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潮期不是中年危機,而是轉型人生第二曲線的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低潮期不是中年危機,而是轉型人生第二曲線的開始

低潮期不是中年危機,而是轉型人生第二曲線的開始

許多人以為到了中年,低潮就是無可避免的「中年危機」。但真的是這樣嗎?到了中年,轉型時困住自己的,並非外在的環境、市場需求或他人的眼光,而是我們對轉型過程的內在看法。

前一陣子聽了由《中年的選擇》作者奇普・康利,訪談行銷大師賽斯・高汀的 podcast,內容關於「低潮期」、「第二曲線」、「退休觀念」與「年紀增長的優勢」。這場對話讓我特別有感,因為過去幾年的轉型歷程,我正好也走過這些階段,並踩過不少坑。

這篇筆記除了寫給自己,也分享給每一位走到人生轉折點的朋友。如果你正站在一個「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走」的岔路口,希望能帶給你一點不一樣的思維。

延伸閱讀:現實世界「中年級實習生」奇普康利的兩次中年轉型際遇告訴你:中年不是危機,而是活出新生命的開始--《中年的選擇》

低潮期:不是失敗,而是成長必經之路

我們這個世代,成長過程多少被教導「遇到困難堅持到底」。在成長曲線的開始,總會有一段低谷,這似乎是必須耐受的過程。

但現實是,低潮期往往會打擊我們的自信,讓我們質疑自己是否不夠好、是否該放棄?過程中的極度不舒服,也常讓人難以持續。

訪談中,賽斯・高汀直接點出「低潮」的真正意義:「低潮期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大部分人放棄。」他認為,缺乏門檻與難度的事物沒有價值,真正的成長與價值,都只有穿越低潮後才能獲得。

回想我從2019 年開始的中年轉型,中間還「躬逢其盛」地遇到百年一見的全球疫情。說真的,過程中的低潮期非常難熬。拍 YouTube 影片、寫訂閱內容、做線上課程、接零散案子…,收入不穩定,晚上常常輾轉難眠,心裡總想:「是不是選錯路了?」

但回頭看,正是撐過那段難熬的低潮,才讓我更認清自己真正擅長與喜歡的事,並慢慢走出屬於自己的轉型之路。因此,我很認同賽斯・高汀的觀點:低潮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好或犯了錯,而是經歷「這條路是否值得你走下去」的一種考驗

如果你現在也正處在低潮期,別急著否定自己,不妨換個方式思考:

Q1|這段低潮,是因為「舊角色的結束」?還是「新階段的開始」?

是不是原有舊的角色、做法、目標,已經不再適合自己?有沒有新的興趣、潛力、轉型契機,正在醞釀,摸索,從試錯中學習?

Q2|這是短期的低潮?還是結構性的低潮?

是單一事件的失敗(單一專案失敗、某個產品沒賣起來),還是大環境已變、個人價值定位需要全面轉型?

Q3|這段低潮,正在幫我學會什麼?

是耐心?彈性?看清自己真正的需求?了解哪些事其實不再需要糾結,需要增強內在韌性?不妨問自己:「如果沒有這段低潮期,我會少了哪些成長/學習機會?」

Q4|這段低潮,值不值得我投入「五年」的時間去穿越?

如果願意投入五年,這條路未來的意義和價值會是什麼?如果覺得不值得,是否該重新盤點資源,另尋第二曲線?

人生第二曲線,不用從零開始

很多中年朋友問我:「我快 50 了,還能轉型嗎?」,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不妨這麼想:到了中年才開始尋找「人生第二曲線」,剛剛好

「第二曲線」不是要你換跑道、打掉重練,而是把過去的累積重新整理,找到一條能夠讓你持續投入熱情的路。也就是——讓人生從「靠能力吃飯」,走向「靠熱情與創造力過日子」的過程。

以前我在企業裡做數位營運主管,最擅長的事是看數據、想策略、做營運,但也發現:除了「事」之外,身為主管,對於帶人、啟發人,也是我練就的另一項能力。

轉型初期,我以為必須重新定義自己,但後來才發現,舊有經驗不需要被丟棄。無論是擔任顧問、設計工作坊,或是成為中年轉型教練,我本質上都是運用過去的管理經驗,幫助職場人與企業主管找到新方向。這條「第二曲線」,正是從舊經驗中自然生長出來的。

所以別以為 50 歲才轉型太慢,正因為有了累積,你的第二曲線會比年輕時跑得更穩、更深、更有力量。

打破必須退休的舊觀念,讓人生成為一連串的「專案」

「你打算幾歲退休?」這個問題,我早就不去想了。因為「退休」這個概念,本來就是為過去體力型工作設計的,我們這代知識型、創意型工作者,根本不需要把「退休」當作終點。

賽斯・高汀在訪談中提出一個深具啟發性的觀點:「把人生當成一連串的專案,而非為了退休做準備。」 這句話,可說是貫穿他工作與人生觀的核心總結。這包含三層含義:

