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裡,我分享了自己如何透過閱讀 Yung Pueblo 的文字,開始一段屬於我的自我療癒旅程。
那是一段從低潮中緩緩站起來的過程,也是我第一次,願意好好看見自己、陪伴自己。
但當我真正踏上這條療癒的路,才發現——
療癒不是一條直線向上的道路,而是一段充滿困惑的旅程。
看似是走向光的開始,卻也照亮了更多內在的混亂與提問。
這篇文章,想和你分享我在療癒過程中遇見的「下一個階段」——
那些你以為會變好,卻反而更難受的時候;
那些你開始看見自己,卻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走的時候。
也許,你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
我都開始療癒了,怎麼還是這麼不舒服?
是不是哪裡做錯了?
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提問,找尋那份即使困惑,也依然願意走下去的勇氣。
一、療癒,是選擇,還是不得已?
有時我會想,如果當初沒有那場低潮,沒有那段無力到喘不過氣的日子,
我還會走上這條自我療癒的路嗎?
我們常說「決定要療癒自己」是一種選擇,但真的是嗎?
還是,其實是因為痛得太深、卡得太久,不得不開始面對?
對我而言,療癒的起點,往往不是因為我有多覺醒,而是因為我再也撐不下去了。
是痛逼我看見自己,是困境讓我學會停下來。
如果一切都順遂,也許我從來不會發現:原來,我那麼久都沒有真正關心過自己。
也許,療癒不是理性的選擇,而是生命溫柔的召喚。
當你累了、痛了、崩潰了,它才輕輕地出現在你面前,說:「可以停下來了,我們一起看看你發生了什麼。」
二、追求療癒的路上,我們會不會也創造了新的執著?
後來我發現,我不只是開始了療癒,
我也開始了一種「想變得更好」的追求——
更穩定的情緒、更清晰的界線、更深的覺察能力。
但當我越來越努力地想「療癒好自己」,
某一刻我忽然意識到——
這會不會,又成了一種新的執著?
我開始擔心自己不夠進步、為什麼還會焦慮、
為什麼又陷入老模式、為什麼還是沒辦法完全放下。
好像只要還有情緒,我就「不夠覺察」;
只要還會痛,我就「療癒得不夠徹底」。
但,誰說療癒是線性的?
誰說走在療癒路上的人,就不會再受傷、再迷惘?
也許,我們不小心又掉進了「想變好」的陷阱,
把療癒變成了一場靈性績效表現。
三、看見了自己,然後呢?
當我越來越能覺察自己的情緒、想法、模式,
看見內在傷口的源頭,看見那些匱乏、害怕與依附,
我以為會變得輕鬆,但沒有——
因為真正困難的,不是看見,
而是你要怎麼活出那個看見。
你知道自己不該討好,卻還是無法拒絕他人;
你知道那不是愛,但你還是捨不得離開;
你知道那是老模式,但你還是一次又一次地回到那裡。
看見只是第一步,選擇是第二步,而行動才是最難的那一步。
結語:允許自己困惑著,也是一種療癒
這篇不是一篇「我已經走過來了」的故事,
而是分享那段「我仍在困惑中走著」的旅程。
我們都以為療癒會讓我們越來越清楚,
但有時候,它讓我們看見更多的不確定。
那也沒關係。
如果你也正在這樣的階段——
你已經開始了療癒,卻又感到更混亂,
請記得,那不代表你做錯了,
那只是你開始誠實面對自己而已。
你的療癒旅程,走到哪裡了呢?
歡迎留言和我分享。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 Sun☀️晴感談心室,讓我們一起在愛裡覺察,在生活中找回內在的光。
P.S. 晴感談心室的Facebook粉專也上線了,邀請你一起練習每日一點點的覺察寫作,讓內在探索成為一種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