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聰明的科技與工具,也無法替你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專訪《經理人》總編輯齊立文(上)|怪獸科技公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生成式 AI 席捲全球、即時協作成為常態、Z 世代正大量湧入職場,這是一個變化比任何時代都更快的年代。

AI 帶來的生產力與效率,看似讓「人」在組織裡變得可有可無。然而,再聰明的工具,也無法替你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決定組織能否前進的,還是人要如何協作、如何被影響、如何影響別人

這次 3 周年特別企畫,怪獸科技公司邀請《經理人》總編輯齊立文,從她 20 多年專注於管理內容的經驗出發,談談在變動不安的時代裡,為什麼「管理」比以往更加重要。

科技來自人性,終究要影響的還是「人」

多數人提到科技,只看到產品與趨勢;但真正決定技術能否落地的,是「人」。

許多人對「管理」存有距離感,總覺得那是等升上主管才需要面對的課題。但齊立文回顧自己的經驗,卻有不一樣的體悟。她發現「管理」的起點不是「管人」,而是如何理解人,包括他人,也包括自己。

管理的第一性原理:先把自己做到「無人可管」

沒有人喜歡被管,所以我把自己做得好到——別人也不用來管。

這句話像是自嘲,卻道出她對管理哲學的理解。從「與管理無緣」到「以管理為業」,齊立文認為,如果你先做到「自我管理」,就能省下被管的時間與能量。

所謂管理,並不是如何盯著別人,而是當你把事情做完、做對、做得讓別人挑不出錯,那麼別人自然也無話可說。

管理,是讓人把事做成

但當我們真的需要帶人時,該怎麼辦?尤其我們可能因為效率好被拔擢為管理者,但執行者和管理者處理事情的視角,確實必須「換個位置換腦袋」。

齊立文觀察,有些人自動自發,給他舞台就能表現;有些人則需要明確指令。因此,她的管理哲學是對症下藥:少一點命令,多一點引導與舞台,讓自動自發的人跑更快;對需要指令的人,給路徑而不是「盯人」。

科技的迭代速度驚人,工具一再更新,但人性卻幾乎沒有變過。嫉妒、拖延、害怕衝突、渴望認同,這些始終是管理者需要面對的現實。管理的本質,就是學會與人性共處。

3 個你以為「沒有」的隱形管理經驗

「我才剛進職場,還沒帶過人,哪有什麼管理經驗?」即便說自我管理也是種管理,但多數人直覺會覺得,這是未來升上主管、帶團隊時才需要的事。齊立文提醒,年輕人其實早就開始在生活中「練習管理」,只是沒有自覺。

無論是當班級幹部、參加社團活動,或在比賽中協作,衝突總會出現。當大家爭執不休時,怎麼化解衝突,就是管理的起點。像是以下 3 個面向:

  1. 當團隊沒效率、沒共識時,你是袖手旁觀,還是主動拉回來?
  2. 你習慣繞開衝突,還是敢直面?
  3. 你是否享受與人建立共識的過程?

齊立文觀察,那些願意溝通、喜歡建立共識的人,更有機會成為好的領導者,讓大家願意走在一起。

資訊焦慮時代的雜食生存術

市面上充斥著各種「成功學」:4 步驟、7 習慣、黃金法則,看似只要照做,就能成為好管理者。

但齊立文並不買帳,她認為我們面臨的,不是方法匱乏,而是人性落差。人性會偷懶,下班後被短影音綁架;人性會逃避,討厭衝突、選擇沉默;人性會自欺,以為自己「知道」就是「做到」。

raw-image

大家都在學方法,但你真正缺的是「面對人性」

齊立文提到,無論是 25 歲的年輕人,還是 45 歲的資深專業人士,都在追問「我能走到哪裡?」差別在於,隨著年齡增長,人會更清楚看見自身的邊界與限制。

再者,外界常追逐名人的日常習慣或管理方法,但那些並不能解答我們個人的人生意義。她指出,許多人並不是「不知道怎麼做」或是知識匱乏,而是「明明知道,卻做不到」。她也提到讀者不是只想喝雞湯,也不是只想聽 SOP,他們想要面對的,是真實的人性難題。

也因此,理解人性與行為限制,比單純了解方法更為關鍵,這就仰賴雜食閱讀的能力。

雜食不是亂讀:如何做到「雜食」而不雜亂?

