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藥,不只是止痛:運動員修復之路上的雙面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運動員的日常,是一場與疼痛的拉鋸戰。

每一次衝刺、每一下落地,每一聲肌肉發出的細語,都是身體與意志的對話。當疼痛成為訓練後的常態,NSAIDs(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自然走入運動員的生活,如同訓練後的乳清、比賽前的例行檢查一樣習以為常。它們來得方便,止痛迅速,甚至彷彿讓人可以忘卻不適、持續向前——但代價呢?

本文,將從最新系統性回顧(Pham & Spaniol, 2024)出發,談談NSAIDs對運動員的組織修復與訓練適應所造成的潛在影響。這不僅是藥物的討論,更是對於身體如何復原與成長的一場重新思考。


🔍 消炎的初衷:對抗疼痛與發炎

在急性扭傷、肌肉挫傷或術後初期,發炎帶來的紅腫熱痛常讓人寸步難行。而NSAIDs透過抑制COX酵素(Cyclooxygenase),阻斷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的生成,迅速降低發炎反應,是相對安全且效果明確的選擇。

根據Pham與Spaniol的系統性回顧,NSAIDs對於急性輕微運動傷害的止痛效果明確。例如2000年的研究指出,對於3日內的軟組織急性損傷(如拉傷、挫傷),使用Diclofenac貼片者其疼痛明顯低於對照組(Galer et al., 2000)。

對此,藥物短期使用在「幫助選手早期動起來、進入功能性訓練階段」的效果是肯定的。


❗ 組織修復的代價:消炎會阻斷什麼?

然而,若NSAIDs不只是幫助過渡,而是成為每日慣性,問題就浮現了。

Pham與Spaniol回顧的7篇高品質RCT中,有3篇直接用肌肉活檢與微透析方式分析運動後的細胞變化。關鍵的發現是:

  • 服用Indomethacin的跑者,膝蓋肌腱的膠原蛋白合成明顯下降(Christensen et al., 2011)
  • 衛星細胞(satellite cells)活性被抑制,無法像對照組一樣,在運動後迅速進行細胞增殖與修復(Mackey et al., 2007; Mikkelsen et al., 2009)

這些細胞是肌肉與肌腱修復的關鍵角色,就像建築現場的工人一樣,沒有他們,損傷就無法被有效修補。而NSAIDs的作用,不只是暫時壓下疼痛,也同時對這些工人說了:「先放個假吧。」

結果就是:症狀看似減輕,但實際上,恢復進度停滯,甚至倒退


⛔ 不會讓你更強:NSAIDs與運動表現

或許你會想:那我只是練完吃一顆布洛芬,至少能讓我明天繼續跑啊?

這個想法,Pham的回顧也提供了答案。

有兩項研究專門觀察NSAIDs對於運動表現的影響:一篇是給予Ibuprofen後進行42公里越野跑,另一篇則在肌肉破壞後再進行跑步測試。

結果很一致:

  • 沒有任何運動表現的提升(如速度、持久力)
  • 有一點改善氧化壓力指標(例如自由基指數降低),但對於跑者最在意的完賽時間、疲勞程度,並無顯著助益

也就是說,NSAIDs不是「增強劑」(Ergogenic aid),更像是讓你「稍微撐住一下」的過客。長期依賴,不僅不能變強,還可能拖慢適應。


🎯 什麼時候該用?給運動員與教練的建議

根據目前實證,我們可以歸納出NSAIDs使用的幾個原則:

時機建議策略

急性期(1-3天)

可短期使用NSAIDs控制腫脹與疼痛

修復期(3-14天)

鼓勵以運動治療、冷熱交替、營養補充為主

訓練週期中

避免習慣性服藥,避免抑制訓練適應的自然過程

如果一定需要用,建議:

  • 使用劑型上可選擇局部貼布或凝膠(如Diclofenac gel),避免全身性抑制
  • 與治療師或運動醫學團隊討論後使用,搭配適當的訓練調整與恢復計畫


🌿 身體的聲音,別急著關掉它

疼痛從來不是敵人,它可能是一種智慧。尤其是慢性疼痛,常常不是單一損傷,而是「適應失衡」的信號。如果你常常靠吃藥壓過這些聲音,可能就錯過了「調整動作模式」、「優化訓練安排」的機會。

