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章:以色列 我們能學到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還在以色列的時候,有些台灣的朋友還會跟我聯繫。有時不得不感到欣慰,遠在亞洲西側的人們會關心這邊的狀況。

 

他們常戲稱我與我的夥伴為「和平使者」。當我們到達以色列北端後兩週內這邊就與黎巴嫩停火,到南方沙漠時過一週以哈衝突暫時告一段落。一時間,這邊從原本烽火連天的中東火藥庫,成為一片祥和之地。

 

我們在情勢最緊張的時段抵達以色列。如同當時想要抵達的許多信徒一樣,我們的班機在前往以色列段也遭到取消,事實上,那段時間全世界幾乎所有班機都取消前往這裡,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班機遭到飛彈擊落。

 

也許是固執的緣故,我們仍找到一家希臘的廉價航空前往。進來的難關重重包含了剛落地後被帶進小房間的審問、第一晚睡在骯髒及壅擠的宿舍、強烈的文化衝擊等。更加困難地,是這邊的人普遍英文能力偏差,而我們並不會任何希伯來語或阿拉伯文。

 

我們在出發前並未告訴任何人,很不幸地,因為我們無法為自身安全做保證,全靠一個「賭」字走到這片國土。然而,它並沒有讓我們失望。即便到達時已是南北皆為開戰狀態,我仍能在這找到一片安祥。

 

這超出我意料之外,也讓我看清新聞的現實,與當地民眾的期待與反饋。此篇文沒有要數落哪些媒體,不過我發現,在過來之前的我活在一個謊言之中,一個充滿暴力與血腥的謊言。這個謊言使他國的人們相信以色列人是個殘暴的種族、相信阿拉伯人是恐怖份子、猶太人是上帝的叛徒…

 

我看,我活著,我體驗著。這一切的流言蜚語,造成了許多商家與在地人深度的傷害,以及嚴重的種族歧視。我為此感到悲傷,卻又想了解更多。

 

我想了解戰爭,以及人們在戰爭下的生活與反應。於是我與夥伴做了一系列的訪談。

 




我們並沒有訪談背景,也未受僱於任何人。單單憑一個「來自東亞的媒體」的角色去訪問那些願意分享故事的人。因為聽了許多故事,我發現他們像我們一樣,在笑容後充滿許多悲傷,甚者,他們的悲傷常流於生與死。

 

我下定決心買機票到這時,主要是因為一位摯友的離世。誠實地面對自己,我並不知道如何應對友人去世的悲傷。看到他們,我發現自己並不孤單。平均每位以色列人都有親友因戰爭離開。他們悲憤,並將其化為力量,用來照顧更多受到傷害的人,或是阻止造成傷害的威脅。

 

即便與他們距離很遠,我們卻很像。同樣地,我們都面對著戰爭或是衝突的威脅,有些地方可能已經發生了。但很少人去談到,當戰爭發生時,我們該怎麼做,去撫平心中出現的裂痕,以及戰爭造成的傷害。

 

從北往南,我看見了答案。

 

戰爭開打前被綁架的受害者

戰爭開打前被綁架的受害者


諷刺的是,在高科技的現代,即便我們有許多數據與技術支持,能夠達成這個偉大使命的,仍舊是人與人的信任、互相幫助,以及愛。

 

信任,創造了陌生人互相的合作機會。互相幫助,接通救援的物資與技術,使這些能夠幫到有需要的人。愛,使人們放下仇恨,全力支持和平的進展。

 

我們都不希望戰爭發生。我是位台灣人,若台海某天不幸在有生之年發生衝突,我希望自己還記得在以色列學習的態度與教訓,我期望不要成為槍口下的殺人犯,而是別人的救命稻草。

 