經理人需要學習的面向很廣,齊立文形容自己是「貪心的雜食者」,小說、電影、管理書她都讀,因為她認為人的體驗有限——多讀一本小說、多看一部電影,就是多獲得一種人生視角。

但即便「雜食」吸收有助於讓人跳脫單一框架,她強調時間才是最稀缺的資源,「雜食不是隨便吃,而是有選擇地知道一點點很多,或在一兩個領域深耕。」

人不可能同時精通所有領域,必須先承認時間有限並思考如何分配,在廣度與深度之間做取捨。我們固然需要廣度獲得多元的靈感與視野,但深度,才能讓人在專業領域中贏得信任。

在快速變化、科技不斷顛覆的年代,知識、方法不缺,缺的是誠實面對自己,還有如何運用有限時間,找到屬於自身專業的深度與寬度。

管理的本質,不是掌握別人,而是先看見自己。


raw-image

🤖 怪獸科技公司旗下五大版圖

最懂你的 #科技入門:一起培養在快速變化社會的超強適應力

🗣️ 節目|怪獸科技公司 Podcast(每週日晚上 9 點各大平台首播)

✍️ 專欄|怪獸科技公司 vocus 沙龍

🎥 影音|怪獸科技公司 YouTube:來賓焦點訪談✖️重點短影音

🔥 社群|怪獸科技公司 IG:怪獸科技公司/商管人文✖️人生職涯

📰 電子報|怪獸雙週快報:1 則熱門時事分析✖️ 2 本人生思考書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怪獸科技公司✖️沙龍
32.9K會員
497內容數
你是否有想過,為什麼看過這麼多成功的人的例子,聽過這麼多厲害的人他們的分享,有時候自己卻好像只是在原地踏步呢?《怪獸科技公司》第二季將從科技產業的角度切入,透過跨領域的視野,帶你掌握各種必備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心法,一起用科技去思考你的人生。
2025/09/05
努力升學、找工作、斜槓副業,真的就能活出自由嗎?駭客思維不是寫程式,而是一種破解系統、重寫人生規則的方法。從 Garrett Gee 到馬斯克,他們都不是乖乖照著既定路線走的人,而是透過主動進攻、逆向工程、善用資源、衡量風險、利用人性、靈活軸轉 6 大黑客術,擺脫懶鬼思維,活出自由而有掌控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9/05
努力升學、找工作、斜槓副業,真的就能活出自由嗎?駭客思維不是寫程式,而是一種破解系統、重寫人生規則的方法。從 Garrett Gee 到馬斯克,他們都不是乖乖照著既定路線走的人,而是透過主動進攻、逆向工程、善用資源、衡量風險、利用人性、靈活軸轉 6 大黑客術,擺脫懶鬼思維,活出自由而有掌控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8/29
本文《奧特曼與OpenAI的誕生》全解讀,探討 Sam Altman 的生平與事業,從創業失敗到領導 Y Combinator 和 OpenAI 的過程,分析其特質、哲學及決策,並探討其樂觀主義的風險與代價。
Thumbnail
2025/08/29
本文《奧特曼與OpenAI的誕生》全解讀,探討 Sam Altman 的生平與事業,從創業失敗到領導 Y Combinator 和 OpenAI 的過程,分析其特質、哲學及決策,並探討其樂觀主義的風險與代價。
Thumbnail
2025/08/22
當 AI Agent 進入金流,穩定幣成為支付的關鍵角色,實體資產代幣化(RWA, Real World Assets)則打開了高達 2 兆美元的市場潛力,從房地產、債券到黃金,都能被切分、流通、快速交易。在未來的數位世界,我們要問的不只是 AI 能否做決策,而是能不能真正守護我們的資產與信任。
Thumbnail
2025/08/22
當 AI Agent 進入金流,穩定幣成為支付的關鍵角色,實體資產代幣化(RWA, Real World Assets)則打開了高達 2 兆美元的市場潛力,從房地產、債券到黃金,都能被切分、流通、快速交易。在未來的數位世界,我們要問的不只是 AI 能否做決策,而是能不能真正守護我們的資產與信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AI 的應用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重點。本文探討 AI 的三層次應用,包括如何與團隊協作提升工作表現、融合好奇心與同理心,以及恆毅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時,分析 Apple Intelligence 及其策略,瞭解 AI 背後的機會與挑戰,讓企業在這個數據驅動的時代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AI 的應用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重點。本文探討 AI 的三層次應用,包括如何與團隊協作提升工作表現、融合好奇心與同理心,以及恆毅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時,分析 Apple Intelligence 及其策略,瞭解 AI 背後的機會與挑戰,讓企業在這個數據驅動的時代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現代技術背景下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技術團隊和項目規模的擴大,領導力與項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特別是在AI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管理項目、激勵團隊並推動技術變革,已成為每一位技術領導者面臨的核心挑戰。 技術熟悉度與應用能力 領導者必須對AI技術有深刻的理解,了解其能力和限制。這樣