  1. 主動性→ 自己選擇做什麼,而不是被單一工作角色或公司綁死。
  2. 創造性→ 每一段工作,不只是為了收入考量,而是希望能創造出新的價值,影響某群人,甚至影響文化。
  3. 有限期間性→ 每個計畫有起點,也有階段性終點,做完可以換下個計畫,人生不必「一成不變」。

現在我寫專欄、帶工作坊、主持讀書會、錄 podcast,這些其實都源於一場場小型專案。我不會設定非得做到幾歲,只要它對自己與別人有價值,就值得投入。只要還有想法、還有好奇心、還有人願意跟我一起探索,這場專案就可以一直做下去。

走到中年以後,我越來越相信:人生不是一場衝刺賽,而是一場長程耐力賽。

你不需要一直往前衝,但需要知道,什麼是你想堅持下去的方向。而年紀增長,正是讓我們做更好的選擇、更有力量前行的時刻。

如果你現在正走在轉型期,別擔心。你不需要一次做出完美的決定。只要慢慢找,慢慢畫出屬於自己的那條第二曲線,你會發現,中年轉型,其實是一件很棒的事。

想為自己開展第二人生嗎?「人生轉型工作坊 2.0」幫你梳理方向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感覺?一切還順利,卻總有種「心空空的」感受;想改變卻不知道從何下手。這並不是你獨有的疑問,而是無數中年人的共同感受:「我究竟是誰?」、「我為了什麼努力?」「難道一生就這樣了嗎?」

別讓這些疑問停留在心中影響你!小班制的《人生轉型工作坊 2.0》是老查專為中年人設計,透過引導與討論、反思,幫你打開新視野,找回動力,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在一整天的工作坊中,帶你從盤點過去、檢視現在、未來描繪與制定計畫,3大階段讓你撇除心中雜音,梳理雜亂思緒,幫自己找回工作與生活的熱情!