因為只有寬恕,能夠結束這場戰爭。

被綁架的受害者最小不到1歲

被綁架的受害者最小不到1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魚頭的沙龍
14會員
56內容數
我是魚頭,與許多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一樣,也曾為未來感到徬徨。我踏上前往澳洲打工度假的路,並在露營車內生活數月。從此見識人們對於自由的想像,也從此踏入環遊世界的過程。 而當你在收看這篇沙龍,也代表你正在經歷我所經歷的事。或許你會和我一樣驚訝,世界之大何其不有。
魚頭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7
每個人都是因為各種原因搬到荒漠之中。而這座荒蕪的平地並未像人們想像中的如此可怕,在科技發達的現代,它可能還比台灣的都市還要來得舒服。
Thumbnail
2025/02/07
每個人都是因為各種原因搬到荒漠之中。而這座荒蕪的平地並未像人們想像中的如此可怕,在科技發達的現代,它可能還比台灣的都市還要來得舒服。
Thumbnail
2025/01/18
這是場懸疑的和平,如同兩岸第一次交流前的台灣,人們不知道何時會有飛彈襲擊、何時會再度爆發戰火。不過,與其抱持著隨時緊繃的狀態,這和平的曙光仍是一件好事,讓每個人有個喘息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1/18
這是場懸疑的和平,如同兩岸第一次交流前的台灣,人們不知道何時會有飛彈襲擊、何時會再度爆發戰火。不過,與其抱持著隨時緊繃的狀態,這和平的曙光仍是一件好事,讓每個人有個喘息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1/15
或許,在人人關注的戰火之下,那些原先人人稱讚的聖地變得更為觸手不及,卻也更加迷人。
Thumbnail
2025/01/15
或許,在人人關注的戰火之下,那些原先人人稱讚的聖地變得更為觸手不及,卻也更加迷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我並不知道如何應對友人去世的悲傷。看到他們,我發現自己並不孤單。平均每位以色列人都有親友因戰爭離開。他們悲憤,並將其化為力量,用來照顧更多受到傷害的人,或是阻止造成傷害的威脅。 即便與他們距離很遠,我們卻很像。同樣地,我們都面對著戰爭或是衝突的威脅,有些地方可能已經發生了。
Thumbnail
我並不知道如何應對友人去世的悲傷。看到他們,我發現自己並不孤單。平均每位以色列人都有親友因戰爭離開。他們悲憤,並將其化為力量,用來照顧更多受到傷害的人,或是阻止造成傷害的威脅。 即便與他們距離很遠,我們卻很像。同樣地,我們都面對著戰爭或是衝突的威脅,有些地方可能已經發生了。
Thumbnail
有時也許你會很久沒有收到好朋友的消息,也許你會擔心對方近況。每個人面對事情的方式不一樣,更會因為年齡、經歷改變,於是有些人似乎從你的生命中「退去」,把自己隱藏起來了。 這時的你是怎麼想的呢? 或許我們會選擇不要勉強,順著緣的背後是「理解」。「理解」對方也許在困頓中未走出心情低谷;「理解」對方要
Thumbnail
有時也許你會很久沒有收到好朋友的消息,也許你會擔心對方近況。每個人面對事情的方式不一樣,更會因為年齡、經歷改變,於是有些人似乎從你的生命中「退去」,把自己隱藏起來了。 這時的你是怎麼想的呢? 或許我們會選擇不要勉強,順著緣的背後是「理解」。「理解」對方也許在困頓中未走出心情低谷;「理解」對方要
Thumbnail
​有時候我常常疑惑,為何我會憤怒、會沮喪、會不忍直視?我曾真心的關心這些事情嗎? ​看到人們被欺侮、遇到不可預期的失敗、聽到遠處悲傷的哀號。 ​有人跟我說那是惻隱之心作祟,是投射、是共情,未必源於本心。 ​但時至今日,我想,那便是我的本心,因為我的種種情緒,都指向了同一件事,那便是
Thumbnail
​有時候我常常疑惑,為何我會憤怒、會沮喪、會不忍直視?我曾真心的關心這些事情嗎? ​看到人們被欺侮、遇到不可預期的失敗、聽到遠處悲傷的哀號。 ​有人跟我說那是惻隱之心作祟,是投射、是共情,未必源於本心。 ​但時至今日,我想,那便是我的本心,因為我的種種情緒,都指向了同一件事,那便是
Thumbnail
你可能認為在聖地,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有衝突。是的,有很大的痛苦。恐懼無所不在:不僅有對軍隊入侵、暗殺、恐怖攻擊、和​​核毀滅的恐懼,還有對剝削的恐懼、對經濟不安全的恐懼、對損失的恐懼、對不生產的恐懼,夠了!...我們還是不夠堅強。
Thumbnail
你可能認為在聖地,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有衝突。是的,有很大的痛苦。恐懼無所不在:不僅有對軍隊入侵、暗殺、恐怖攻擊、和​​核毀滅的恐懼,還有對剝削的恐懼、對經濟不安全的恐懼、對損失的恐懼、對不生產的恐懼,夠了!...我們還是不夠堅強。
Thumbnail
每一次的認識都是透過溝通、協調、討論,或是爭吵產生的。
Thumbnail
每一次的認識都是透過溝通、協調、討論,或是爭吵產生的。
Thumbnail
我對重要的人是不介意付出,見到對方開心就可以 我並不介意朋友曾在行為或語言上不自覺「傷害」過我,(因為只是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吧,彼此不明白吧)(有可能對方根本就意識不到問題所在,但我希望對方會嘗試在我的角度)
Thumbnail
我對重要的人是不介意付出,見到對方開心就可以 我並不介意朋友曾在行為或語言上不自覺「傷害」過我,(因為只是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吧,彼此不明白吧)(有可能對方根本就意識不到問題所在,但我希望對方會嘗試在我的角度)
Thumbnail
「人一生會有創傷,但在一個安全的空間,也會復原、長出韌性,一切仍有希望」,我與朋友結尾時,我說了這句,因為,曾陪伴自己、陪伴各種生命,待過、走過各式的創傷地景,深深明白創傷的復原,不是只跟這個人有關,而是跟這個人所在的環境,給予什麼樣的回應,有著大大的相關。
Thumbnail
「人一生會有創傷,但在一個安全的空間,也會復原、長出韌性,一切仍有希望」,我與朋友結尾時,我說了這句,因為,曾陪伴自己、陪伴各種生命,待過、走過各式的創傷地景,深深明白創傷的復原,不是只跟這個人有關,而是跟這個人所在的環境,給予什麼樣的回應,有著大大的相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