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t a problem to be solved. You are a person to be loved.”
「你不是一個急著被修好的問題,而是一個值得被好好愛著的人。」
——艾蜜莉・費里曼( Emily P. Freeman)
我們都活在一個說「要愛自己」已經變得理所當然的時代。
但沒有人教我們,如果我真的做不到呢?不是我不努力,也不是我不明白這句話的道理。
我只是說不出口「我喜歡我自己。」這五個字,太重、太遠、太像是一種我不配擁有的理想。
你不是懶惰,不是逃避,更不是消極。
你只是,一直在努力活著的過程中,慢慢離那個自己太遠了。
這篇文章,不是要你學會「變好」,而是想陪你一起回來——靠近那個還沒準備好被喜歡的自己。
你沒有做錯什麼,只是太久沒有被好好肯定了
很多人對「喜歡自己」其實存在某種的障礙,並不是因為他們做錯了什麼,而是——他們從來沒有真正被好好看見過。
你很努力,但被當作理所當然;
你想靠近,卻總覺得自己的需求太多、太麻煩;
你不想麻煩別人,所以把情緒收著、把需求壓著,久了,連自己都開始懷疑:「我真的那麼重要嗎?」
當「我值得被好好對待」這個信念沒被灌溉,心裡那株喜歡自己的小苗就會慢慢枯萎。
不是你沒有它,而是它太久沒被澆水,終於沉默。
喜歡自己,不是從證明開始,而是從「被肯定過一次」開始的。
但如果你等不到那一次,也許,你可以自己先說一句:「你很棒了,真的。」
做不到喜歡自己,常常不是討厭,而是「不敢靠近」
我們很少有機會問自己:「我為什麼不喜歡自己?」
更多時候,那種遠遠的感覺,其實不是討厭,而是——我不敢靠近。
靠近自己,就會碰到那些一直沒處理的:
過去的創傷、關係裡的否定、永遠都不夠好的焦慮、說不出口的脆弱。
所以我們學會冷靜、學會務實、學會表現得「我很好」;
我們太擅長獨立、太懂得隱忍,反而忘了怎麼回頭擁抱那個有情緒、有需求、想被愛的自己。
不敢靠近自己的那種「客氣」,久了會變成冷漠。
不是對世界冷漠,而是對自己。
你不是不想愛自己,你只是還在學怎麼讓自己「被靠近」。
那種無來由的「不配得感」,其實是心裡還沒準備好被愛
很多人都說:「你要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人生。」
但你心裡可能會冒出一句:「我真的值得嗎?」
這種「不配得感」不是邏輯問題,它不會因為別人說你很好,你就真的相信。
它比較像是一種早年經驗累積下來的情緒體質——你太習慣被要求、被比較、被忽略。你沒學過什麼是「無條件的值得」。
所以當好事來到你面前,你第一反應不是感動,而是退後。
當有人喜歡你,你懷疑他的眼光;當你做出成就,你開始解構自己:「只是運氣好。」
你不是不願意幸福,你只是還沒準備好承接幸福。
因為你從來沒有被完整地愛過,所以你不知道怎麼接住一份完整的好。
請不要責怪這樣的自己。
這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曾經沒有安全地學會過:「我可以不用做什麼,就值得被愛。」
喜歡自己不是「變得更好」之後的事,而是現在就可以開始練習的事
「喜歡自己」從來不是終點。
它更像是一種反覆出現的意願,一種你願意為自己多走幾步、多說幾句話、多停下來一點點的溫柔。
你可以從這裡開始:
- 當你感到沒用時,輕聲說:「我已經做得夠多了。」
- 當你無法接受讚美時,練習只說一句「謝謝」就好。
- 當你想逃避時,對自己說:「我不想面對也沒關係,我會陪著你。」
你不用等到自己完美才值得喜歡,因為你不是機器,也不是成果報表。
你是活著的人,是正在練習活得更靠近自己的心。

📝 重點整理|喜歡自己,不是自信的結果,而是一種不再推開自己的方式
- 你不是失敗,而是太久沒被理解與肯定,才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
- 不敢喜歡自己,常常不是討厭,而是害怕靠近那個還沒被承接的情緒
- 「不配得感」來自於過去缺乏安全感與無條件愛的經驗,不是你不夠好
- 喜歡自己不是結果,而是每天多一點靠近、多一點不攻擊自己的練習
- 你不需要先變得更好,才能開始愛現在這個正在努力撐住的你
💌 小提醒
你做不到喜歡自己,真的沒關係。
因為你不是一個該被催促變好的人,而是一個值得被慢慢靠近、慢慢喜歡、慢慢溫柔對待的存在。
願你不要再逼自己相信,而是慢慢陪自己相信。
而如果你每次打開這樣的文字,都感覺自己又往內靠近了一步,
那麼——常來看看我的文章,本身也是一種靠近自己的自我催眠😄
歡迎加入我的Discord,有專屬的樹洞空間可以私訊找我聊聊,記得先領取身份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