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是一種破蛋而出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

諮商是什麼?諮商就算一種從內打破自己的過程與經歷,慢慢探索自我覺察到最深層的自我,那會是連自己都可能無法想像的,像是潛意識所做出的行為自己卻不曾察覺,或是過往很久很久以前自己都不太記得的某件事情,在心裡面起了保護機制按下了防衛開關。

為了到達內心的最深處,可以把往內心深處探索的這個過程想像成看牙齒抽神經,已經出問題的心理其實很像被蛀到最裡面的牙齒,必須鑽到最裡面治療,清除感染發炎及壞死的部分,再由內部最深處補起來。

raw-image

很痛對吧!就是這麼痛,把牙齒換成自己的心靈就對了,當想找到困擾跟問題的所在,就是要這樣慢慢地鑽入自己的內心最深處的層面,過程大多數都是不怎麼舒服的,至於溫暖不溫暖這也跟看牙醫很像,有些牙醫很溫柔會告知可能接下來會有點痛有點酸喔!受不了可以舉個手表示之類的,有些牙醫就很專注地鑽自己的,不怎麼在乎感受如何,能治好就好。

心理師跟個案相反,心理師是慢慢從外開始進入了解個案心靈狀況,而個案就是從內在開始慢慢往外打破那個厚殼,這其中的互動過程很需要磨合,雖說諮商大多都是看見議題的本質是什麼一定多少會引起不適不舒服,但若是心理師步調太快鑽得太快沒適時顧及個案的感受跟負荷程度,那反而會造成二次傷害過度嚴重的痛,我想如何處理這過程就跟學派還有諮商技巧有關了。

以這樣的點來說,心理師與個案的溝通、核對、對話是很重要的,兩邊清楚的表達,才能調整適當的諮商步調以及要探索的部分,內心也是分成很多部分的,總不能沒問題的部分也鑽吧!看牙把沒問題的牙齒也鑽進去,不氣死跟發怒才怪!!!不過心理是隱性的不像牙齒可以透過照x光儀器看出哪有問題,才需要適合的核對議題跟進度,才能針對真正的核心進行探索察覺。

諮商的實際狀況,我認為『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裡面的對話表達的非常真實,是會有衝突、質疑、質詢、困惑的,想了解諮商是什麼的可以去翻一下這本書。近期很紅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我覺得比『被討厭的勇氣』溫和很多。

雖然『被討厭的勇氣』是一位哲學家跟一位年輕人的對話,以書的內容來說他們進行的不是心理諮商,不過我真的覺得這本書很多部分很符合實際的諮商狀況。

也分享這裡面的一段:

Passenger 的〈Let Her Go〉中,有句歌詞是這麼唱的:「Only know you've been high when you're feeling low. 唯有在低谷時,你才發現你曾那麼好過。」

「生命總會設法延續下去,而且在面對外來阻礙時,生命的力量絕不會還沒掙扎就先高舉白棋。Life always seeks to continue, and the life force never yields to external obstacles without a struggle.」—— 阿德勒 Alfred Adler

raw-image

諮商就是一種找到自我認同、自我價值,最後實踐自我肯定的過程。

我想很多人都是那過於厚重的殼讓人喘不過氣快要窒息,自己嘗試打破卻傷痕累累,面對生活充滿各種無奈無力,所以才去諮商!!!跟心理師一起重新發現探索出內在的力量,一起打破那厚重的殼。如果能讓自己跟心理師一起從內打破,那麼你會發現自己的成長相當於一種重生!

打破自己的限制!!!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
關於某項奧運運動的世界記錄,曾連續好幾屆一直未能打破,直到後來由一運動好手突破。
賽後記者採訪他:為何能打破此一世界記錄!?
他回答說:他根本不知道世界記錄的秒數是多少,他只是盡力做到最好。

