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心流狀態?掌握高效表現的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閱讀後你將學會:

  1. 了解心流特徵:學習心流的定義和如何辨識自己是否進入心流狀態。
  2. 應用心流模型:掌握心流模型,根據挑戰和技能的匹配程度調整工作任務。
  3. 提升心流狀態:學會透過提升技能和挑戰來進入心流狀態,提高工作效率和滿足感。

什麼是心流?

“心流是專注與享受的完美結合。” — 奇克森特米哈伊·米哈伊
"Flow is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focus and enjoyment."
—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你可能有聽過心流,或是聽過心流能夠提高效率,但不知道如何能夠讓自己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

心流(Flow)這一概念由奇克森特米哈伊·米哈伊教授(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1970年代提出。他研究發現,許多人在完成某項工作或任務時常常感到疲憊,但有些人在工作一整天後仍能保持精神飽滿,為什麼這些人愈做愈有精神?這可能是因為他們進入了心流狀態。

心流是指當我們全神貫注於某一活動時,感受到極大的專注和滿足,並因此獲得高效率和卓越表現的心理狀態。

身處心流狀態有哪些特徵?

當人們處於心流狀態時,通常會有以下四個特徵:

  • 動作自動運行:在心流狀態下,動作會自然而然地進行,無需過多思考,感覺工作變得流暢。例如,在寫文章的創作過程中,靈感源源不斷地湧現,鍵盤就一直打一直打,然後一回神一篇文章就寫完了。
  • 感覺時光流逝:會忽略時間的流逝,直到結束後才意識到時間已經過去了多久,這使你能夠全心投入當下的活動。
  • 深度專注無他:不易被周圍的事物干擾,能專注於手頭的任務,如飢餓感或手機鈴聲等感覺與刺激都無法分散注意力。
  • 內心感到愉悅滿足:在完成任務後內心會感到愉悅、滿足和成就感等正向情緒。

心流模型:技能與挑戰的平衡

在了解心流狀態的特徵後,我們來認識心流模型。這個模型由技巧水平(橫軸)和挑戰水平(縱軸)構成,呈現下圖中八個不同的狀態,當這兩者達到最佳平衡時,個體將經歷最深層的心流狀態,從而實現高效與高產的工作表現:

raw-image


  1. 無感:當挑戰水平和技巧水平都很低時,容易感到無感。比如,一位資訊人員照抄寫下簡單資料,這個任務對他沒有挑戰性。
  2. 擔憂:當挑戰難度稍高於技能水平時,任務更有挑戰性,容易擔心能力不足而無法應對。例如,一位新晉的產品經理被要求策劃一個產品發佈會。
  3. 焦慮:當挑戰難度超過當前能力時,會感到無法應對而焦慮。例如,一位初次參與國際會議的公關專員被要求在短時間內發表一場英語演講。
  4. 無聊:當技巧水平較高但挑戰水平很低時,容易感到無聊。比如,一名資歷較深的財務同仁在處理日常的報銷單據。
  5. 喚起:當挑戰和技能水平都較高時,人們能高度專注於任務,同時感受到挑戰和興奮。這種壓力是積極的,會促使他們努力提升技能以克服挑戰。如果個人能進一步提升技能,挑戰水平和技巧水平能夠達到更好的平衡,以進入心流狀態。例如,一位經驗豐富的銷售經理被分配到拓展新市場的任務。
  6. 放鬆:當技巧水平很高而挑戰水平很低時,個人會感到放鬆無壓力。例如,一位資深的行政助理在安排團隊的例行會議。
  7. 掌控:當挑戰水平提升但仍低於技巧水平時,對任務有掌控的自信。例如,一位經驗豐富的行銷專家策劃一個小型的市場推廣活動。
  8. 心流:當挑戰水平和技能水平完美匹配時,容易進入心流狀態。例如,一位專業設計師在進行一項創意設計項目時,專注於手頭任務,忘記了時間和外界的干擾,並且感到非常滿足。

如何提升心流狀態?

