨大隕石撞地球,因而造成了物種的滅絕。 這些自然的浩劫,對這星球上生物造成的全面毁滅,就是「世界末日」。這個地球已經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5/07/05
我們不該為某人的夢境而擔驚受怕 世界末日的傳言到目前為止從未實現 即便是7/5大地震預言 希臘諺語:夜幕未降 莫說今日過得安詳。即便古諺要我們戒慎但無需恐懼 人一出生就往火葬場排隊 只分早與晚和快與慢。 都是黃泉預約客;何苦為難每一天……陵西散人。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7
雅米 👍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國王 K-avatar-img
2025/06/04
這叫溫故知新 哈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04
國王 K 誠心接受。王的眼界賽釋迦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