諮商最重要的是前進的方向,所謂的成功不是只有完成的那一瞬間,也包含了實現目標的每個過程。所以一直以來,您所受的苦、您付出的每一刻,沒有任何一點浪費。

多少期盼的改變動力,是不斷逼迫自己去挑戰不可能的結果。
多少取得別人的傾聽,是在連自己都害怕的倉惶下卯力博得的欣慰。
多少發聲,是挺著癒合不了的心靈傷口和疼痛咬牙呈現自己的努力。
這樣去諮商的您已經很棒了,是值得被愛的,您能被愛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為您就是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靈攝手&寫手marsha小潤
109會員
359內容數
心靈受重創後碎成無數碎片,從創傷慢慢修復自己的心之路。 在癒療自己的過程中,我是攝手也是寫手。
2025/04/26
很多人會好奇諮商跟一般聊天有什麼不同? 這樣說好了,現在大家都忙碌不堪的生活,有誰可以非常專心不帶評論傾聽您心裡的話呢?好的心理師會讓您覺得您的情緒被理解了,您的心情被看見了,當您內在的聲音被傾聽被允許的時候,您更能夠理解您怎麼了到底是什麼困擾著自己,重新找回自己長出自己的力量。
Thumbnail
2025/04/26
很多人會好奇諮商跟一般聊天有什麼不同? 這樣說好了,現在大家都忙碌不堪的生活,有誰可以非常專心不帶評論傾聽您心裡的話呢?好的心理師會讓您覺得您的情緒被理解了,您的心情被看見了,當您內在的聲音被傾聽被允許的時候,您更能夠理解您怎麼了到底是什麼困擾著自己,重新找回自己長出自己的力量。
Thumbnail
2025/04/22
近幾年心理諮商較為盛行,衛福部也推出「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這代表現在人愈來愈重視心理健康,想好好重新探索自己認識自己學會如何愛自己。 可是諮商中受到傷害的事件頻傳,導致諮商變得評價很兩極,甚至不少人認為AI比心理諮商有用多了,可以適時接住自己提供情緒價值心理支持。
Thumbnail
2025/04/22
近幾年心理諮商較為盛行,衛福部也推出「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這代表現在人愈來愈重視心理健康,想好好重新探索自己認識自己學會如何愛自己。 可是諮商中受到傷害的事件頻傳,導致諮商變得評價很兩極,甚至不少人認為AI比心理諮商有用多了,可以適時接住自己提供情緒價值心理支持。
Thumbnail
2025/04/19
諮商一段時間了,想整理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 首先會想去諮商,一定有一個超級強烈的動機驅使自己去,那個動機就是主要的訴求,當然可能也不只一個也許有兩、三個。 自己至少得知道目前的困境在哪,例如:工作上總是充滿不如意、感情上受挫、家庭不和諧、受到霸凌、長期的憂鬱、受到同儕欺壓排擠等等。
Thumbnail
2025/04/19
諮商一段時間了,想整理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 首先會想去諮商,一定有一個超級強烈的動機驅使自己去,那個動機就是主要的訴求,當然可能也不只一個也許有兩、三個。 自己至少得知道目前的困境在哪,例如:工作上總是充滿不如意、感情上受挫、家庭不和諧、受到霸凌、長期的憂鬱、受到同儕欺壓排擠等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與其說被諮詢,倒不如說透過諮詢看見自己!
Thumbnail
與其說被諮詢,倒不如說透過諮詢看見自己!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關係」,像是:原生家庭、戀愛、婚姻、親子、職場、自我。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懂得愛,也不擅長經營婚姻和家庭。我們在職場中壓抑和忍受,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或不想要的是什麼。 ​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關係」,像是:原生家庭、戀愛、婚姻、親子、職場、自我。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懂得愛,也不擅長經營婚姻和家庭。我們在職場中壓抑和忍受,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或不想要的是什麼。 ​
Thumbnail
在命理諮商的晤談中,面對生命大小創傷,我經常邀請當事者覺察接納自已,那是一條邁向療癒與改變的通道。透過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連結內在渴望而成為行動力。你會發現,自己的生命體驗正往另個脈絡發展,這就是改變的力量,同時也改寫命運。
Thumbnail
在命理諮商的晤談中,面對生命大小創傷,我經常邀請當事者覺察接納自已,那是一條邁向療癒與改變的通道。透過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連結內在渴望而成為行動力。你會發現,自己的生命體驗正往另個脈絡發展,這就是改變的力量,同時也改寫命運。
Thumbnail
其實這類問題,就是直接問你的心理師/中醫/營養師,直接拿出來討論,這是你付費後該有的權益 如果你已經努力配合,那麼身為專業的要給你一個解釋、一個安心,或重新設定
Thumbnail
其實這類問題,就是直接問你的心理師/中醫/營養師,直接拿出來討論,這是你付費後該有的權益 如果你已經努力配合,那麼身為專業的要給你一個解釋、一個安心,或重新設定
Thumbnail
最近學心理諮商的兒子回家過春假,我興高采烈地分享我在方格子開沙龍的經歷。他倒是不太驚訝,畢竟,在柴米油鹽中哀嘆的媽媽,偶爾也會作困獸之鬥: 自組讀書會,寫寫文章發表在極小眾的領域什麼的。 畢竟是情商比較好的老二,他禮貌性地表達了關注,問我都寫些什麼,是什麼樣的媒體平台? 不是先該關心我的「心路歷
Thumbnail
最近學心理諮商的兒子回家過春假,我興高采烈地分享我在方格子開沙龍的經歷。他倒是不太驚訝,畢竟,在柴米油鹽中哀嘆的媽媽,偶爾也會作困獸之鬥: 自組讀書會,寫寫文章發表在極小眾的領域什麼的。 畢竟是情商比較好的老二,他禮貌性地表達了關注,問我都寫些什麼,是什麼樣的媒體平台? 不是先該關心我的「心路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