報名連結:https://senior.104.com.tw/c/674feebb4432c5060ebcbe7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與老查一起讀商業好書
40.1K會員
212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2025/08/18
人生轉型常經歷探索、掙扎、停滯到突破的四階段。當你陷入困境時,專家夥伴能提供外部視角與支持,幫助你跨越障礙,找到新的方向與行動路徑。從賈伯斯與沃茲尼克的例子,到管理顧問公司的觀點,告訴你如何找到能提供客觀視角、打破慣性思維的關鍵人物。透過尋求建議與採取行動,讓你的改變之旅不再孤單,並能真正實現目標。
Thumbnail
2025/08/18
人生轉型常經歷探索、掙扎、停滯到突破的四階段。當你陷入困境時,專家夥伴能提供外部視角與支持,幫助你跨越障礙,找到新的方向與行動路徑。從賈伯斯與沃茲尼克的例子,到管理顧問公司的觀點,告訴你如何找到能提供客觀視角、打破慣性思維的關鍵人物。透過尋求建議與採取行動,讓你的改變之旅不再孤單,並能真正實現目標。
Thumbnail
2025/08/07
中年卡關,不只是表象上的職涯停滯,也源自一種整體生活方向的迷失。思考中年轉型時,大多數人開始最大的恐懼就是:「真的可行嗎?」 擔心收入不穩定,也害怕離開自己熟悉的領域,失去過去累積的基礎。 這些恐懼大多只是來自於對「未知」的焦慮。只需提前做好三大準備,降低不確定風險,幫自己從容展開中年轉型之旅。
Thumbnail
2025/08/07
中年卡關,不只是表象上的職涯停滯,也源自一種整體生活方向的迷失。思考中年轉型時,大多數人開始最大的恐懼就是:「真的可行嗎?」 擔心收入不穩定,也害怕離開自己熟悉的領域,失去過去累積的基礎。 這些恐懼大多只是來自於對「未知」的焦慮。只需提前做好三大準備,降低不確定風險,幫自己從容展開中年轉型之旅。
Thumbnail
2025/07/10
房間的混亂,是否也反映了你內心的壓力與迷惘?面對成堆雜物,我們捨不得丟,不只是念舊,更多是來自對浪費的「愧疚感」,以及對未來的「焦慮」。 讓我們一起探究為何總藉由購物投射理想、填補空虛。斷捨離需要的不只是整理技巧,更是一套與自己和解、告別心理負擔的實踐方法。藉此放下重擔,為生活迎來真正的清爽與平靜。
Thumbnail
2025/07/10
房間的混亂,是否也反映了你內心的壓力與迷惘?面對成堆雜物,我們捨不得丟,不只是念舊,更多是來自對浪費的「愧疚感」,以及對未來的「焦慮」。 讓我們一起探究為何總藉由購物投射理想、填補空虛。斷捨離需要的不只是整理技巧,更是一套與自己和解、告別心理負擔的實踐方法。藉此放下重擔,為生活迎來真正的清爽與平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Thumbnail
當我們面臨迷茫和自我懷疑時,不妨放慢腳步,學著順應自己的情緒和狀態,動態調整自己的人生之路。
Thumbnail
當我們面臨迷茫和自我懷疑時,不妨放慢腳步,學著順應自己的情緒和狀態,動態調整自己的人生之路。
Thumbnail
中年轉型危機 — 你敢按下自己人生的暫停鍵嗎 中年,是特別容易身心靈壓抑到一定程度,突然宣告不治…喔不是,是宣告抗議的微妙年紀。 你會在某一天醒來,忽然厭倦日復一日的奔忙、突然懷疑起自己究竟為誰辛苦為誰忙? 忽然討厭起自己,為何不是活成本來想要的人生? 將自己的人生按下暫停鍵,拋
Thumbnail
中年轉型危機 — 你敢按下自己人生的暫停鍵嗎 中年,是特別容易身心靈壓抑到一定程度,突然宣告不治…喔不是,是宣告抗議的微妙年紀。 你會在某一天醒來,忽然厭倦日復一日的奔忙、突然懷疑起自己究竟為誰辛苦為誰忙? 忽然討厭起自己,為何不是活成本來想要的人生? 將自己的人生按下暫停鍵,拋
Thumbnail
某日和心理諮詢師談,聽到對方說:「妳現在所經歷的是人生很重大的事件和轉折:中年失業和中年轉職。何況妳是一次面臨兩個,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啊,原來我步入中年了啊,一直以為中年失業、中年轉職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呢!而且我會做廣播做到退休呢!殊不知正遭逢著所謂的中年危機。
Thumbnail
某日和心理諮詢師談,聽到對方說:「妳現在所經歷的是人生很重大的事件和轉折:中年失業和中年轉職。何況妳是一次面臨兩個,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啊,原來我步入中年了啊,一直以為中年失業、中年轉職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呢!而且我會做廣播做到退休呢!殊不知正遭逢著所謂的中年危機。
Thumbnail
前言:中年危機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不是你沒做到什麼,而是人生和自己期待不同。 人愈到中年,愈不快樂?愈有危機感? 哲學教授基藍有答案:是的!確實如此。 如果你現在40-50歲左右(曲線最低區間),覺得日復一日壓力巨大、事情愈做愈沒意義、覺得自己不上不下,不知道在幹嘛、覺得自
Thumbnail
前言:中年危機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不是你沒做到什麼,而是人生和自己期待不同。 人愈到中年,愈不快樂?愈有危機感? 哲學教授基藍有答案:是的!確實如此。 如果你現在40-50歲左右(曲線最低區間),覺得日復一日壓力巨大、事情愈做愈沒意義、覺得自己不上不下,不知道在幹嘛、覺得自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這一詞大概在2000年左右盛行,因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對健康和生活品質的重視程度提高,當時許多書籍和媒體報導聚焦於「人生下半場」一些人物故事,中年以後繼續追求健康、幸福和個人成長。這個風潮促使「人生下半場」這一概念逐漸深入人心。   大概在8年前左右,我打算離開待了12年多的公司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這一詞大概在2000年左右盛行,因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對健康和生活品質的重視程度提高,當時許多書籍和媒體報導聚焦於「人生下半場」一些人物故事,中年以後繼續追求健康、幸福和個人成長。這個風潮促使「人生下半場」這一概念逐漸深入人心。   大概在8年前左右,我打算離開待了12年多的公司
Thumbnail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Thumbnail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Thumbnail
許多人面對中年轉型議題時,大多停在「我現在挺好的啊!」「我有需要嗎?」「我能不能安全下莊一路幹到退休?」,或「我現在哪有心情想這個」的狀態。以五十世代來說,要再活三、四十年問題不大。若健康許可,至少還有二十年是「可以工作」的狀態。發展第二曲線,絕對不是「想太多」,反而是「越早開始想越好」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許多人面對中年轉型議題時,大多停在「我現在挺好的啊!」「我有需要嗎?」「我能不能安全下莊一路幹到退休?」,或「我現在哪有心情想這個」的狀態。以五十世代來說,要再活三、四十年問題不大。若健康許可,至少還有二十年是「可以工作」的狀態。發展第二曲線,絕對不是「想太多」,反而是「越早開始想越好」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中年失業遇到後,可能感到迷惘、失落、焦慮、自卑等負面情緒,但我們應學會與之共處,並尋找新的職業目標。這是一次重新出發的契機,不要被困在過去,而是要勇敢面對未來。
Thumbnail
中年失業遇到後,可能感到迷惘、失落、焦慮、自卑等負面情緒,但我們應學會與之共處,並尋找新的職業目標。這是一次重新出發的契機,不要被困在過去,而是要勇敢面對未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