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黑暗起點:一張帳單,決定生死
2017 年的冬夜,Jolie 獨自走進美國的一間精神病院。她已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對這個世界說再見。那時的她,正與嚴重的憂鬱症搏鬥,幾近無力呼吸。
然而,當護士遞上帳單的瞬間,她愣住了——那是一筆超過三十萬台幣的費用,遠遠超過她一整年的收入。她腦海裡閃過一個荒謬卻清晰的念頭:「死了,這筆帳單會落在媽媽身上。」
一股憤怒湧上心頭。她想:為什麼連死都要讓母親背債?為什麼窮人連憂鬱的權利都沒有?於是,她決定:「我不死,但我要用免錢的方法活下來。」這個轉念,成為她顯化旅程的起點。黑暗,竟以一種奇異的方式,送來了第一份禮物。

二、母親的假笑與小女孩的覺醒
其實,憂鬱的陰影對她來說並不陌生。小學三年級時,她的母親就深陷憂鬱症,每天以酗酒麻痺自己。母親總是勉強擠出笑容,但小孩的直覺告訴 Jolie:那是「假笑」。
她試過各種方法——考第一名、打掃家裡、當個「乖小孩」——卻換不來母親真正的快樂。直到某一天,她在電視上看到喜劇演員模仿沒有牙齒的老太太。那一刻,她突發奇想,跑去學那個誇張的表情與動作,表演給母親看。
母親終於笑了——不是那種僵硬的假笑,而是笑到流淚、倒在地上的那種。那是 Jolie 第一次見到母親打從心底的快樂。她心裡叮的一聲:「原來,我的使命,就是帶給世界快樂。」
那天起,一個孩子的人生方向被悄悄點亮。

三、重生的契機:秘密的力量
回到 2017 年,當憂鬱幾乎壓垮她時,她選擇「求助」。這是她人生第一次勇敢承認:「我需要幫忙。」朋友陪伴著她,避免她做出傻事,也引導她接觸到一部紀錄片——《秘密》。
影片裡的人用「吸引力法則」戰勝病痛與困境。她心想:「這麼神奇?既然免錢,那我也來試試看。」
她開始練習感恩,對未來的願望先說「謝謝」。慢慢地,她感受到能量的轉變。
那時,她還不懂「顯化」這個詞。只是直覺告訴她:念頭能改變現實。 從此,她一步步走進這條路,從學習到教學,最後帶領一群人共好。

四、顯化不是玄學:信念創造現實
很多人對「顯化」有誤解,以為它只是「心想事成」的幻覺。有人嘲笑說:
「我每天想中樂透,怎麼還沒中?」
Jolie 總是搖頭笑著回答:
「顯化不是自欺,而是有意識的創造。」
它的核心流程是:想了 → 信了 → 做了 → 有了。
光是「想」沒有用;若腦中充滿懷疑,行動便停滯。真正的顯化,需要「信念」與「一致的行動」。
她舉例自己過去的情感經驗。那時,她總吸引到不珍惜她的伴侶,甚至自嘲為「渣男磁鐵」。直到有一天,她猛然意識到:這其實是她對自己貼上的標籤。當她不斷相信自己「不值得被愛」,潛意識就創造出這樣的現實。
於是,她開始改寫內在程式:從「我不值得」轉為「我願意相信自己值得」。這個轉念,慢慢打開了新的可能性。
她說:「潛意識就像電腦程式,可以被重寫。當你換掉舊的木馬程式,你的人生就會展現新的畫面。」

