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極光」現內含超200+感情專文,有吸引力養成、分手療傷、性覺察、感情詐騙、迴避型人格、女權探討、高端反殺術、我想和你談的十場戀愛,文章連結點我)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訂閱收藏分享留言,都是對我最好的鼓勵,感激大家,我會繼續負重前行。
開頭我們先說一下故事:
那天晚上,她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手機螢幕還亮著,上面是她剛剛看到的那些訊息。
「老公,你什麼時候回家?」
「在公司加班,大概十一點吧。」
但手機定位顯示,他在一間她從沒聽過的餐廳。
她放下手機,看著茶几上兩個空的咖啡杯。一個是她的,另一個是昨天晚上他喝剩的。此刻那個杯子看起來特別陌生,就像這個家裡的所有東西一樣。
這就是外遇被發現的瞬間——沒有戲劇性的捉姦在床,只有一個小小的謊言,讓整個世界突然變得不真實。
我們以為我們很了解外遇
這些日子以來,我讀了很多關於外遇的心理學研究與投稿者故事,想試著理解這個讓無數家庭破碎的現象。
在心理學研究中,外遇被定義為違背承諾保持對浪漫伴侶忠誠的行為,無論這個承諾是婚禮誓言的一部分、戀人之間的私下協議,還是一個不言而喻的假設¹。
聽起來很學術,對吧?
但當我越讀越多研究,越來越覺得:即使在幸福的關係中也會發生外遇。這句話讓多少人的認知瞬間坍塌。
我們總以為外遇是因為關係出了問題——他不愛我了,我們的婚姻死了,所以他才會去找別人。但研究數據顯示,外遇的發生有時與關係滿意度並無直接關聯。
這比承認關係有問題更讓人絕望,因為這意味著:即使你做得再好,愛得再深,也防不住。
最近一項針對近95,000人的研究發現,約20%的已婚男性和13%的已婚女性報告曾經對配偶不忠²。更讓人意外的發現是:女性更容易發生情感外遇、網路性行為和線上不忠行為,男性更容易發生身體外遇,並且更容易不止一次³。
我們習慣說「男人偷吃是為了性,女人偷吃是為了愛」,但數據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動機都更複雜。
外遇背後的心理地圖
我在研究中發現,她發現老公外遇後,最先問的不是「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而是「我到底哪裡做錯了」。
這是大部分被背叛的人的第一反應——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最常被引用的外遇原因是失去愛情、尋求變化和感覺被忽視,其次是情境因素、提升自尊的慾望和對伴侶的憤怒⁴。
其中「感覺被忽視」這個原因特別值得深思。
有個男人說:「我太太每天忙工作忙孩子,我跟她說話她都在滑手機。我開始覺得自己在這個家裡是透明的。」
另一個女人說:「我老公下班回家就躺在沙發上看電視,週末也是。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好好聊過天了。有個同事願意聽我說話,我覺得自己又變回了一個有趣的人。」
許多人報告在婚姻或承諾關係中感到情感或身體上的疏離。隨著時間的推移,缺乏親密感或回應性可能導致一方在關係外尋求連結。
我知道這聽起來像在為外遇找理由,但我想說的是:外遇往往不是一個衝動的決定,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就像房子漏水,不是某一天突然塌陷,而是一滴一滴慢慢滲透。
憤怒如何推動外遇
憤怒——被傷害、背叛或感覺缺乏愛所激起的憤怒——可能導致某人在關係外尋求認同。但外遇只是對憤怒的分散注意力,而不是解決方案⁵。
這句話讓我想到一個投稿故事。
他們結婚十年,她總是對他的工作不屑一顧。他是個普通的工程師,她是醫生,每次聚會她都會說:「我老公就是個修電腦的。」語氣裡有說不出的輕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