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的觀察,ImPulsTanz 有很多老師會每年回來教課,所以這篇文章就帶大家認識我上過的課(和退掉的課)。如果未來有機會可以作為選課的參考。
提醒各位舞者和愛舞人,如果還不知道 ImPulsTanz 是什麼,歡迎先來認識這個歐洲地區規模最大的舞蹈藝術節:【ImPulsTanz 系列】愛舞人必知的舞蹈盛會——ImPulsTanz 維也納國際舞蹈節。想了解工作坊是怎麼運作的,可以先閱讀【ImPulsTanz 系列】身體和頭腦的滿漢全席——ImPulsTanz 舞蹈節的工作坊稍微建立一點概念呦!
我這次總共上了 11 堂工作坊,共 10 個老師。因為好惡這件事蠻主觀的,所以我不是用「推薦指數」幫每堂課評分,而是用「主觀喜好」。也許不適合我的課正適合你也說不定!
舞蹈技巧課
Impulses, gravity, rebounce, flow(動力、重力、反彈與流動)
- 授課老師:Vasko Nasonov
- 課程類型:American & European Contemporary,技巧課
- 課程難度:Advance
- 主觀喜好:⭐️⭐️⭐️⭐️⭐️
- 適合的人:想追求技巧的舞者、喜歡地板技巧的舞者、想讓身體動作更連貫的舞者

Vasko 是身體非常驚人的舞者,他從 HipHop 和 House 的背景出發,在當代舞深耕多年。身體具有非常好的爆發力、柔軟度和穩定性,跳起舞來跟蛇一樣。這堂課主要著重在技巧練習,尤其是地板技巧,結合各種飛越、滾地、翻、扭轉、延長,來分散身體的受力和重力的影響。
我覺得最難能可貴的是,這麼會跳,而且又這麼會教的舞者真的不多見。Vasko 很擅長動作的拆解和分析,幫助我們慢慢接近他追求的質感。不過他的課偏硬,我第一天玩得很開心,第二天早上醒來就覺得......嗯......自己真的不年輕了。後面幾天全身瘀青、痠痛,連手都舉不起來,最後一天上完甚至得在旁邊躺一個小時才有力氣爬起來繼續跳舞。不過他的課還是非常令人享受,尤其是追求高難度技巧的舞者非常推薦挑戰!
Ballet for Contemporary Dancers(給當代舞者的芭蕾課)
- 授課老師:Andrew Champlin
- 課程類型:Ballet,技巧課
- 課程難度:Advance
- 主觀喜好:⭐️⭐️⭐️⭐️⭐️
- 適合的人:想用比較骨骼和身體結構的思維理解芭蕾的人
沒想到我會在 ImPulsTanz 選修芭蕾課!而且因為腳踝傷的關係,我已經半年沒有碰芭蕾了。會想上這堂課的原因,是因為在經驗解剖學上碰到了老師 Andrew,稍微聊到了他對芭蕾的想法。他當時說,對他而言芭蕾應該要用最少的力量跳。這完全激起我的好奇心!對我而言芭蕾是肌肉使用很多的一種舞種,即便知道要輕鬆跳,還是很難擺脫對肌力和肌耐力的追求。
不過 Andrew 的課真的不求用力,上完一週的芭蕾課我不但沒有痠痛,很多動作反而更好做,甚至連轉圈都轉更好了!他使用骨骼結構的排列和筋膜張力執行技巧動作,著重於動力的發生和借力使力等反彈力量。雖然有些筆記在以往上芭蕾課聽某些老師提過,不過在不同的時間點再次被提醒,總有不同的啟發。
把身體的位子擺對了,平衡自然會發生。—— Andrew
Contemporary Jazz – Dancing Meditation(舞動冥想:當代爵士舞)
- 授課老師:Salim Gauwloos
- 課程類型:Jazz,技巧課
- 課程難度:Advance
- 主觀喜好:我沒有上
- 適合的人:喜歡這個老師的身體語彙的人
事實證明,像是這種「跟老師學習他的風格」的課,果然還是要先做點功課,透過影片了解老師的身體是哪個路數的(幫大家附上老師 IG 了,歡迎自己點擊連結進去看)。我原本是因為一直有在思考爵士舞和其他舞種的融合所以選修這堂課,但實際上我覺得老師的身體非常芭蕾。看過課之後,我決定把這堂課的扣打調去上另外一堂即興課。但如果喜歡這個身體風格的不仿選修。
表演方法
A Strategy for Combining Text and Movement(文字與動作的結合策略)
- 授課老師:Dani Brown
- 課程類型:Improvisation,表演方法
- 課程難度:Advance
- 主觀喜好:⭐️⭐️⭐️
- 適合的人:對於在舞蹈作品中結合聲音和文本有興趣的人。
這堂課是 Dani Brown 對於她的表演和創作方法拆解出來的技術分享。我們在課堂上的練習是用一段固定的文本,搭配身體即興。她的身體即興是從一個日常動作出發,改變頻率和幅度,進而產生動作上的變形,再轉換到下個動作。而這段固定的文本內容並不是重點,「如何說」才是重點。所以我們也用很戲劇的邏輯,進行的角色轉換和聲音轉變的練習。最終再把這些不同的元素加在一起。