真正的恢復,從來不是壓下警報,而是理解背後的訊息,然後設計出更聰明的應對方案。


🧠 結語:學會跟疼痛對話,而不是消音

Pham & Spaniol這篇系統性回顧的意涵,在於提醒我們:

「消炎藥不是不能用,而是不能『依賴』。在急性期,它是好幫手;在訓練期,它可能成為你變強的阻礙。」

疼痛有時候是警告,有時候是導航。學會聆聽身體,善用工具,而不是濫用藥物,才能走得更遠。

我們不是要變成無痛的機器,而是要成為,能與身體節奏共舞的人。


參考文獻: Pham, H. & Spaniol, F. (2024). The Efficacy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in Athletes for Injury Management, Training Response, and Athletic Performance: A Systematic Review. Sports, 12(302). https://doi.org/10.3390/sports1211030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ZW LIU的沙龍
3會員
25內容數
這裡是由物理治療師經營的健康沙龍,一個專屬於運動愛好者、痠痛困擾者與術後復健者的知識基地。我用淺白的語言談專業,從運動傷害預防、術後照護到日常保健,分享最實用的觀點與真實的臨床經驗。讓你更理解身體,也更安心地照顧它。健康,從認識自己開始。
ZW LI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1
髖關節,是我們身體裡最安靜但最關鍵的連結。它支撐著奔跑的速度、旋轉的優雅、跳躍的勇氣。但有時,一種說不上來的卡卡、不舒服,甚至是刺痛,卻悄悄潛入日常——這,可能不是單純的肌肉拉傷,也不是單純的老化,而是我們今天要談的主題:非關節炎性的髖關節疼痛。
2025/07/21
髖關節,是我們身體裡最安靜但最關鍵的連結。它支撐著奔跑的速度、旋轉的優雅、跳躍的勇氣。但有時,一種說不上來的卡卡、不舒服,甚至是刺痛,卻悄悄潛入日常——這,可能不是單純的肌肉拉傷,也不是單純的老化,而是我們今天要談的主題:非關節炎性的髖關節疼痛。
2025/07/21
當你被診斷為「五十肩」,醫師或治療師常說:「你可以做些伸展、牽拉、滑牆的動作」。但很多人做一做發現: 「奇怪,肩膀好像還是卡,甚至覺得頸部越來越緊、手肘也開始不舒服……?」 其實問題可能不在你的「手」,而在你忽略了肩胛骨這個核心角色。 為什麼肩胛骨這麼重要? 在五十肩的三階段中,尤其到中後
2025/07/21
當你被診斷為「五十肩」,醫師或治療師常說:「你可以做些伸展、牽拉、滑牆的動作」。但很多人做一做發現: 「奇怪,肩膀好像還是卡,甚至覺得頸部越來越緊、手肘也開始不舒服……?」 其實問題可能不在你的「手」,而在你忽略了肩胛骨這個核心角色。 為什麼肩胛骨這麼重要? 在五十肩的三階段中,尤其到中後
2025/07/21
「醫生,我是不是五十肩?怎麼最近連穿內衣都困難?」 「我先生晚上都會痛醒,他說整隻手像被凍住,這樣是中風前兆嗎?」 「我的肩膀越做復健越痛,是不是代表越做越壞了?」 這些話,你也熟悉嗎?作為一名長期在臨床服務的物理治療師,我太常聽到這些問題了。今天,我想和你談談「冷凍肩」
2025/07/21
「醫生,我是不是五十肩?怎麼最近連穿內衣都困難?」 「我先生晚上都會痛醒,他說整隻手像被凍住,這樣是中風前兆嗎?」 「我的肩膀越做復健越痛,是不是代表越做越壞了?」 這些話,你也熟悉嗎?作為一名長期在臨床服務的物理治療師,我太常聽到這些問題了。今天,我想和你談談「冷凍肩」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久坐辦公室還是進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我們常常會感到肌肉痠痛。這種不適感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嚴重的話還會影響身體健康。為了有效緩解肌肉痠痛,建議找尋專業的運動按摩師,由他們提供針對性的治療和建議,幫助您恢復肌肉的健康和活力。本文會提到不同部位的肌肉痠痛狀況,也讓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久坐辦公室還是進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我們常常會感到肌肉痠痛。這種不適感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嚴重的話還會影響身體健康。為了有效緩解肌肉痠痛,建議找尋專業的運動按摩師,由他們提供針對性的治療和建議,幫助您恢復肌肉的健康和活力。本文會提到不同部位的肌肉痠痛狀況,也讓