Thumbnail
現代技術背景下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技術團隊和項目規模的擴大,領導力與項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特別是在AI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管理項目、激勵團隊並推動技術變革,已成為每一位技術領導者面臨的核心挑戰。 技術熟悉度與應用能力 領導者必須對AI技術有深刻的理解,了解其能力和限制。這樣
Thumbnail
近來,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各種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然而,在AI大放異彩的同時,也讓很多人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被AI取代。《未來力》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焦慮而誕生的。
Thumbnail
近來,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各種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然而,在AI大放異彩的同時,也讓很多人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被AI取代。《未來力》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焦慮而誕生的。
Thumbnail
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領導人無不尋求提高效率和生產力的新方法。人工智慧(AI)正逐漸成為他們的首選工具。 從自動化日常任務到提升決策質量,AI正在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使員工能夠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具創造性和戰略性的工作中。這篇文章將探討AI如何減少工作勞累,並分析企業如何利用這一技術優勢。
Thumbnail
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領導人無不尋求提高效率和生產力的新方法。人工智慧(AI)正逐漸成為他們的首選工具。 從自動化日常任務到提升決策質量,AI正在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使員工能夠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具創造性和戰略性的工作中。這篇文章將探討AI如何減少工作勞累,並分析企業如何利用這一技術優勢。
Thumbnail
「Embrace AI to unlock a new era of efficiency, unleashing creativity and marketing infinite potencial.」擁抱AI,開啟效率新時代,釋放創意與行銷無限潛力
Thumbnail
「Embrace AI to unlock a new era of efficiency, unleashing creativity and marketing infinite potencial.」擁抱AI,開啟效率新時代,釋放創意與行銷無限潛力
Thumbnail
別怕被取代?專家:AI 將成 Z 世代求職、升遷利器 確實,隨著生成式AI的興起,許多人開始擔心這可能會對勞動市場造成影響。 然而,專家指出,如果Z世代能夠學會利用AI,這將有助於他們在求職和職業晉升方面獲得優勢。 根據CNBC報導,Slack的Workforce Lab進行的調查
Thumbnail
別怕被取代?專家:AI 將成 Z 世代求職、升遷利器 確實,隨著生成式AI的興起,許多人開始擔心這可能會對勞動市場造成影響。 然而,專家指出,如果Z世代能夠學會利用AI,這將有助於他們在求職和職業晉升方面獲得優勢。 根據CNBC報導,Slack的Workforce Lab進行的調查
Thumbnail
AI 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各個產業的發展,ChatGPT 的出現,加快了作家寫作的速度,加快了工程師寫程式的速度,世界正在快速的改變。許多人開始探究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 AI 取代,身為資料領域的工作者,我也開始在思考,當 AI 的能力不斷進化且遠遠超過人類時,在我的工作中有哪些任務交給 AI 會更
Thumbnail
AI 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各個產業的發展,ChatGPT 的出現,加快了作家寫作的速度,加快了工程師寫程式的速度,世界正在快速的改變。許多人開始探究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 AI 取代,身為資料領域的工作者,我也開始在思考,當 AI 的能力不斷進化且遠遠超過人類時,在我的工作中有哪些任務交給 AI 會更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