那麼問題來了,要如何提升心流狀態呢?你可以在下圖中看到,心流區域分為淺心流和深心流,當技巧與挑戰都較高的情況下,則會進入在深度心流的狀態。

raw-image

在下圖你可以看到以下四種情境:

  • 低技能:若在淺心流的狀態:挑戰與技巧都較低,而處於低技能的狀態。
  • 太困難:若挑戰提升太高,會讓任務太困難。
  • 太簡單:而若技巧高超,但挑戰很低的話,又會覺得太簡單。
  • 高技能:因此,要在技巧與挑戰都位在高度匹配的狀態,才會進入需要高度技能的深度心流狀態

而要有效提升心流狀態,關鍵在於同時提升個人技能和增加工作的挑戰程度。這樣做能讓你更容易進入到這種集中專注的理想狀態,「個人技巧」和「挑戰水平」這兩者缺一不可。

raw-image

為什麼過往不大容易使用心流?

所以我們要進一步思考,需要提升什麼技巧與挑戰?這時的重點在於「心流」需要與我們最終目標相關。你可以發現,心流能夠提升效率,進而達成目標最終提升效能。

然而,我們可能先前有聽過心流覺得這個概念很不錯,但難以被有效利用,原因是我們未能預先設定清晰的目標,使得心流的實際效益受限。

因此,在追求高效能和高效率的過程中,我們首先需要考慮心流應該應用於哪些方面。在計劃利用心流之前,我們應已經設定了明確的目標,再去提升此目標相關的技術水平與提升達成目標的挑戰程度。

效率與效能哪個更重要

那麼依據心流、效率與效能的關係,你覺得效率與效能哪個更重要呢?答案是效能

許多人致力於學習各種提升效率的技巧和方法,期望能夠迅速完成工作。然而,他們往往發現自己的進度並不如預期那般迅速,也沒有成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這背後的原因可能因為他們沒有為自己設定清晰且具體的目標,即便他們可能經常處於心流狀態。

而讓心流狀態多半集中在日常的操作性任務上,而這些任務往往對於實現個人的長期人生目標、職業發展或是生活質量的提升幫助有限。因此,雖然心流能有效地提升任務的執行效率,但若想真正提升個人的整體效能,還需要將這些技巧與清晰的目標設定結合起來,避免只注重心流但忽略目標。


作者:黃博駿(臺灣高效能創新研究公司的創辦人)、羅凱揚(台科大企管博士)