對我而言,這堂課比起「學習這套技巧」,對我而言更像是透過這套方法,對我目前的研究產生新的發想。老實說因為這堂課是在週末舉行,有種「時間不夠用,所以老師只好跳過很多步驟」的感覺,再加上老師本身的教學經驗不夠豐富,對班級氣氛的凝聚和課程領導都費時費力。我覺得如果過去沒有大量的戲劇和身體練習,會感覺這堂課難度非常高。
身心學
RE-ACT–F. M. Alexander-Technik(重啟行動:亞歷山大技巧)
- 授課老師:Nicola Schößler
- 課程類型:Bodywork
- 課程難度:Open level
- 主觀喜好:⭐️
- 適合的人:想透過其他方法思考舞蹈的人、沒有太多身體經驗的人
原本報名這堂課是因爲想再找機會練習亞歷山大技巧,但實際上這堂課並不是教亞歷山大技巧本身,而是老師有他想要帶領的主題,而技巧是作為輔助之用。另外這堂課的步調非常慢,可能比較適合沒有太多身體經驗的人。
Psoas Connection — Experiential Anatomy(經驗解剖學:腰肌的連結和使用)
- 授課老師:Kerstin Kussmaul
- 課程類型:Bodywork,經驗解剖學
- 課程難度:Open level
- 主觀喜好:⭐️⭐️⭐️⭐️⭐️
- 適合的人:想讓跳舞更輕鬆的人、想讓身體永續使用的人、想認識身體的人、想透過另一種方法思考跳舞的人
經驗解剖學跟一般的解剖學比起來,是非常適合舞者的解剖學課。想像一般的解剖學都在剖青蛙、背肌肉和關節名稱,經驗解剖學更在乎在認識身體構造之後,進而運用在動作上(不一定是跳舞)。也因此課堂上一半以上的人都不是舞者,反而有很多是因為身體有傷,開始復健和研究身體如何運作的人。不過老師是專業舞者出身,因此舞者在這堂課上還是可以獲得非常多的養分。
事實上 Kerstin 大約是我今年最喜歡的老師之一了。她非常博學又有耐心,也知道舞者的問題和常見盲點——舞者們應該都有經驗,要找到真正懂舞者的物理治療或調理師非常難。而她的練習已經變成我暖身和收操的必帶。不過小缺點是這堂課因為有很多理論,適合英文程度比較好的人加入。
即興
Rewilding the Matrix — Habitat of Movement(野放基質,重塑動作慣性)
- 授課老師:Kerstin Kussmaul
- 課程類型:Improvisation,從身體理論到即興
- 課程難度:Advance
- 主觀喜好:⭐️⭐️⭐️⭐️⭐️
- 適合的人:想讓跳舞更輕鬆的人、想透過另一種方法思考跳舞的人
這堂課是我上完經驗解剖學之後,因為太喜歡老師 Kerstin,跑去辦公室換課的。跟上一堂課相同的是,這堂課也是基於理論,但不同的是,這堂課上 Kerstin 關心的是「我們如何跳舞」。我們探索筋膜和細胞外的基質液體,透過對他們的了解觸發對身體的想像力,進而打破以往跳舞的慣性,並帶入到即興練習中。
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這堂課的練習可以停留在很基礎的層次,也可以挑戰身體很好的舞者,但可能因為老師在身心學界比較知名,反而少有專業舞者選修這堂課。如果英文夠好的朋友,我絕對大力推薦。
BadAss Contact(接觸即興)
- 授課老師:Eszter Gál、Sabine Parzer
- 課程類型:Improvisation,接觸即興,技巧課
- 課程難度:Advance
- 主觀喜好:⭐️⭐️⭐️⭐️⭐️
- 適合的人:想練習接觸即興技巧的人,建議有身體經驗。
這堂課雖為 Advance 的難度,但畢竟是接觸即興課,課堂上組成大約為專業舞者和有經驗的素人舞者各半。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兩位老師營造的課堂氣氛,他們打造的開放式空間讓接觸即興在發生時有更多的可能性。我也很喜歡他們以動身體為主,討論為輔,但又不會花大把時間說話的時間調配比例。
這堂課主要練習接觸即興的技巧,從空間、重量分享、到有點難度的抬舉,老師們充分使用想像力和好玩的元素(例如:用腋下打招呼),讓素人能快速的抓到要領並執行動作。同時他們也非常在乎舞蹈過程中的身體聆聽,讓練習通做的同時仍能保有接觸即興的本質。
Deep Movement Consciousness(動作的深層覺察)
- 授課老師:Peter Jasko
- 課程類型:American & European Contemporary,即興課
- 課程難度:Advance
- 主觀喜好:⭐️⭐️⭐️⭐️
- 適合的人:想打破身體慣性的人,想探索身體語彙的人
這堂課從「極度斷裂」和「極度連貫」的兩個角度切入,用即興的方式探索身體的動法。在每個練習中老師都會給予非常長的時間(半小時以上,甚至到一兩個小時),讓我們停留在同一種質地,不斷挖掘和探索新的可能。當時間拉長,身體也會因此產生疲累感,進而自動衍伸出另一種動法。
另外我透過這堂課的眼神練習,發現了眼睛是當代舞者非常容易忽略,但實際上非常有用的表演媒介。當我在觀察我的夥伴跳舞時,即便她的動作不多,但只要眼神有改變,就能大大改變表演的敘事。也算是課堂上的意外收穫!