五、設計命運:不要亂認命
Jolie 曾熱衷算命。某次比賽前,她找了名知名老師看命盤。對方斬釘截鐵地說:「妳人緣很差。」
她心裡竊笑:從小到大,她都是班長、風雲人物,哪裡人緣不好?若她真信了,也許會退縮,陷入「沒有人緣」的框架。
但她沒有。那一年,她不僅參加台灣小姐選拔,還拿下「最佳人緣獎」。
她說:「算命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是否把它當成宿命。不要亂認命,否則你只是把自己關進牢籠。」
她相信,每個人都能「設計命運」:你的想法,就是方向盤;你的信念,就是油門。只要踩下去,命運會隨你而轉。
六、21 天的秘密:習慣養成與心靈健身
為什麼是 21 天?因為三週,足以建立一個新習慣。
她曾參與過國外的「21 天豐盛之旅」,實際顯化到三萬元的收入。那次經驗讓她驚訝:小小的練習,竟能改變金錢觀。於是,她設計了自己的 「21 天顯化養成計劃」。
在這三週裡,她帶領學員:
- 想了:釐清渴望,不是模糊的幻想,而是具體的意圖,就像設定 GPS。
- 信了:透過日記、冥想與自我對話,校準潛意識的頻率。
- 做了:每天小任務,可能是感恩日記、情緒釋放(Tapping)、行動實踐。
- 穩了:學會安頓情緒,釋放累積的負能量,清空心房,才能迎來新的能量。
她說:「顯化不是坐著等奇蹟,而是每天在做微小卻一致的行動。」
七、情緒的禮物:接受陰影,轉為力量
課程裡,她特別強調「情緒清理」。很多人以為顯化就是正能量滿滿,但她提醒:「不要壓抑負能量,每個情緒都是禮物。」
她常笑說:「就像大便,排出去才有空間裝新東西。」
這句略帶幽默的比喻,卻道出心理療癒的真理。
當人願意承認「我生氣」「我害怕」並有意識地釋放,它們就不再是絆腳石,而能轉化為前進的燃料。
她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當年那股「憤怒」讓她拒絕死亡,也推動她踏上重生的旅程。

八、群體的力量: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Jolie 設計課程時,特別加入「社群」與「群組打卡」。因為她知道,習慣最怕半途而廢,而同伴的力量能讓人堅持下去。
她說:「顯化不是一個人的孤單修行,而是彼此攜手的旅程。」
學員在群組裡互相鼓勵、分享日記,當有人感到不穩時,別人的堅持就成了支撐。
更特別的是,她還運用 AI 作為「顯化教練」,幫助學員在日常對話裡提醒自己:你值得,你可以。
在這樣的陪伴下,21 天不只是課程,而是一場集體冒險。

九、Never Try, Never Know:勇敢給自己一次機會
對於還在懷疑的人,她只說一句話:「Never try, never know。」
她深知,真正的轉捩點往往來自一句「我受夠了」。
她也常提醒學員:
「做自己不喜歡的事都未必會成功,為什麼不勇敢去做喜歡的?」
這句話,來自她最喜歡的演員金凱瑞。
她明白,選擇嘗試雖然沒有保證,但不選擇,便連可能性都沒有。
十、尾聲:從鬼樣子到好樣子
Jolie 常笑說:
「如果你不改寫內心劇本,就會一直活在自己的鬼故事裡,最後活成一副鬼樣子。」
但只要給自己 21 天,你就能一步步活成「好樣子」。
她的人生證明了這一點:從憂鬱邊緣到引領眾人,她不是天生幸運,而是學會了「設計命運」。
在她眼裡,每一個低谷,都是一份禮物;每一次轉念,都是命運的新分岔。
她的故事告訴我們:「命由我生,不必亂認命。」
📌 精選金句
- 「憤怒也是力量,它能推著你活下去。」
- 「潛意識就像電腦程式,可以被重寫。」
- 「不要亂認命,你才是自己命運的設計師。」
- 「顯化不是心想事成,而是有意識的創造。」
- 「接受每個情緒,它們都是生命送來的禮物。」
- 「做自己不喜歡的事都未必會成功,為何不試試喜歡的?」
- 「21 天,不是挑戰,而是為自己養成一個新人生習慣。」
- 「如果不改寫內心的鬼故事,就會活成鬼樣子。」
- 「Never try, never know——給自己一次機會。」
-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