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現代諷刺極短篇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推薦兩本書,《專業之死:為何反知識會成為社會主流》《反智:不願說理的人是偏執》。

在一個「聲量」高過「專業」的時代,加以「取消文化」的氾濫,「反智」已經漸漸成為主流。

raw-image

攻讀研所、撰寫論文,努力成博士。

博士花了數十載,鑽研生命的奧義。

書寫論文無數,學術成就無人能及。

一日一命理老師稱他發現生命奧義。

博士撰文論述,命理老師謬誤百出。

命理老師不甘,帥信舉眾輪轟博士。

「他只是個博士,怎能代表生命?」

「博士當到這樣,根本假學假道!」

連博士的妻子,子女同樣受到抨擊。

「請不要攻擊我的妻子還有兒女!」

「假博士終於承認他的講法有錯!」

「無辜子女有這種欺世盜名之人!」

博士只默默續研究,不再話語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木雚的小說・詩詞世界
30會員
160內容數
木雚(音同環),喜歡寫世間悲歡離合的小故事。文采有限不能寫如金庸大師那般大氣的文章,但相信如同清明上河圖一樣,描寫一個個平民的小生活,以小事小物小俠構成一個大世界。
2024/10/28
過年時工程師的兒子回家了。
Thumbnail
2024/10/28
過年時工程師的兒子回家了。
Thumbnail
2024/10/14
牛鬼蛇身一直被冥界的同行們嘲笑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長得醜就算了,連鬼差索命這檔事也是幹的七七落落。牛鬼蛇身矢志要當一個好鬼差,嚇死那些人間雜碎。
Thumbnail
2024/10/14
牛鬼蛇身一直被冥界的同行們嘲笑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長得醜就算了,連鬼差索命這檔事也是幹的七七落落。牛鬼蛇身矢志要當一個好鬼差,嚇死那些人間雜碎。
Thumbnail
2024/09/30
三十歲了,人生來來去去。以前的好友,如今散的散,沒有聯絡的,沒有交集的已數不清。
Thumbnail
2024/09/30
三十歲了,人生來來去去。以前的好友,如今散的散,沒有聯絡的,沒有交集的已數不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無底洞的問題其實才是好問題,學術問題才會解完,但生涯問題不能是,人還不夠老。
Thumbnail
無底洞的問題其實才是好問題,學術問題才會解完,但生涯問題不能是,人還不夠老。
Thumbnail
誰的歷史痕跡被竄改越多就越容易被控制,這些話你應該讓它左進右出。
Thumbnail
誰的歷史痕跡被竄改越多就越容易被控制,這些話你應該讓它左進右出。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研究所學習的心得與看法,以及在實驗室生活的經驗和觀察。文章中提到了研究所學習的能力、學術圈的黑暗面、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等內容,是一篇分享研究所求學和生活的寶貴經驗的文章。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研究所學習的心得與看法,以及在實驗室生活的經驗和觀察。文章中提到了研究所學習的能力、學術圈的黑暗面、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等內容,是一篇分享研究所求學和生活的寶貴經驗的文章。
Thumbnail
時間跟金錢你得先選一個付出😏
Thumbnail
時間跟金錢你得先選一個付出😏
Thumbnail
博士花了數十年光陰鑽研生命,卻有一個命理老師聲稱破解生命。
Thumbnail
博士花了數十年光陰鑽研生命,卻有一個命理老師聲稱破解生命。
Thumbnail
從研究生到現役學術工作者都適讀的轉職寶典 勇敢步出象牙塔,追尋更寬闊的職涯天空 🎓汲取150位專業人士建議 X 12位成功轉職者經驗 讓高學歷不再成為求職包袱,找到發揮長才的真正跑道
Thumbnail
從研究生到現役學術工作者都適讀的轉職寶典 勇敢步出象牙塔,追尋更寬闊的職涯天空 🎓汲取150位專業人士建議 X 12位成功轉職者經驗 讓高學歷不再成為求職包袱,找到發揮長才的真正跑道
Thumbnail
  自2019年碩士畢業已屆兩年,期間沒有中斷學習哲學與發表論文,本篇想分享的便是,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如何找到研究方向並獨力完成、及思考研究之於我的意義。 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   學校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從事研究,同樣的,我也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從事研究。不同的是,老師研究是為了升等
Thumbnail
  自2019年碩士畢業已屆兩年,期間沒有中斷學習哲學與發表論文,本篇想分享的便是,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如何找到研究方向並獨力完成、及思考研究之於我的意義。 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   學校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從事研究,同樣的,我也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從事研究。不同的是,老師研究是為了升等
Thumbnail
  報載:教育部最近預告「學位授予及替代碩士博士論文準則」草案,首度放寬規定,包括藝術、應用科技與體育運動類的博士學位,可以作品或獎項成就取代博士論文。   為什麼大學專任教師需要博士學位(Doctor of Philosophy,簡稱:PhD)?因為唯有通過博士班的訓練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學者
Thumbnail
  報載:教育部最近預告「學位授予及替代碩士博士論文準則」草案,首度放寬規定,包括藝術、應用科技與體育運動類的博士學位,可以作品或獎項成就取代博士論文。   為什麼大學專任教師需要博士學位(Doctor of Philosophy,簡稱:PhD)?因為唯有通過博士班的訓練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學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