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

含有「拖延症」共 32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如同我預想的一樣,這道提問讓我再次面對那個熟悉的念頭——「我是不是不夠好?」 有時因為拖延症發作,覺得自己效率太差;有時則是想把事情做到完美,卻怎麼也達不到期待。這兩種情況都會讓我懷疑自己的價值。 而自從養成每天鏡中對話的習慣後,就常常對自己這麼說: 「妳做得夠好了!」 「妳做得很棒!」
Lesly-avatar-img
1 天前
我也會一邊自我懷疑,一邊又告訴自己,這樣負面循環也沒有意義,不如肯定自己做的好的部分,做不好的,就是可以繼續進步的地方 (然後偶爾還是自我懷疑一下🤣)
Grace-avatar-img
發文者
14 小時前
Lesly 我們都做得很棒了👍👍👍
那份重要的報告,就攤在眼前。 你知道你該開始了,但你的手,卻不自覺地滑開了Instagram。 你告訴自己『再5分鐘就好』,但半小時後,你發現自己還陷在別人的動態裡,報告的游標還停在第一行,孤單地閃爍。 聽著,你不是懶,你只是『大腦還沒醒』。 每一次的『明天再說』,都會成為明天加班的原因。你是
Thumbnail
真正的理財並非追求金錢數字,而是讓金錢的使用與價值觀一致。 當人以感恩心態面對金錢,專注於「已擁有的事物」,便能跳脫「賺更多→買更多→仍感空虛」的焦慮循環。 2分鐘法則指出若一件事能在兩分鐘內完成,就立即去做。這原則可應用於理財:每天記下感恩事項,讓人更有意識地使用金錢,達到真正的富足。
Thumbnail
拖延症的原因追根究柢就是因為我們的本能就是會逃避太難太累的事情,然而不論是課業、工作或是健康常常都需要我們違背自己的本能 我自己也是有拖延症的人,原本我也不太在意,但某一天我開始反思,難道我剩下的人生都要這樣勉勉強強嗎? 我也開始思考假如我可以克服自己的拖延症,或許我的工作、生活品質都可以有效的提升
Thumbnail
《目標達成技術》由米田瑪麗娜撰寫,教你從「整理」環境與「建立自動化機制」開始,擺脫拖延症、提升行動力。書中結合整理收納與時間管理技巧,透過清空大腦、建立數位大腦、善用零碎時間,打造高效學習與執行系統。不再依靠意志力,而是用機制驅動成果,適合想提升效率、克服拖延、實現年度目標的上班族與自我成長者。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10/04
建立數位大腦!!!
想擺脫拖延但總是卡在「明天再開始」嗎?本文用腦科學解析拖延機制,搭配公開承諾與可視化回饋,附上 ai Promtp,幫你把啟動摩擦降到最低,今天就開工、持續做下去。
Thumbnail
很多人立下決心「我要改變」,卻總是撐不過 7 天。真相不是懶惰或沒毅力,而是方法錯了。常見失敗原因包括:目標太大、環境沒調整、缺乏即時回饋。想要突破「7 天魔咒」,必須從微小開始、設計環境、給自己小獎勵。堅持不是硬撐,而是用對方法,讓改變變得自然而然。
Thumbnail
擺脫拖延症的六個步驟指南,克服恐懼、權利心態與完美主義等心魔,透過任務分解、設定及格線、五分鐘原則、重塑語言、目標視覺化和記錄慶祝等方法,建立行動激勵循環,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在下不過大學剛畢業的人,經歷有限,可要說失敗的話,也有值得一談的,便是我與日語的些許瑣事。
0/5我的失敗談
你是不是常常明明知道該做的事,卻總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 在紫微斗數裡,陀羅星象徵我們容易卡住、猶豫、拖延的心理傾向。 這篇文章教你認識陀羅星、找出自己拖延的原因,並用三個簡單步驟破解拖延症,讓行動力立刻升級!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