Tuning Scores
- 授課老師:Jurij Konjar
- 課程類型:Improvisation,即興課
- 課程難度:Advance
- 主觀喜好:⭐️⭐️
- 適合的人:喜歡即興的人
Tuning Scores 是一種團體即興的系統,強調於「觀察正在發生的事」,而不是強制動作的產生。在練習中間,會使用各種不同的指令,例如:暫停、倒帶、反覆、集合等等,幫助整個群體達到一種不用言語,也能讓魔法發生的即興境界。
只給兩顆星可能不太公平,但我在上這堂課的時候已經身心俱疲,加上課程發生在週末,沒有時間調頻每個同學的狀態。因此我在課堂上感受到比較多的不舒適、不熟悉和衝突,沒辦法領悟這堂課的美好之處,也讓我提早離開這堂課(對啦就是翹課)。
Crafting Movements(動作雕琢術)
- 授課老師:Martin Kilvady
- 課程類型:Improvisation,即興課
- 課程難度:Intermediate
- 主觀喜好:?
- 適合的人:想要探索身體語彙的人、擁有自己想法的舞者
我覺得這堂課應該是我有最多 culture shock 的課了!至今無法定義這堂課到底是好還是不好。老師非常幽默,有他想要在課堂中分享的動作元素,但也常常不確定他想要的方向是什麼。再加上他在課堂中給予很大的自由度,我在做練習的時候很常處在一種「所以現在要幹嘛」的狀態。
不過在幾天之後,我就發現這是一堂學生必須非常有想法的課。這堂課的上法,不是照著老師的指令練習,而是必須要帶著自己正在工作的主題、問題、目標,去和老師在課堂上提供的練習對話。如果快速貼標籤的話,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歐洲」的上課方式,亞洲學生會非常不習慣。
幾堂課「對話」下來的結果,有時候覺得神清氣爽,有時候覺得非常困惑。我覺得也許需要更多時間去磨合這樣的上課方式,或者,這就是一堂現階段我無法消化的課吧!
創作與編舞
Devising Performance From the Inside Out(由內而外的獨舞創作)
- 授課老師:Deirdre Morris
- 課程類型:Composition,創作課
- 課程難度:Advance
- 主觀喜好:⭐️⭐️⭐️⭐️⭐️
- 適合的人:想要獲得創作方法的人,覺得自己不會創作的人
我非常推薦在國外上創作課!非常推薦!我是個因為顧慮太多,所以一直沒有開始創作的人。但上完這堂課之後,我覺得好像真的可以來做一些作品了。
我自己覺得好的創作課,最重要的是給予創作者絕對的自由、信心和空間,幫助他們自在奔馳。而這堂課的老師 Deirdre 就創造了這樣的環境。舉兩個例子:一是我們在第一堂課的時候,就由全班一起討論出我們有共識的課堂守則,而非透過老師上對下的指令;二是我們在課堂上使用了一種「給 notes」的方法,讓大家在給予彼此作品回饋的時候可以看到更多值得發展的優點,而非用批判式眼光要求對方改進。在這樣的環境下,我覺得自己重新獲取了身為創作者的自主權,而非只是等待別人批判,也更有信心發展自己的創作。
另外老師也帶領我們做很多身體練習、書寫練習和口頭講述練習,讓我們有許多創作工具可以使用。不過這堂課因為有大量的討論和發言,適合英文程度比較好的朋友參與。
Tools for a Thinking Body
- 授課老師:Deirdre Morris
- 課程類型:Composition,創作課
- 課程難度:Advance
- 主觀喜好:⭐️⭐️
- 適合的人:想要獲得群舞創作方法的人
這堂課分成兩個部分,即興和組合。老師有一套非常有規則的即興練習,從中去認識一些編舞工具;同時她也教了一套很長的動作組合。在上完一個禮拜的課後,我們會分成小組,使用那套動作作為創作元素,編創一小段群舞。
我其實在上到第三天的時候就非常想把課換掉,只是因為也只剩下兩天,要插班到其他課可能都有進度銜接的問題,才勉強上完。主要原因是我們花了非常長的時間在學組合,反而沒有時間創作。二是老師會把即興當中的一些隊形和動作變化視為一種「招式」,我們在創作時好像只是在執行招式,而鮮少有創意的發想。當編舞只是變成招式上的排列組合,對我來說就沒有意思了。
結語
再次強調!上面有許多課的感受都只是我個人的主觀想法,建議可以搭配閱讀藝術節提供的小冊子,上面會有每堂課的介紹,也許會比我的主觀意見值得參考。如果真的選到不喜歡的課,也別忘了善用藝術節的換課機制,讓自己在 ImPulsTanz 的體驗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