Thumbnail
如果一件事情要每天做、經常做,那就需要把它變得簡單容易。 阻力小了,自然就好進行下去。 所以我需要看清楚自己的阻力是什麼。
Thumbnail
如果一件事情要每天做、經常做,那就需要把它變得簡單容易。 阻力小了,自然就好進行下去。 所以我需要看清楚自己的阻力是什麼。
Thumbnail
運動防護員專門從事「預防」(防止發生)、「診斷」(識別問題或疾病)和「治療」(提供醫療以改善)肌肉和骨骼的損傷和疾病。
Thumbnail
運動防護員專門從事「預防」(防止發生)、「診斷」(識別問題或疾病)和「治療」(提供醫療以改善)肌肉和骨骼的損傷和疾病。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運動選手受傷後的心理、壓力和情緒轉變。從選手日常生活、同儕壓力、教練壓力、自身壓力、選手性格以及悲傷五階段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此外,作者也提到防護員需要除了照顧選手的傷後恢復進度外,也要關心選手的心理復原狀況。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運動選手受傷後的心理、壓力和情緒轉變。從選手日常生活、同儕壓力、教練壓力、自身壓力、選手性格以及悲傷五階段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此外,作者也提到防護員需要除了照顧選手的傷後恢復進度外,也要關心選手的心理復原狀況。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運動按摩已成為現代人舒緩疲勞的常見選擇。不只專業運動員,就連日常生活中有姿勢不良或肌肉緊繃問題的人,都能從運動按摩中獲益良多。本文將深入探討運動按摩,從如何有效釋放肌肉緊繃、促進血液循環,到提升運動表現和身體靈活度,讓讀者了解運動按摩帶來的好處。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運動按摩已成為現代人舒緩疲勞的常見選擇。不只專業運動員,就連日常生活中有姿勢不良或肌肉緊繃問題的人,都能從運動按摩中獲益良多。本文將深入探討運動按摩,從如何有效釋放肌肉緊繃、促進血液循環,到提升運動表現和身體靈活度,讓讀者了解運動按摩帶來的好處。
Thumbnail
自兩年前以來都有肌力功能訓練的習慣, 主要緣由是不做事的肌肉讓其他肌肉做太多事情, 代償到受傷, 所以藉由專家的領導幫助我找回該做事的肌肉, 喚醒他給我起來做事! 初期訓練一年左右, 大致的身體狀況改變, 就是左肩訓練三週後疼痛就消失了! 然後每次訓練後的痠痛值會延伸1~2天, 剛練完當天跟隔天都
Thumbnail
自兩年前以來都有肌力功能訓練的習慣, 主要緣由是不做事的肌肉讓其他肌肉做太多事情, 代償到受傷, 所以藉由專家的領導幫助我找回該做事的肌肉, 喚醒他給我起來做事! 初期訓練一年左右, 大致的身體狀況改變, 就是左肩訓練三週後疼痛就消失了! 然後每次訓練後的痠痛值會延伸1~2天, 剛練完當天跟隔天都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運動前做足熱身很重要,但是很少人會重視收操這件事。其實運動後的按摩和熱身一樣重要,好好收操除了可以降低隔天鐵腿的機率外,還能減少運動傷害的風險。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運動前做足熱身很重要,但是很少人會重視收操這件事。其實運動後的按摩和熱身一樣重要,好好收操除了可以降低隔天鐵腿的機率外,還能減少運動傷害的風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