歡迎加入 Line@ 學習提高效能的技巧、方法與AI工具!https://their.pse.is/5lkfga


協助你培養好習慣、達成目標創造高效生活的習慣養成課程教學

LINK:https://hahow.in/cr/yeasthabi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高效能創新研究的沙龍
3會員
24內容數
2024/09/24
這篇文章探索瞭如何透過提升效率與專注力來強化個人的執行力。現代職場需要的不僅是勤奮,更需要有效的工具和專注力的管理。文章提供了實用技巧,包括如何善用文書處理工具、優化工作流程和時間管理策略,以及提升專注力的具體方法,幫助你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提升工作品質,實現你的職業目標。
Thumbnail
2024/09/24
這篇文章探索瞭如何透過提升效率與專注力來強化個人的執行力。現代職場需要的不僅是勤奮,更需要有效的工具和專注力的管理。文章提供了實用技巧,包括如何善用文書處理工具、優化工作流程和時間管理策略,以及提升專注力的具體方法,幫助你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提升工作品質,實現你的職業目標。
Thumbnail
2024/09/10
在現代職場中,成功的團隊不僅依賴個人的專業能力,更需要每位成員具備強烈的敬業精神和投入感。一個團隊若要持續保持高效和競爭力,領導者就必須不斷思考:如何提升員工的工作動力?如何確保員工在每一天都充滿熱情與投入工作?
Thumbnail
2024/09/10
在現代職場中,成功的團隊不僅依賴個人的專業能力,更需要每位成員具備強烈的敬業精神和投入感。一個團隊若要持續保持高效和競爭力,領導者就必須不斷思考:如何提升員工的工作動力?如何確保員工在每一天都充滿熱情與投入工作?
Thumbnail
2024/09/10
作為一名領導者,你可能正思考,為什麼團隊內的成員各自表現不錯,但整體效率與成果卻不盡理想?是否有可能是組織結構設計出現了瓶頸,或成員之間的協作出了問題?甚至,個人是否缺乏足夠的成長空間與動力?
Thumbnail
2024/09/10
作為一名領導者,你可能正思考,為什麼團隊內的成員各自表現不錯,但整體效率與成果卻不盡理想?是否有可能是組織結構設計出現了瓶頸,或成員之間的協作出了問題?甚至,個人是否缺乏足夠的成長空間與動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雖然動作不流暢有些挫敗,但奇妙的是,在慢下來之後,每個簡單的動作中,還是有很多細微的感受可以去觀察。就像是在每週課程中,老師在某個定式中要我們去感覺「雙手勞宮穴代替鼻子呼吸」。 之前我沒有太細微的感覺,只覺得雙手好像有點麻麻漲漲,但這週很新奇地感受到,手掌彷彿吸吐著熱氣。 哦,太有趣了吧!
Thumbnail
雖然動作不流暢有些挫敗,但奇妙的是,在慢下來之後,每個簡單的動作中,還是有很多細微的感受可以去觀察。就像是在每週課程中,老師在某個定式中要我們去感覺「雙手勞宮穴代替鼻子呼吸」。 之前我沒有太細微的感覺,只覺得雙手好像有點麻麻漲漲,但這週很新奇地感受到,手掌彷彿吸吐著熱氣。 哦,太有趣了吧!
Thumbnail
「~一顆心撲通撲通的狂跳~一瞬間煩惱煩惱煩惱全忘掉~」 有感受到撲通撲通的心跳嗎? 關於心臟的10個冷知識,有哪些是你知道的呢?
Thumbnail
「~一顆心撲通撲通的狂跳~一瞬間煩惱煩惱煩惱全忘掉~」 有感受到撲通撲通的心跳嗎? 關於心臟的10個冷知識,有哪些是你知道的呢?
Thumbnail
本文章描述了作者對身心平衡技法(Body-Mind Centering® )中的內分泌系統的探索和體驗,以及與瑜珈脈輪的比較。作者透過實際練習,分享了自己對身體各個系統的感受和體驗,並鼓勵讀者同樣通過練習來認識自己的身體。
Thumbnail
本文章描述了作者對身心平衡技法(Body-Mind Centering® )中的內分泌系統的探索和體驗,以及與瑜珈脈輪的比較。作者透過實際練習,分享了自己對身體各個系統的感受和體驗,並鼓勵讀者同樣通過練習來認識自己的身體。
Thumbnail
許多人聽過心流(Flow)這個概念,也知道心流能夠提高效率,但卻不知道如何掌握心流,讓自己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本文將介紹心流的概念、特徵、心流模型及如何進入心流狀態,幫助職場人士更好地運用心流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許多人聽過心流(Flow)這個概念,也知道心流能夠提高效率,但卻不知道如何掌握心流,讓自己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本文將介紹心流的概念、特徵、心流模型及如何進入心流狀態,幫助職場人士更好地運用心流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高強度間歇運動搭配正念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高強度間歇運動搭配正念
Thumbnail
透過呼吸運動進行自我療癒,讓身體與內心同步,相互調適。對自己好一點,走在自己的選擇裡,透過放鬆的體驗,練習持續著生活,讓放鬆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呼吸。
Thumbnail
透過呼吸運動進行自我療癒,讓身體與內心同步,相互調適。對自己好一點,走在自己的選擇裡,透過放鬆的體驗,練習持續著生活,讓放鬆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呼吸。
Thumbnail
每天投入一小時的時間進行適當的體能活動,可以顯著降低心臟病患者的復發風險。 研究顯示,定期的身體運動能夠減少42%的心臟病復發率。 心臟病是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預防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心臟疾病患者的復健過程中,適量的運動被視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方式。 專家推薦的活動形式包括快走、游泳
Thumbnail
每天投入一小時的時間進行適當的體能活動,可以顯著降低心臟病患者的復發風險。 研究顯示,定期的身體運動能夠減少42%的心臟病復發率。 心臟病是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預防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心臟疾病患者的復健過程中,適量的運動被視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方式。 專家推薦的活動形式包括快走、游泳
Thumbnail
如何保持高能量 天氣轉眼冷超多18度,健身改成一周三練,瑜珈滾輪+飲食控制,天冷要管住最真的很煎熬,年底看成效 (source:freepik) 如何平衡生活與工作? 時間管理X 能量管理O 內在健康心態和身體+外在積極能量環境和生活習慣 1. 內在:給自己正面的反饋(透過小習慣培養自
Thumbnail
如何保持高能量 天氣轉眼冷超多18度,健身改成一周三練,瑜珈滾輪+飲食控制,天冷要管住最真的很煎熬,年底看成效 (source:freepik) 如何平衡生活與工作? 時間管理X 能量管理O 內在健康心態和身體+外在積極能量環境和生活習慣 1. 內在:給自己正面的反饋(透過小習慣培養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